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栀子与其混淆品水栀子的鉴别黑龙江中医学院王凤芝,全红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朱秀荣栀子为首草科植物板子GardeniaJasnl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功效为清热除烦,凉血解毒。水栀子为起草科植物大花桅子GardeniaJasrmnold...  相似文献   

2.
栀子及其口服液中栀子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立红  钟述华 《中草药》1994,25(12):627-628
用高效GF254薄层板分离栀子甙,单波长线性扫描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栀子甙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部分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标准,最高含量为4.28%,最低为1.01%。结论:大部分产地的栀子为合格药材,其中湖南和江西产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以栀子果实为原料分离提取栀子黄色素、栀子蓝色素、栀子多糖、熊果酸和果胶等产品最新研究开发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栀子开发利用的前景,并为今后开发研究栀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栀子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近年来 ,在我区发现《卫生部药品标准》1 998年版蒙药分册收载的 ,以蒙医学用药茜草科植物长果栀子 G. Jasminoides Ellis. f. longicarpaZ.W.Xie et Okada的干燥成熟果实替代栀子的现象。作者也未见有关文献的报道 ,为确保疗效 ,对其在药材性状、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 仪器及材料岛津 UV- 2 2 0 1型紫外光谱仪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 ;栀子、长果栀子 (大栀子 )系本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为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地区市售栀子样品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市售栀子中栀子苷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标准,但不同地区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湖北十堰地区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8.11%)显著高于其他省区,研究为湖北栀子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栀子和水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珍藕 《广西中医药》1995,18(1):50-50,53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山栀子和水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以及栀子甙在全果、种子、果皮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山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比水栀子中的含量稍高;山栀子和水栀子中栀子甙均在种子中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栀子在食品、医药、饲料、农业等的广泛应用着重描述其药理作用。展望了今后国内栀子开发利用的前景,并为今后开发研究栀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细胞炎症分子、信号通路、免疫系统应答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栀子及栀子苷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旨在为栀子及栀子苷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栀子中联合提取栀子黄栀子苷多糖和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中有效成分联合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滤、大孔吸附树脂、真空干燥等多种化工分离技术,从栀子中联合提取栀子黄、栀子苷、栀子多糖和绿原酸。结果栀子黄、栀子苷、栀子多糖和绿原酸的产率分别为8.0%,3.1%,4.6%,0.4%,栀子黄的色价>120、OD<0.2。结论从栀子中联合提取有效成分的工艺是可行的,该工艺适合于中小型化工企业工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屑优化颗粒中芍药苷、甘草苷、落新妇苷、迷迭香酸和甘草酸5种成分的HPLC-DA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在230、254、290nm切换;体积流量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5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芍药苷在69.12~691.20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5%,RSD值为1.54%;甘草苷在39.02~390.20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0%,RSD值为1.90%;落新妇苷在30.03~300.30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值为1.22%;迷迭香酸在7.82~78.20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3%,RSD值为1.36%;甘草酸在31.09~310.90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2%,RSD值为1.49%。结论本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同时测定银屑优化颗粒中5种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肉苁蓉营养元素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肉苁蓉生殖生长期营养元素的分配规律。方法 采收生殖生长期肉苁蓉样品,分别对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其中K、Mg、P、Ca元素采用ICP-AES法测定,N元素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 随着生殖生长期的延长,肉苁蓉不同部位营养元素积累高峰期有差异,N元素含量在出土期的花序中最高,K元素含量在果期的花序中最高,Mg、Ca元素含量在果期的肉质茎下部中最高,P元素含量在初花期的花序中最高。结论 肉苁蓉进入生殖期后,营养元素逐渐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各部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The sesquiterpene lactone anthecotulide (1) was extracted from Anthemis cotula in 0.7% w/w yield. A pure standard was prepared by preparative TLC and use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1 with a TLC scanner. The constitution of 1 was corroborated and the double-bond configuration determined. It was stable at room temparature in air and reacted very slowly with glutathione. It was not detectable in 34 chamomile (Matricaria recutita) preparations and did not show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 range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strains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 micro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的分析方法。方法:本实验应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柱(150 mm×2.1 mm,5μm),柱温30℃。以乙腈(A)-0.02%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以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正离子模式分别检测离子对m/z 823.5→643.75(人参皂苷Rg1),m/z 969.4→789.46(人参皂苷Re),m/z 823.6→371.94(人参皂苷Rf),m/z 1101.7→343.17(人参皂苷Rc),m/z 969.4→789.46(人参皂苷Rd),m/z 1131→371.80(人参皂苷Rb1),m/z 1101.7→343.35(人参皂苷Rb2),m/z 979.7→641.65(人参皂苷Ro);负离子模式检测离子对m/z 889.4→853.67(麦冬皂苷D)。结果:本法专属性良好,各成分均能达到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3、0.003、0.3、0.03、0.003、0.03、0.03、5、3 ng·mL-1,回收率均在97.10%102.14%范围内,重复进样精密度均小于2.63%(RSD)。讨论:与文献中报道方法相比,本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好,可以对参麦注射液中含量差异较大的四类皂苷类成分进行同时定量,能够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于少朋  曾锐  韩珍  曾元莲  杨玲  瞿燕  秦旭华 《中草药》2021,52(3):635-642
目的从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中分离纯化多糖,初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并研究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粗茎秦艽粗多糖(Gentianacrassicaulispolysaccharide,GCP),再经Cellulose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GCP-1。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鉴定纯度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采用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该多糖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的影响;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其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一氧化碳(NO)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释放量的影响。结果从粗茎秦艽中分离纯化得到GCP-1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6.87×104,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0.07∶3.07∶0.42∶1.98∶1.33∶5.22∶6.76;IR、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GCP-1是一种典型的果胶多糖,含有HG和RGI区域及AGI和AGII侧链;质量浓度在10~200μg/m L时,GCP-1能明显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的增殖(P<0.05),并能明显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IL-1β、NO和TNF-α。结论GCP-1为从粗茎秦艽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来源的均一多糖,其结构和活性初步研究为秦艽多糖成分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永  赵修华  张印 《中草药》2016,47(17):3016-3022
目的对难溶性药物喜树碱(camptothecin)进行微粉化研究。方法借助乳化机和高压均质机采用乳化法制备喜树碱微粉,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将最优乳化条件下得到的喜树碱微粉(camptothecin micronized powder)进行溶出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聚山梨酯-80用量为0.4%,喜树碱在三氯甲烷-甲醇(8∶2)混合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1 mg/m L,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7∶3,匀浆速率为7 000 r/min;匀浆时间为11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喜树碱微粉水中复溶后的粒径为(165.6±5.3)n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喜树碱微粉呈现规则的长条状,颗粒大小比较均匀。溶出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碱微粉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比原粉分别提高了1.36倍和4.09倍。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相比,微粉化的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10倍。GC检测结果表明,喜树碱微粉溶剂残留符合ICH标准。结论乳化法制备喜树碱微粉后,改善了喜树碱原粉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口服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喉利咽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C18柱(100mm×4.6mm,2.6μm),流动相:以甲醇—0.5%磷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λ=280nm,柱温:30℃。结果:柚皮苷在33.6~84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0.30%(n=6);橙皮苷在19~476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0.50%(n=6);黄芩苷在24~60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0.39%(n=6)。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清喉利咽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HPLC同时测定虎杖及其提取物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虎杖及其提取物中白藜芦、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 HAc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7 nm。 结果: 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白藜芦醇101.8%,1.7%;大黄素96.2%,1.4%;大黄酚99.7%,1.0%;大黄素甲醚98.6%,0.97%。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虎杖药材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金黄散和新金黄散药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何光星 《中成药》1993,15(7):25-26
本文对金黄散和它的改剂新金黄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金黄散的体外抑菌力、治疗兔感染伤口作用以及消肿作用均强于金黄散;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毒性试验证实新金黄散安全范围大,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白虎追风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方法:首先确立了以乙醇提取白芍,再用氧化铝柱分离,提纯的方法。以氯仿-甲醇展开后置254nm紫外光下观察其有效成分芍药甙。同时,白芷用乙醚提取,醋酸乙酯溶解,以石油醚—乙醚为展开剂,展开后置365nm紫外光下观察。而细辛则采用甲醇提取、正己烷萃取,正己烷—醋酸乙酯开后置254nm紫外光下观察的方法鉴别。结果:这些方法作出的薄层图谱斑点分离清晰,重现性好,背景干扰少,阴性对照实验证实了鉴别方法的可行性。结论:本研究为白虎追风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