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选自2004—01~2004—09在我院初诊患40例,年龄23~65岁,先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及规律的运动疗法,1个月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测定,如排除继发性糖尿病和应激性血糖升高,若6.1mmol/L〈FBG(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7.8mmol/L〈FPG(餐后2h血糖)〈11.1mmol/L。则列为研究对象,所有患愿意严格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125I粒子治疗胰头癌的效果。方法5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胰腺癌患者,其中20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PD组),31例行标准PD术联合腹膜后^125I离子植入治疗(联合PD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组织病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2组生存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脉管癌栓、神经浸润发生率、分化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PD组中位生存期(14个月)与术后1、2、3a生存率(66.7%、30.8%、17.1%)明显低于联合PD组(29个月、82.7%、55.4%、28.1%)(P〈0.05)。结论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125I粒子治疗胰头癌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例1:女,8岁。因多饮多尿消瘦0.5a,伴咳嗽、喘、吐1d入院,于当地诊断急性支气管炎,输液2d(药不详),病重来诊。平素健康,否认流腮病史,出生体重正常,母乳喂养,父母健康,表兄妹结婚,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否认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等病。查体:T36.5℃、P120次/min、BP113/75mmHg、嗜睡、Ⅰ~Ⅱ度脱水貌、深大呼吸、唇深红色、双肺少许干呜痰呜,血糖17.6mmol/L、尿糖(+++)、尿酮体(+++)、血Pa—CO216.9mmol/L,血钠138mmol/L、血钾3.8mmol/L。B超:肝脾胰无异常。诊断: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支气管炎,入院后给胰岛素静滴一皮下注射治疗,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糖尿病饮食,抗感染等,酸中毒很快纠正。感染控制,血糖降至8~10mmol/L出院。出院后父母未控制饮食,间断胰岛素治疗,反复酮症酸中毒约2a死亡。  相似文献   

4.
吲达帕胺片、肠溶阿斯匹林片相继引起高血糖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 男,45岁。以高血压病入院,血糖5.3mmol/L,尿糖阴性,口服吲达帕胺片2.5mg,1次/d,1周后血压降到130/80mmHg。3周后出现口渴、多尿、消瘦,体重下降5kg。血糖13.4mmol/L,尿糖(++++),考虑可能是药物引起的糖代谢严重紊乱,停服吲达帕胺片观察血糖变化,第1天血糖降到10.0mmol/L,第2天血糖降到8.0mmol/L,第3天血糖降到5.0mmol/L,尿糖阴性,餐后2h血糖5.0mmol/L。糖耐量试验正常。口渴、多尿症状消失、1周后复查血、尿糖正常。当患者加服肠溶阿斯匹林75mg、1次/d后。第2天又出现口渴、多尿,复查血糖9.0mmol/L,尿糖(++),停服肠溶阿斯匹林,3d后查血,尿糖均正常,口渴、多尿消失。1周后复查血、尿糖,糖耐量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胃肠道补液为主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传统静脉补液相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DKA的诊断标准: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新出现糖尿病症状伴有脱水,呼吸深大等酸中毒表现,血糖≥16.7mmol/L,血pH值〈7.3或HCO3≤12mmol/L,尿糖、尿酮体强阳性,伴脱水、不能正常饮食。  相似文献   

6.
三例胰岛素瘤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胰岛素瘤围手术期血糖变化的规律及护理注意事项,对1991~1995年3例胰岛素瘤患者分别于入院时、症状发作时、手术开始时和瘤体切除后每15~40min,术后1周内每日清晨和出院时测定血糖。3例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入院时为2.32mmol/L,症状发作时0.90mmol/L,手术开始前1.53mmol/L,瘤体切除后15min2.53mmol/L、40min3.73mmol/L、1h4.43mmol/L,术后第1~4天分别为18.76mmol/L、12.81mmol/L、9.16rnmol/L、49mmol/L,第7天5.93mmol/L,出院时5.20mmol/L。认为:①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尤其是症状发作时血糖对胰岛素瘤诊断有重要意义。②取血糖样本时要确保患者的空腹状态。③采取症状发作时血糖要有应急抢救护理措施。④术中及术后1周内血糖监测及护理是手术成功及疗效满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漏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漏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3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结果采用Fisher’s判别分析。结果37例(占12.3%)患者术后发生胰漏。Lo—gistic回归得到影响该类患者术后发生胰漏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男性),术前行ERCP检查及治疗,既往心脏病史,手术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分化(低),尿素氮变化率[(术后第1天浓度-术前浓度)/术前浓度]增大。通过Fisher’s判别分析得到3个判别函数。结论通过判别方程预见患者术后发生胰漏的危险性,制定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收治39例胃癌伴糖尿病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38~72岁。术前均经胃镜取病理确诊为胃癌。入院时口服降糖药21例,皮下注射胰岛素18例;空腹血糖7.0~8.9mmol/L34例,9.0~11.2mmol/L5例;尿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胰瘘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胰瘘发生率为11.1%(16/144),治愈15例,死亡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持续腹腔冲洗引流对防治胰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间质瘤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1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间质瘤主要集中在降部和水平部.临床表现为反复黑使(7/12)、右上腹隐痛不适(5/12)、右上腹肿物(2/12)、黄疸(1/1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9例,肿块直径平均(5、5±4.6)cm,〈5cm者7例,≥5cm者5例。术后随访8~96个月,1例术后2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合并肝转移,其余已健康存活8个月~8年。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肿瘤完全切除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1989年诊断为糖尿病,不规则服用降糖药,仍查尿糖(m),未监测血糖。1周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多饮、多尿加重,并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体检:T39C,BP16/10kPa,神志清楚,呼吸平稳,皮肤弹性欠佳,心肺(-),腹部触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069/L,RBC3·88X10‘’/L,WBC13.2X10’/L,N0.8,L0.2,尿糖(渊),尿酮(渊),尿蛋白(+),空政血糖18.43mmol/L,尿素氮2Zmmol/L,肌研60.gpmol/L,胆固醇3.27mmol/L,甘油三酯0.smmol/L,C队CP173mmol/L,血K”3.gmmol/L…  相似文献   

12.
2005-01/2006-12我科对36例糖尿病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2例,女4例,年龄33~65岁。均为股骨干骨折。致伤原因:车祸致伤34例,骑摩托车摔伤1例,行走中跌倒1例。入院时空腹血糖7.5~26.5mmol/L,尿糖(+)。骨折前已知患糖尿病者6例,由内分泌科医生会诊确诊3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回顾性总结了8例食管癌伴发糖尿病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认真评估病人手术耐受力、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维持血糖在6.70-10.0mmol/L(一般为8.5mmol/L)水平,做好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就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两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护理。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胃部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5例,其中Roux—en—Y式28例作为A组,毕Ⅱ式27例作为B组。在血糖监测方面均给予心理、疼痛护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及时获取数据,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测量术前、术后1、2周及1、3、6个月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术前、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c)情况,比较两组术式后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350,7.871;P〈0.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bA,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350,7.871;P〈0.01)。术后1,3,6个月A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19±1.58)mmol/L、(7.25±1.25)mmol/L、(6.37±1.05)mmol/L,B组分另0为(8.96±1.72)mmol/L、(9.05±1.67)mmol/L,(8.21±1.5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79,4.536,5.217;P〈0.01)。A组6个月时HbAlC为(6.01±1.59)%,B组为(7.96±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P〈0.01)。结论两种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效果,但血糖下降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医护人员在加强血糖监测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术式患者血糖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沈云峰  翁建平 《新医学》2010,41(3):143-145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于2006年5月16日被收入本院。患者于4年前妊娠24周时在外院发现空腹血糖达7.1mmol/L,后行75gOGTT,测空腹血糖7.2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12.6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当时行饮食干预及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4.4~5.6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4.4~6.5mmol/L。患者妊娠40周足月顺产分娩出一体质量2.8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行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1例出现17次并发症(11/35=31.43%),其中76.47%(13/17)37感染并发症。术前血糖控制在4.04~11.1mmol/L,术前血糖≤6.7mmol/L的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在6.7~11.1mmol/L之间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无显著差异。术后血糖控制在6.7~15.13mmol/L,术后血糖高于11.1mmol/L伴有感染并发症的增加。结论 控制血糖和感染是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围手术期血糖应控制在6.7~11.1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17.
l病例介绍病人男,56岁,因反复多饮、多尿、明征消瘦4年,疲乏、纳差两天人院。体检:血糖19.2_l/L、尿糖(++++)、尿团体(+++)、O飞CP12rllrTx>lth、BUN3.7_l/L,血气分析提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理解力,定向力正常,反应稍迟钝,心肺(-)。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附症酸中毒。经补液,小刘丛胰岛素静滴,补钾等治疗后附症酸中毒纠正,即按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控制饮食,并给予三餐前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餐前尿糖一直波动在(+)~(++),血糖为10.ZIYllly,l/L。l周后上午,病人突然情绪激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80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出院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80例常规护理的出院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给予电话随访,进行健康讲座。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血糖相关参数、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随访(8.23±2.11)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6.79±1.20)mmol/L、餐后血糖(8.85±1.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1±1.06)%低于对照组的(7.58±1.31)mmol/L、(9.98±1.91)mmol/L、(8.25±1.21)V00(P〈0.05);治疗依从性好占83.75%、护理满意占97.50%、糖尿病知识掌握占92.65%高于对照组的72.50%、87.50%、66.25%(P〈0.05)。结论为出院糖尿病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降糖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0岁,糖尿病史12年,长期使用胰岛素、优降糖,空腹血糖仍持续在15.9mmol/L,尿糖 ,血肌酐1287mmol/L,尿素氮27.4mmol/L。2年前血压升高,150/96mmHg(1mmHg=0.133kPa),被诊断为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在我院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及肾I期联合移植术,术前曾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群体反应性抗  相似文献   

20.
徐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6):3146-3146
对我院糖尿病围术期护理失误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例1:男,63岁。患糖尿病3a,右股骨颈骨折2个月。拟于硬外麻醉下股骨头置换术。术前4d血糖8.2mmol/L,尿糖(-),尿酮(-),BP150/100mmHg。其他检查在正常范围。患者长期卧床便秘纳差,常服降压0号和降糖灵,术前医嘱停用降压灵,改为术前2h静脉点滴5%葡萄糖液500ml+胰岛素(RI)8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