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29-33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使用时机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B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在达到宫缩乏力诊断时才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C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不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分析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A组的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P <0.05)。B组的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C组(P <0.05)。A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C组(P <0.05)。A组和B组、 B组和C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三组的HR、 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 A组的HR、MAP水平与B组、 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 B组的HR、 MAP水平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明显临床疗效,可改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疑似具有引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0例和对照组190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或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或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和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产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计算产前与产后24h的血红蛋白下降值、红细胞下降值,比较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后15 min、30 min、2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红细胞下降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0%(19/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58/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分娩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刺激整个子宫收缩,缩宫素可刺激子宫上段收缩,二者联合预防产后出血可协同止血,降低了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预防产后出血,且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韩翌萍 《现代保健》2012,(24):42-4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 2007-2009 年顺产产妇共 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两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 20 U 缩宫素 +5% 葡萄糖液 500 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同时肛塞米索前列醇 400 μg.比较两组产后 2 h 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 24 h 总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 2 h 及产后 24 h 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够加强宫缩,更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使用时机对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即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行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同时行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若两组产妇子宫收缩缩乏力致出血量明显增多,则再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观察比较两组胎儿娩出后30 min、2 h、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胎儿娩出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缩宫素及加强子宫按摩)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米索前列醇。结果研究组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实验组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胎盘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必要时术后重复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肌注);对照组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必要时宫体注射缩宫素针20U,术后2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中、术后2h、术后24h)、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治疗前置胎盘出血中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7.
黄雪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62-1962
目的 考察缩宫素合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具有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54例同时合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观察2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更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第三产程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缩宫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46-174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口服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无米索前列醇禁忌,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的485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米索前列醇组205例,胎儿娩出后即予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148例,胎儿娩出后即予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同时给予缩宫素10U肌注;缩宫素组132例,胎儿娩出后即予肌注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注射缩宫素10U,观察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发生产后出血的例数。结果: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发生产后出血例数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预防阴道分娩时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且用药方便、简单、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徐国民 《现代保健》2010,(32):46-46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顺产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服用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测量产后出血量,全部病例采用统一制定容积法和称量法.结果 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的平均出血量比较,米索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 10±178.2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第三产程及产后2 h的阴道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阳小玲 《中国保健》2007,15(13):76-77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6月我院住院的自然分娩产妇62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360例和对照组(缩宫素)260例.各组均于胎儿娩出后静滴缩宫素10U,观察组立即舌下含服或肛门塞米索前列醇200μg.采用收集法、面积法、容积法分别测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01),产后2h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01),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对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安全、方便、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 IU。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第三产程时间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欣母沛能比催产素更有效地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且具有方便、安全、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丽  薛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11-112
目的 通过探讨欣母沛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有效降低子痫前期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有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实验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结果 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两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其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而单纯应用缩宫素疗效欠佳.欣母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欣母沛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缩宫素20u,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欣母沛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欣母沛与巧特欣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欣母沛和巧特欣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及剖宫产产妇190例,随机分成两组。欣母沛组91例单次使用欣母沛250μg,宫体或臀部肌肉注射。巧特欣组99例使用巧特欣100μg静脉推注。观察术后2 h内出血量、子宫张力的改变情况、产后2 h内需要的额外干预措施、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巧特欣组与欣母沛组在产后2 h内出血量及子宫张力改变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产后2 h内需要额外干预的情况均较少,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但欣母沛的成本效果比较巧特欣高。结论:欣母沛与巧特欣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均较好,但巧特欣更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研究欣母沛的预防效果。方法对631例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将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173例产妇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5例,治疗组给予欣母沛,对照纽注射缩宫素及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比产后24h血红蛋白变化水平。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剖宫产、胎盘粘连和胎儿巨大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治疗组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24、6.575,均P〈0.05),且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也低于对照组(X2=4.309、t=5.325,均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宫缩乏力、剖宫产、胎盘粘连和胎儿巨大;欣母沛用于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自然分娩的产妇6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0例,A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宫颈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缩宫素20 U。B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颈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两组同时辅以手法按摩子宫(胎儿娩出后,助手将一只手呈半握拳状在子宫底部适当用力按压、按揉子宫,以刺激、促进子宫收缩)至胎盘娩出3 min。记录第三产程时间,测量产后2、24 h出血量。同时记录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及各种异常表现和不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不良反应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产后2、24 h出血量[(155±38)、(167±42)ml]与B组[(161±34)、(218±37)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宫缩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卡孕栓联合缩宫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先后有60例产后出血患者在我院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催产素治疗)和观察组(欣母沛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止血速度以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30例产妇注射欣母沛后,27例产妇疗效显著,显效率为90.0%,2例有效,仅有1例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产妇的止血速度快,出血量减少(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出血治疗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35例由宫缩乏力所致,有产后出血倾向患者在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无效后,加用欣母沛(氨丁卡前列素)宫体注射或臀部深层肌肉注射。结果 35例患者,33例有明显效果,显效率94%,2例重复应用30min后出血减少,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行计划性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按宫缩剂使用情况分为两组,缩宫素组160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78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计算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总出血量,并观察两组的副反应。结果(1)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12±24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322±2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97±17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11±9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24h总出血量≥1000ml的27例,其中缩宫素组19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8例,无1例切除子宫。缩宫素组总出血量明显多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分别为(698±319)ml及(471+2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1.6%,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8.5%,后者主要以恶心、呕吐为常见症状,短时间好转消失。结论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缩宫索组150例与缩宫素组150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2mg,对照组宫体肌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差异。结果: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术中、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官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