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含B9和6—BA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含B9和6—苄基腺嘌呤(6—BA)保鲜剂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非洲菊切花鲜重,增大花径,改善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降低POD活性,延缓蛋白质降解,延长瓶插寿命.其中保鲜剂2%蔗糖(S) 200mg/L8—羟基喹啉(8—HQ) 10mg/L B9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以从花卉中分离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为保鲜材料,研究其对非洲菊的生物保鲜效果.通过非洲菊形态指标的测定,选取最佳保鲜液的浓度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2d的质量百分比0.6%;并对非洲菊的生理指标中花青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POD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此保鲜液能显著增加非洲菊花瓣花青素的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有效抑制MDA含量增加与POD活性降低.此保鲜液提高了非洲菊的观赏价值,具有良好的生物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昌水专学报》2019,(6):45-49
为揭示不同6-BA对樟树矮林萌芽更新特性和精油产量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的6-BA喷施浓度(50mg/L、100 mg/L、150mg/L、200 mg/L)和对照(喷施蒸馏水)处理,测定了樟树的萌芽更新特性、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精油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喷施6-BA显著增加了樟树矮林萌条数量、株高、基径和单株叶面积,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萌条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和单株总生物量在浓度为150mg/L时为最大,生物量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增加,且叶片>枝干,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片中的精油含量远大于枝干,但各器官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造成精油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量,各器官中精油产量的分配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研究认为,喷施6-BA有利于樟树矮林的萌芽更新和生物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精油的产量,但对精油含量和精油产量的空间分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防腐添加剂、脱氧剂及6—B保鲜剂保鲜月饼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6—B保鲜剂的防霉保鲜效果显著,作用稳定。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非洲菊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自来水、去离子水、柠檬酸溶液和蒸馏水为瓶插液,检测吸水率、弯颈程度、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瓶插寿命等指标,比较不同瓶插液对非洲菊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蒸馏水为非洲菊切花的瓶插液可以保持较高的吸水速率;抑制POD、SOD保护酶活性的降低,增加切花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花瓣中活性氧伤害;有效降低MDA的累积,维持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延缓非洲菊的衰老.  相似文献   

6.
以康乃馨为试材,根据试剂的保鲜机理不同,通过对比不同试剂配方和浓度组合,探究化学保鲜剂对康乃馨鲜花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UG(8 g/L)+8-HQS(0.3g/L)+GA3 (15 mg/L)+VC(50 mg/L)对康乃馨鲜花的保鲜效果最好,与对照组CK1相比,瓶插寿命由10 d提高至18 d;与CK2相比,虽然保鲜时长相近,但减少了SUG和GA的用量;且利用VC(维生素C)替代了CaCl2,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实际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花茎吸液、整花枝喷复保鲜剂、以功能性保鲜纸包装结合低温贮藏的方式研究了月季切花的贮藏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延长切花的贮藏时间而保持较高的贮后瓶插成活率.在贮藏期间,经保鲜处理的切花其含糖量能维持较高,切花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得到一定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月季切花是一种经济性观赏花,它以其特有的花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月季花的花期所限,加之它的采收期受气候因素的制约亦较大,这样就严重影响到月季花的商品价值,阻碍月季花业的发展.本研究以延长月季切花售前的贮运及货架存放保鲜为目的,采用几种不同的保鲜剂进行瓶插吸液和花枝喷复两种方式处理,着重探讨了保鲜效果与鲜重、花瓣PH值及花青众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将壳聚糖丁香精油涂膜保鲜剂用于圣女果贮藏保鲜,果实在8 ℃条件下贮藏12 d,对照组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PPO活性和感官评价分别为6.45%、17.3%、0.33%、4.36 mg/100g、9.87 U/g和3.80分,而经壳聚糖丁香精油涂膜保鲜剂处理的样品分别为3.12%、4.7%、0.53%、5.93mg/100g、14.87U/g和6.7分。结果表明,壳聚糖丁香生物保鲜剂可有效抑制鲜圣女果果实的腐烂,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热法,用H6P2Mo9W9O62对金属有机骨架MIL-101(Fe)进行修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H6P2Mo9W9O62/MIL-101(Fe),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材料在吸附领域的较好应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时令鲜花物候学、品种生物学、抗逆性生物学、栽培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平顶山市河滨公园四季鲜花摆放情况,总结出一套实现四季鲜花摆放所需的鲜花品种及其规范化生产的操作规程,为公园的美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苹果冷藏库的特殊要求,根据渭北地区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窑洞式苹果冷藏库的可能性及优点,并对窑洞式冷藏库内苹果的贮藏形式及几种制冷剂在苹果产区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晶化处理对Nd9Fe85B6纳米双相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利用三种不同晶化处理工艺对Nd9Fe85B6磁性材料进行晶化处理,并对其磁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晶化处理工艺的温度、时间不同将影响Nd9Fe85B6纳米双相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初步探索的晶化工艺为晶化温度在780℃左右,时间在6min左右时所得的磁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掺纳米白炭黑对新拌和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TEM,SEM,BET和激光粒度分析测试,对比研究了沉淀法纳米白炭黑(precipitated silica,PS)与纳米SiO2微粉(nano-silica powder,NS)的纳米特性及其团聚特性,并通过流变、凝结时间、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深度测定,研究了掺PS和NS对新拌和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PS的团聚程度远大于NS,未经球磨分散处理时呈双峰粒度分布,团聚颗粒粒径很大,D50和D90分别高达58.187 μm和105.326 μm,大大超过52.5水泥的颗粒粒度.NS掺量低于1.0%时对水泥净浆稠度影响不大,但PS掺量对净浆稠度有明显影响,低于0.75%时缓慢增长,超过1%时则明显增大.掺PS和NS均可促进水泥水化,在1.0%掺量范围内,随PS掺量增加,水泥砂浆的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可得以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增强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界面剂,而目前对各种界面剂的粘结强度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本文采用抗剪和抗拉试件对不同种类的界面剂和特种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以抗剪粘结强度和抗拉粘结强度的相对值为评价指标,再综合考虑界面剂的性能、成本、材料的可获得性,推荐使用几种界面剂,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40Co40Zr9B10Ge1和Fe40Co40Zr5Mo4B10Ge1两种非晶合金,并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利用XRD和VSM两种仪器对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Mo添加对Fe40Co40Zr9B10Ge1合金晶化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在晶化初期均有α-Fe(Co)相从非晶基体析出,但高温热处理后的晶化产物不同,Mo添加减少了高温金属化合物的含量。低于675℃热处理,Mo添加降低了合金晶化过程中析出α-Fe(Co)相的晶粒尺寸和合金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X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纳米复合Nd9Fe80Co4Nb1B6合金的相结构与磁性能,结果表明:淬速为20 m/s的合金,经710℃退火处理后,合金软硬磁性相的晶粒尺寸细小,两相之间具有较强的交换耦合作用,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磁性能,即剩磁为0.95 T,矫顽力达到540 kA/m,最大磁能积为112 kJ/m3.选择适当的快淬速度有利于改善退火后合金的相结构,提高合金的综合磁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化强度测量,研究了Dy1-x,SmxMn6Ge6(x=0.2~1.0)化合物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结果表明:x≤0.4的样品主要由HfFe6Ge6型相构成;0.6≤x≤1.0的样品主要由YCo6Ge6型相构成。样品的点阵常数和单胞体积随着S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Sm含量的增加,样品发生反铁磁-亚铁磁-铁磁性转变。x=0.2,0.4的样品为反铁磁性,其夸尔温度分别为425,430K,并在50K下发生二次磁相转变。x=0.6,0.8,1.0的样品在整个磁有序温度区间,其磁性由亚铁磁过渡为铁磁性,其居里温度分别为445,450,454K。x=0.6的样品在磁场高达5T下的磁电阻曲线上的拐点可能是由于磁场对费米面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磁矩和洛仑兹力对传导电子散射作用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总线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微小卫星昨璁计算机系统通信总线面临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几种串行通信总线都不尽如人意。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结构灵活,可靠性高,比较适合小卫星,针对小卫星运行环境单粒子效应较多的情况,为TS-1小卫星设计的“基于CAN的双冗余系统总线”采用二模冗余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总线可靠性,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低价位的系统总线设计方案。在CAN的多机通信模拟平台上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验 证了“基于CAN的双冗余总线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