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固机制,必须搞清楚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的结构形式、加固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方法,依托广州北三环高速公路K42边坡对不同自由段长度预应力钢锚管承载力试验,分析预应力钢锚管的有效锚固段长度,并与普通锚杆、普通钢锚管承载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预应力钢锚管极限承载力与普通锚杆提高约50%,预应力钢锚管的有效锚固长度为6 m;通过Plaxis2D软件对预应力钢锚管锚固机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劈裂注浆技术对滑坡稳定性的改善并不显著,锚固与劈裂注浆技术共同作用对滑坡稳定性改善显著。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正确分析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加固作用机制和工程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钢锚管支护技术是岩土工程中的一种新型锚固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深路堑高边坡预应力钢锚管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法、加固机理及施工工艺,并对其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预应力钢锚管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加固工程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实践表明,此技术是解决滑坡问题的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魏建国 《建筑技术》2005,36(4):265-267
田湾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实际张拉力达11.2MN,为国内最大吨位预应力,钢束最长为178.42m,属超长预应力钢束。锚具部件的安装包括竖向钢束、水平钢束。筒体墙和穹顶水平钢束初步张拉采用等应力张拉,主张拉采用C1500F千斤顶。张拉结束后,锚固夹片并将荷载传递至锚块上,检查滑动量后二次紧固。简体墙竖向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方式,张拉程序与水平预应力张拉相同,通过控制千斤顶压力及测量延伸率、夹片拉入值进行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PC连续梁桥运营期长期下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宁波市邵家渡大桥为例,结合桥边中跨比例大的特点,从设计层面对影响长期下挠发展趋势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梁高、底板厚度,减轻附属设施构造,配置合理的预应力钢束,对减小长期下挠有积极影响。依据分析结果,对邵家渡大桥的结构尺寸、预应力配置等部分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这些经验为其他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锚碇锚固系统是大型悬索桥主缆的承力构件,是悬索桥的生命线工程。悬索桥隧道锚中多采用弯束状的预应力钢束,与顺直管道的预应力钢束相比,锚固系统在设计上、生产上、施工上增加很大困难。本文介绍弯束可换式锚碇锚固系统在湖南矮寨特大悬索桥上的应用情况,借此总结经验,为以后相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罗伟斌 《工程质量》2019,37(11):31-34
通过引入后张法预应力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反拉法的工作机理,采用反拉法对锚具夹片脱开时机信号的捕捉,对张拉载荷时程曲线中的拐点进行识别,以获取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数据。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函数理论体系对包括:桥梁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锚具及锚口变形、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等预应力损失因素对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试验值的影响,并将上述各种预应力损失因素作为自变量,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试验值作为响应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多元线性回归函数可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预测和设计控制,理论计算结果可为开展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工程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及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新堂 《工业建筑》2003,33(3):57-59
建立了拉索式空间预应力钢桁架优化分析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不同的预应力立体钢桁架结构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 ,通过大量计算得到了相应结构的总用钢量、最大挠跨比与钢索预拉力、外荷载等因素的变化关系。并讨论了不同结构方案的优化结果与布索形式和高跨比 (桁架高度 )的关系 ,为拉索式预应力立体钢桁架结构方案的选取及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洋  彭小明  秦建军 《山西建筑》2012,38(17):224-226
为了有效解决大跨径PC连续刚构的下挠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结合荷载平衡概念,采用恒载零弯矩法配置预应力钢束,有效地控制了结构下挠,经实践证明这种技术可行有效,从而保证了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拉索式空间预应力钢桁架优化分析与方案比较(之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新堂 《空间结构》2001,7(4):56-63
基于本建立的拉索式空间预应力钢桁架优化分析的一般计算模型,对几种不同结构方案的预应力立体钢桁架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相应结构的整体刚度参数-最大挠跨比与钢索预拉力、钢索截面尺寸及总用钢量等参数的变化关系(用一组图表表示),并讨论了不同结构方案的用钢量与高跨比(桁架高度)的关系,为拉索式预应力立体钢桁架结构方案的选取及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传勇  王思文  周静  曾勇  陈辉强 《建筑技术》2023,(22):2708-2713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以及悬臂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跨宽幅PC连续刚构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研究分析发现,在时间的流逝中会出现预应力损失的现象,同时发现桥梁的挠度与预应力损失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以重庆首座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合建连续刚构桥——龙溪嘉陵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钢筋管道摩阻以及混凝土截面的各类预应力钢束损失造成的桥梁下挠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钢筋管道的摩擦阻力与桥梁下挠问题之间的联系较小,但钢束预应力损失对桥梁下挠造成的影响较大,在桥梁下挠的问题中应重视此类问题。研究结果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挠度控制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不同构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锚固块在不同预应力钢束根数作用下受力性能,对几座典型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锚固块构造进行统计,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构造的锚固块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锚固块受到预应力筋作用时相应区域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参数化分析了影响锚固块受力性能的因素;对不同预应力束数对应的箱梁底板上、下缘进行配筋,并根据规范进行验算。得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锚固块张拉预应力钢束时的受力特点,确定了影响锚固块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合理的底板锚固区配筋形式,可为设计计算同类桥梁的底板锚固块构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上部结构形式。本文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锚下应力进行理论分析,讨论加强钢筋的设置、腹板厚度对锚下应力的影响;测试钢束张拉力作用下空心板锚下应变,观察锚下混凝土裂缝情况,综合分析锚下裂缝产生机理。研究表明:提高锚下加强钢筋的配筋率和加厚腹板均可减小空心板锚下混凝土拉应力,加厚腹板效果更显著;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过大导致局部存在裂缝和结构损伤,预应力钢束张拉时裂缝不一定马上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而是在锚下混凝土应力重分布后出现。  相似文献   

13.
某现浇连续箱梁在预应力钢束张拉过程中,待张拉应力达到设计要求锚下应力时出现实际引伸量与设计引伸量相差较大,停止张拉。并对该箱梁2个预应力孔道进行摩擦应力损失检测,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反算预应力孔道摩擦应力损失参数,以指导后续张拉施工。  相似文献   

14.
宁波外滩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25m的独塔四索面异型斜拉桥结构,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本文着重介绍了外滩大桥主桥斜拉索及锚固体系、后锚点预应力及吊杆锚固体系、塔墩钢-砼连接节点、引桥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设计、索塔转体提升施工过程预应力张拉控制等预应力工程技术运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上海卢浦大桥主桥墩柱预应力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上海卢浦大桥主桥锚墩墩柱、主墩拱座、钢锚碇部位的预应力应用情况与采取的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斜拉桥中的拉索与预应力混凝土桥中的钢束以及端锚细部做法的区别,並根据悬索桥的做法提出一些建议,可供设计斜拉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樊秋林 《四川建材》2012,38(6):151-154
南盘江特大桥是云桂铁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铁路中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模注拱圈混凝土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组合式岩锚设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山体边坡上,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锚索、锚筋、锚块、锚座和锚箱组成。此种岩锚设计结构受力明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有效的解决了陡坡条件下设置锚碇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孙剑川 《四川建筑》2011,31(2):126-128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梁跨中过度下挠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和结构安全。文章首先对连续刚构桥下挠的影响因素,如混凝土徐变收缩、箱梁裂缝、预应力损失、设计计算、施工等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总结。然后着重从预应力损失方面,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纵向预应力损失对下挠影响很大,竖向预应力损失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袁胜军 《施工技术》2004,33(7):54-55
采用QBM15系列锚的后张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应力孔道设计为扁孔,钢绞线布设成一字形。在梁体预制时通常采用预埋扁形的金属波纹管来形成预应力孔道,带来了很多弊病:①定位坐标准确性差 波纹管的定位钢筋采用铁丝绑扎,很容易在混凝土浇注时松动移位,造成预应力钢束定位坐标位置偏  相似文献   

20.
本针对我国目前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了耐久性好、更加安全可靠的,具有“可检测”、“可更换”特点的新型油脂防腐预应力锚固系统。该系统经过了动静载及变形试验,安装、换油、换预应力钢束施工工艺试验,研究成果应用于悬索桥锚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