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茶文化具有胡塞尔所讲的"生活世界"特质,可以很好地融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细节于一体,因此,在生活化教育的意义上,对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其应用于教育的具体策略值得我们探索。茶文化翻译教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有利于系统地塑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茶文化翻译教学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则在于文化比较原则、开放式教学原则。基于茶文化翻译教学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建议可以尝试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英语相结合的培养策略: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基于茶文化翻译的学术沙龙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方圆 《福建茶叶》2016,(11):376-377
英语语言对于我国的茶叶贸易来讲,发挥着一个从深层价值理念到浅层茶文化物质的中介性桥梁的基本作用。跨文化视角下,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三个基本面向主要包括三点,即"作为一种价值理性输出的文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礼俗系统输出的文化行为"、"作为一种物质商品的贸易输出文化行为"。跨文化视角下英语对于茶叶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英语是当前茶叶国际化营销传播的基本语言、英语是当前我国茶叶企业开展国际化企业文化交流的基本语言、英语是当前国际化茶叶品牌建构的基本表现语言。跨文化视角下茶叶对外贸易中创新英语使用的基本策略可以从标准化作业策略、专业化作业策略、品牌融合策略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信息传播行为,而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融入行为,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在何种程度上彰显,取决于文化融入的程度。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茶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转换"进行展开,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茶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外延包括: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的内容在于均衡的英语文化知识结构;英语教学的主要策略在于互文性教学模式。当前我国对外茶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不注重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转换;对外文化传播的渠道相对单一。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可以尝试中西方茶文化比较的传播策略;互文性的翻译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茶文化英语写作教学中塑造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当前茶文化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学生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在于逻辑思维的跳跃性突出;逻辑思维的批判性不足;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应用水平不足。基于茶文化英语写作教学的批判性思维生成路径可以尝试这样几个策略:一是合理运用"假设"策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二是开展学生自主式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树立"主动思维"。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一支,其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大作用。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其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本文以茶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对高校英语角活动的创新思路进行了设计。在论述了高校英语角的特点和意义后,又透过茶文化对高校英语角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最后结合茶文化对高校英语角活动进行了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茶文化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一直被人们作为精神食粮。茶文化思想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吸收了各方面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具有国家特征和时代意义的茶文化体系。将我国茶文化思想运用在英语教学理论体系中,可以通过茶文化向学生普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实质,进而实现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对茶文化思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茶文化思想在英语教学理论中的实践和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茶文化思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原则和优势,并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以期为日后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茶文化就是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茶文化可以与各个学科结合起来,其中,茶文化对高校英语角活动的创新意义重大。本文在研究,高校英语角活动时,提出了当前英语角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茶文化视角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可以对当今我国钢琴音乐教学的创新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茶文化视角下的音乐艺术呈现出的一般性特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根植于生活实践,游走于情景之间;二是艺术表达元素的多元性;三是音乐风格主要以民乐为主。茶文化元素对于钢琴音乐艺术教学的借鉴价值体现在它有助于师生关系的优化塑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思维、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原生态的艺术素材。茶文化元素应用于钢琴艺术教学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艺术融合策略、体验式教学策略、互动式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就中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差异进行简要阐述,并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展开说明。中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形态上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性:二是核心价值形态上集体主义伦理导向与个人自由主义伦理导向的差异:三是社会交往符号方面价值理性导向与工具理性导向的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在于全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互文性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活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英语教学中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可以从开设中西茶文化跨文化交际选修课路径、开展中西方茶文化的体验化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背景性知识的植入策略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英语学科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不仅包含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也需要诠释文化理念与语言习惯等内容。选择中西茶文化理念作为教学对比,其不仅能丰富教学素材,也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升。本文拟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欠缺入手,结合中西方茶文化理念的内涵认知与对比,通过探究该教学活动中应用中西方茶文化理念的价值意义,进而分析将中西方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的实践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输出的高层次人才梯队之组成部分,大学层次的茶文化传播是我国对外传播茶文化的中流砥柱。这种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大学英语语言实践的培养应当着眼于一种国际化、战略化、系统化的视角进行创新。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基本结构有三:一是茶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重德明和;二是茶文化传播的行为实践:尊礼明义;三是茶文化传播的外显符号:茶的器物。茶文化对外传播中大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包括以茶养智:兼顾茶文化知识的广博与英语语言的深入原则;以茶明志:基于市场细分的翻译人才培养原则;以茶践履:英语语言人才培养的应用原则。茶文化传播中大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有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模式、商务交际与营销促进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学生的职业发展,是理论的实践应用。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基于茶文化的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将英语学习与茶文化关联起来,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诚然,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体系对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拥有难以替代的价值与功能,然而却难以培养出“发展”“协调”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内涵,探析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引入策略。  相似文献   

13.
闫静 《福建茶叶》2016,(8):255-256
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悟,提升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以茶文化为主体,分析了茶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地位以及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兴起了一种新的学历理论,"二语习得理论",这种学习理论最早在英语授学中使用,而且这种理论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这种理论的本质是"文化认知与语言认知",二语习得的主要用于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这种理论算是一种科学学科,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第二语言。本文将茶文化与二语习得理论结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词汇认知方法,立足我国茶文化传播的基础性出发,在茶文化和茶道是我国传统的技艺,把茶文化固定词汇翻译为外语,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茶文化对外传播领域语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过于强调"二语习得"的母语本位、不注重茶文化语言顺应意识的培养、茶文化语言符号要素转换标准化的缺失。进一步加强茶文化传播中的平行语料库建设、基于茶文化实践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在"二语习得理论"学习当中,不断丰富教学,与数学函数相结合,在该理论的视角下,结合我们的认知思维和惯用的文化语境,中西结合,人们就可以找到记忆英语单词的快捷之路,帮助人们快速有效记忆。  相似文献   

15.
在茶文化资源朝着国际化路径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英语语言对于提升我国国际茶文化旅游区的品牌价值、市场认可度、社会美誉度、市场营销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国际茶文化旅游资源营销发展的基本趋势强调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强调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对话与包容、强调茶文化资源的共生营销。英语语言在打造国际茶文化旅游区中可以为国际茶文化旅游区的核心竞争力提供软实力、为茶文化资源的国际交流提供助力、为我国茶文化资源的国外共生营销提供语言支持。基于国际茶文化旅游区定位的英语语言应用策略包括以英语语言为表达方式,开展国际化的整合营销传播;以英语语言为写作语言,开展国际化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学术研讨;以英语语言人才的合作培养为入手,开展国际化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共生营销。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由英语秩序构成的世界语言对话环境中,以茶文化为媒介考察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创新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茶文化与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内在关联表现为茶文化为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创新提供了"互文"参照;英语语言课程教学是促进中西方茶文化对话交流的重要桥梁。地区茶文化的使用在英语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利端体现在它有利于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有利于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足够的"隐喻"文化内涵。地区茶文化的使用在英语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弊端在于它不利于"中华茶文化"整体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利于中西方茶文化语境的对话交际。  相似文献   

17.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聋生来讲,从汉语的语素意识出发,借助于"语素"帮助聋生增强对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有助于促进茶文化阅读教学的效果。聋生茶文化阅读教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茶文化语言的传统性、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尤为明显、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汉语语素意识对聋生茶文化阅读教学的借鉴价值体现在有利于提高聋生的茶文化词汇积累量、有利于提高聋生的茶文化认知水平。聋生茶文化阅读教学中语素意识的培养策略可以尝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情景式教学策略、基于分享阅读文本的交互式教学策略、内嵌于生活化的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文化本身的价值属性,还是语言在整个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作用,都决定了想要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就要结合文化元素的发展与应用状况。这些内容恰恰是目前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必须充分注重结合的学习资源。本文拟从现阶段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切入,通过融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发展状况,结合当前英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基于茶文化视角的英语语言教育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就中西方不同区域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进行简要理论阐述,并对在不同视角下英语跨领域文化综合意识能力培养的具体必要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中西方区域茶文化不同差异对英语跨领域文化综合意识能力培养具体路径问题展开简要说明。中西方对于茶文化的主要认识差异大致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文化意识形态上"农耕绿色文明"与"海洋农耕文明"的明显差异性,二是核心社会价值意识形态上社会集体主义理性伦理价值导向与社会个人自由主义理性伦理价值导向的明显差异;三就是社会交往中的"符号文化"方面本身的价值形态与社会方面的价值导向具有明显的差异。在中西方茶文化领域的不同视角下中文及英语教学,跨背景文化交际意识教育培养的共性优势在于:充分结合成人文化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条件要求、互文性文化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条件要求、生活文化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在英语教学中基于这种不同差异的英语跨背景文化交际意识来进行。培养教学路径主要可以从:英语开设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跨背景文化领域交际英语选修课培养路径、开展茶文化的游客体验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以及课堂教学中跨背景文化性知识的综合植入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加以开展。  相似文献   

20.
包括茶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基因,因此从音乐教学角度去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可以从三方面透视:一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音乐艺术的民族性成为一种内在的重要品质;二是文化自信的形成需要教育环节的深度嵌入;三是音乐教学变革的生活化趋势需要我们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以采茶歌为视角探索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尝试基于采茶歌的音乐通识教育策略、基于采茶歌审美意象的音乐艺术美学教学策略、基于采茶歌文化节的生活化音乐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