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ftery于 196 9年首先描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并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以心肌缺血导致弥漫性纤维化为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后虽有作者对疾病名称提出异议 ,但多数皆同意采纳 Burch(1970 )命名的缺血性心肌病。1 病因及病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病损 ,且有多支并存及程度严重的特点 [1 ] ,常系多次心肌梗死之结局。此外 ,尚见有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血栓、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以及冠状动脉脉管炎所致的报道。患者心脏不仅形态明显增大 ,而且重量可增至 45 0~ 830 g,心壁厚薄不均 ,前者与代偿性肥厚有…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至今尚无定论。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理论,同时原有的理论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等。本文仅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4.
5.
高原肺水肿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盛  李燕 《中国急救医学》2001,21(9):555-556
高原肺水肿 (HAPE)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高原病 ,常发生于平原初入或再入高原者 ,多见于海拔 3 0 0 0m以上地区。由于HAPE发病急、进展快、危害严重 ,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广泛 ,临床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但是 ,到目前为止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 ,高原缺氧是HAPE的诱发因素。但是 ,缺氧最终是如何导致肺水肿发生的 ,目前的认识尚未完全统一。而以下几种因素在HAPE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肺动脉高压HAPE的发生过程中 ,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肺动脉高压。正因为如此 ,国内外多数人认…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是内科常见多发病症,发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亦高,尸检结果证明:自80年代起,脑血管疾病为第一位,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分居二、三位;90年脑血管疾病仍居首位,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分别居二、三位。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隙性脑梗死是国人中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在我国,有资料显示腔隙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占19%,可见腔隙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院2005~2007年收治腔隙性脑梗死50例,现将相关发病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的物理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死亡率较高 ,病后约3 /4的存活者留有残疾 ,致残率极高[1] ,且易复发。目前 ,本病发病年龄呈现出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据我国卫生部统计 ,每年新发病例有 15 0多万 ,其中又以急性脑梗死为多见。虽然治疗方法多样 ,但都有其局限性 ,且疗效不尽满意。近年来 ,用物理因子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经颅刺激疗法一、电刺激小脑顶核疗法1983年 ,Nakai[2 ] 首次提出电刺激小脑顶核 (FN)可使局部脑血流量 (rCBF)增加、梗死体积明显缩小 (达 40 %~ 70 % ) …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确切遥结论,因此研究急变的发生,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抑癌基因的缺失、重排和突变;(2)癌基因的活化、扩增和高表达;(3)其它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矽肺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矽肺是发病率较高的职业病之一,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在探索阻止或抑制矽肺病变发展、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有效治疗途径上,国内外学者对矽肺发病机理和治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长期频繁发作的咳嗽伴有气紧症状的84例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治疗,根据其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上呼吸道炎的诊断问题,并对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呼吸道疾病有上下呼吸道的一致性,其发病与呼吸道变态反应有相关性,主张在用抗炎、止咳药物的同时.使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类药物,并在症状控制后给予巩固治疗以消除病灶记忆。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继发的神经系统异常是临床多学科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其发生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 ,推动了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现将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机理1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人群中脊椎的退行性变的发生极不均衡 ,一部分人从青年时期就开始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由腰椎间盘动力学负荷引起。Adams[1] 等对于尸体脊柱进行运动负荷试验 ,模拟缓慢走动 ,发现走动后髓核中静力学压力减少了 1 3%~ 36 %。…  相似文献   

1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以广泛血小板微血栓形成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近年来对该病的发病机理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vWF切割蛋白酶在该病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籍此在一定程度上与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得以阐明,为该病提供了更加光明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因缺氧而引起的脑病变。近年来随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现就HIE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分述如下。 1 发病机理 1.1 钙离子(Ca~(2+)):钙一钙调节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正常人细胞外Ca~(2+)浓度为10~(-3)mmol,细胞内为10~(-7~-6)mmol/L,细胞外浓度显著高于细胞内。动物和临床研究证实,缺氧缺血低灌注时,由  相似文献   

15.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凡于急性症状发生后 1小时内 ,以骤然出现意识丧失为先导 ,并由心脏性原因导致自然死亡者 ,称之为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多见于 6 5岁以上的男性患者 ,超过 80 %猝死患者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所致[1 ] ,尤其是患心肌梗死 1年内者。本文就其发病机理及治疗综述如下。1 发病机理Kuller指出 ,冠心病猝死常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原发性心室颤动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晚近研究表明 [2 ] ,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发生与室性早搏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频发和 (或 )复杂的室性早搏 ,更具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局限性硬皮病(juvenile localized scleroderma, JLS)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诊、漏诊而导致病变加剧,甚至造成机体功能损害和生长障碍等严重后果。为明确JLS病因,指导有效治疗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本文综述近年来JLS发病机制相关学说,总结其传统治疗方案和相关新型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JLS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局限性硬皮病(juvenile localized scleroderma, JLS)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诊、漏诊而导致病变加剧,甚至造成机体功能损害和生长障碍等严重后果。为明确JLS病因,指导有效治疗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本文综述近年来JLS发病机制相关学说,总结其传统治疗方案和相关新型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JLS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第二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脑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康复治疗手段及效果都欠理想.超声波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脑功能障碍在我国目前已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我科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通过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比较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与非Q波心肌梗死合称为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高、危险性大。许多研究表明其发病主要是由于病变血管中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以及血小板聚集等原因引起血管腔狭窄,即使血氧浓度正常,仍会因冠状动脉血流量原发生减少而造成心肌缺血。本文综述了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是脑血管意外中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尽快治疗和控制脑梗死的发展是治疗的原则。我们应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60例脑梗死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9年10月~2003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下称A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8~90岁,平均年龄64.5岁,疗程1~43天,对照组(下称B组)男性20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