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腹泻患者对口服补液盐(ORS)的认知水平、选择意愿及使用情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37例急性腹泻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对ORS的认知水平、选择意愿;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再次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ORS认知水平的异同。结果本组患者对ORS的认知水平、选择意愿及正确服用率普遍较低;文化程度、患腹泻病次数、曾接触过ORS信息宣教等因素与ORS认知水平和选择意愿呈正相关。护理干预后,患者对ORS的认知情况明显改善,平均得分由(7.28±5.02)上升到(11.15±4.08)(t=7.00,P=0.000);对ORS的选用率由原来的13.86%上升到72.26%(x^2=95.26,P=0.000);ORS正确服用率由原来的7.29%升高到68.61%(x^2=109.35.P=0.000)。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腹泻患者对ORS的认知水平、选择意愿和正确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K—Ras和BRaf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4例前列腺癌和3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KRas和B-Raf蛋白表达。74例前列腺癌中高中分化23例,低分化51例;未浸润转移(A+B)期40例,浸润转移(C+D)期34例。结果K—Ras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79.73%,49/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23.08%,9/39),x^2=19.025,P〈0.01。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分别为(65.22%,15/23)与(66.67%,34/51),x^2=0.15,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60.00%,24/40)与(73.53%,25/34),x^2=1.504,P〉0.05;B-RaI在前列腺癌表达(64.86%,48/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0.26%,4/39),x^2=30.659,P(0.05。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表达分别为(43.48%,10/23)与(74.51%,38/51),x^2=6.698,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42.50%,17/40)与(91.18%,31/34),x^2=19.107,P〈0.05。K—Ras与B-Ra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0.272,P〈O.05。结论K—Ras与B-Raf蛋tt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B-Raf蛋白高表达预示着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方法:在儿科门诊对小儿腹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成本。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U=0.7946,P〉0.05);治疗费用有显著性差异(U=8.4190,P〈0.0001)。结论: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应预防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不但不能增加疗效,而且会增加治疗费用,易造成成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80例纳入研究(观察组),均给予鼻息肉摘除术联合筛窦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1年复发情况,并与黄远红、李峰、李卫平等文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5%)明显高于对照组(x^2分别为4.365、4.342、5.321,P均〈0.05);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李峰组(x^2=3.846,P〈0.05);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李卫平组、黄远红组、李峰组(x^2分别为5.365、9.126、10.324,P均〈0.05);复发率(1.25%)明显低于黄远红组、李卫平组(x^2分别为18.365、24.321,P〈0.01)。结论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预防术后复发,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对61例局部晚期NSCLC病人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其中30例病人化疗采用EP方案,31例病人采用NP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近期有效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2、3年生存率。结果EP组和N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3.3%和71.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2.877,P〉O.05)。EP组和NP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7.1个月和12.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780,P〈0.01);EP组和NP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8个月和21.0个月,NP组明显高于EP组(x^2=7.680,P〈O.01);EP组和NP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0.0%和71.0%,2年生存率分别为16.7%和42.3%,两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x^2=14.666、4.680,P〈O.01)。结论EP与N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相当,但NP方案在生存时间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小儿肠道准备方法,提高患儿肠道准备的依从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做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儿426例,按肠道检查先后顺序分为三组,第1组为饮食控制加开塞露加清洁灌肠;第2组为控制饮食加口服乳果糖加开塞露加清洁灌肠;第3组为控制饮食加口服乳果糖加口服口服补液盐(ORS)液加开塞露加清洁灌肠。结果第2组及第3组清洁度要优于第1组(x2=15.76,P〈0.001),而第2组及第3组之间清洁度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6,P=0.80〉0.05)。舒适度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x2=4.5l,P=0.11〉O.05)。结论采用乳果糖联合ORS液口服做儿童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可增加儿童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非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临床实验疗效。方法 收集49例临床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非AIHA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35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对两组所有患者输血前l小时和输血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几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前后,血中TBIL(t=3.76,P〈0.01),DBIL(t=4.18,P〈0.01),Hb(t=8.69,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尿中尿胆原(x^2=3.094,P〉0.05)和尿胆红素(x^2=2.001,P〉0.05)在输血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前后除了Hb(t=4.252,P〈0.01)外,其余TBIL、DBIL、尿胆原和尿胆红素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输注洗涤红细胞前,两组患者Hb(t=0.174,P〉0.05)、TBIL(t=0.26,P〉0.05)、DBIL(t=1.58,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而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后,两组患者除了Hb(t=0.286,P〉0.05)外,其TBIL(t=2.30,P〈0.05)和DBIL(t=2.08,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非AIH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能提高血红蛋白,但红细胞有加速破坏的倾向,增加患者肝脏转化功能的负担,故应尽量不输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思诺思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11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恩诺思10mg或5mg,临睡前服,并应用睡眠等级评分[借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睡眠等级评分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改善者分别为20例和3例,治疗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前,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6,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7,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5,P〉0.05);同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分别为17例和4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并且观察了思诺思的副作用。结论思诺思能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继续饮食对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效果。采用限制饮食疗法;观察组(124例),采用继续饮食。结果 著性(P〈0.05)。结论 观察组临床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满意。方法 对于184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及止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观察组临床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抗-HCV流行情况.确定低危献血群体,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选择2002~2004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163854人,应用ELISA法检测其抗-HCV。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0.52%(847/163854),2002~2004年阳性率分别为0.75%、0.43%、0.36%.(χ^2=94.08,P〈0.001);男性阳性率为0.37%、女性阳性率为0.35%,差异无显著性(χ^2=0.17,P〉0.05);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53%,多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27%,差异有显著性(χ^2=23.45,P〈0.001);18~30岁、31~40岁、41~55岁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0.37%、0.39%、0.23%,差异无显著性(χ^2=2.93,P〉0.05);不同职业间(学生、现役军人和其他职业)阳性率分别为0.33%、0.41%,差异有显著性(χ^2=3.85,P〈0.05)。结论:多次献血者或学生、现役军人是安全输血的低危人群.应作为主要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肌力〉3级者占78.7%,肌力=3级者占12.8%,对照组分别为21.3%,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02,10.4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为(66.48±17.92)分,高于对照组(50.16±1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预测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子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mdr1、肺耐药蛋白(LRP)mRNA及其编码蛋白P-gP、LRP表达水平。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中mdr1的表达量分别为(45.800±0.636、62.381±0.743,t=-66.582,P〈0.01);新辅助化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中LRP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50.048±0.770、66.912±0.752,t=-78.604,P〈0.01);新辅助化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0.0%(16/40)、70.0%(28/40),x^2=7.273,P=0.007;新辅助化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中LRP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2.5%(25/40)、92.5%(37/40),x^2=10.323,P=0.001,新辅助化疗后mdr1、LRPmRNA及其编码蛋白P-gP、LRP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P、LRP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P〉0.05);P-gP蛋白的阳性与阴性患者其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37.5%)、17(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5,P〈0.05)。LRP蛋白的阳性与阴性患者其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2(48.0%)、13(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0,P〈0.05);P-gP与LRP成正相关(x^2=4.177,r=0.323,P〈0.05)。结论P-gP、LRP表达状态有可能作为预测化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59%、34.5%、20.7%、6.9%和21.6%、31.6%、41.6%、5.2%。经秩和检验,U=0.566,P=0.047,(P〈0.05)。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2%.41.4%;47.4%、52.6%(P〉0.05)。心电图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6.0%、28.0%;15.8%、5.3%(P〈0.01)。在安全性方面,两者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采用金标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 三组患者的Hp阳性率分别为44.2%(23/52)、59.1%(25/44)、19.5%(8/41)。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胛组Hp阳性率显著升高(x^2=6.30,P〈0.05)。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炎组Hp阳性率显著升高(x^2=13.83,P〈0.05)。邢组与胃炎组比较邢组Hp阳性率略低(x^2=2.11,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TP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Hp感染可能是部分ITP患者的发病原因。因此作者认为对于ITP患者应常规检测Hp,阳性患者应及时给予根除Hp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2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纠酸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药在鼻寞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病员病情及愿意口服中药或中成药否分为3组(即对照组和2个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抗生素、激素治疗外,术后同时加用中药口服治疗,治疗组1:根据病员四诊结合辨证,以吉雷开窍汤为基础方加减组方治疗;治疗组2:术后予以鼻渊舒口服液口服治疗。结果 3组有效率分别为96.82%、96.78%和95.2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治疗组1治愈率为93.75%,治疗组2治愈率为91.49%,对照组治愈率仅为76,19%,治疗组1与治疗组2比较,经卡方检验(x^2=0.0022,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1与对照组比较,经卡方检验(x^2=4.4338,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经卡方检验(x^2=4.1598,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术后辅佐中药吉雷开窍汤加减或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均能明显提高疗效,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苦参碱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VDP)方案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的疗效。方法将57例诊断明确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苦参碱联合VDP方案(34例)和单用VDP方案(23例)进行诱导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苦参碱联合VDP方案与单用VDP方案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2.35%和52.17%,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701,P〈0.05),而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x^2=1.7210,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VDP方案能提高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6篇西酞普兰与其他抗焦虑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西酞普兰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Y合并=3.51,95%CI(3.10,3.93),χ2=6.87,P〉0.01;西酞普兰与对照药物在治疗第2w末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分别为Y合并=-0.04,95%CI(-0.31,0.23),χ2=0.05,P〉0.05;Y合并=-0.08,95%CI(-0.28,0.12),χ2=0.88,P〉0.05。西酞普兰组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失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干、震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F—κBp65和Survivin在骨肉瘤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9例骨肉瘤和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NF-κBp65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39例骨肉瘤中NF—κBp65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和74%,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NF-κBp65和Survivin的表达均为阴性,NF—κBp65和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25 P〈0.001),NF—κBp65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Price分级有关(x^2=0.022 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和2002年WHO骨肉瘤分型无关(x^2=0.201,P〉0.05)。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和Price分级与2002年WHO骨肉瘤分型无关(x^2=0.290,P〉0.05)。结论NF—κBp65和Survivin在骨肉瘤中可作为评估治疗及预后一项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HBVDNA与PreS1以及ALT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情况,分析其相互关系,评价其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蛋白、动力学方法检测ALT,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中HBVDNA、PreS1检出率分别为97.1%、94.3%(x^2=0.17,P〉0.05)。HBsAg+、抗HBe+和抗HBc+组中HBVDNA、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47.4%、73.7%,表明部分HBeAg阴性、抗HBe+患者仍有病毒复制。HBsAg+、抗HBc+组巾HBVDNA、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65.8%、89.5%,而ALT在这3组中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8、1.93、0.03,均P〉0.05),说明血清ALT虽对肝细胞损害极为敏感但缺乏特异性。ALT异常组中HBVDNA和PreS1检出率分别为78.6%、86.3%,两者相关性较高(x^2=2.64,P〉0.05),ALT正常组中HBVDNA和PreS1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1)。PreS1与HBVDNA检出率不一致,可能是PreS1和HBVDNA检测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一致。结论HBVDNA、PreS1以及ALT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所表达的意义各有侧重,在实际工作中应联合检测,互相补充,这样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会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