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OA全生命周期建模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SOA(面向服务的架构)项目实施过程的基础上,从SOA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着重从方法论上对实施SOA项目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建模、服务建模、数据建模、服务集成建模和业务监控建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并提供了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同时指出了SOA建模领域的一些研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2.
树的建模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的建模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侧重从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角度,对树的建模技术分别从基于规则的树建模技术、基于草图的树建模技术、基于图像的树建模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综述,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典型的树建模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给出了这些技术的基本思想、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并加以分析比较,最后对树的建模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3D树木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D树木建模一直都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国外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3D树木建模综述性文章的缺乏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侧重从计算机视觉的角度,将当前国内外经典的3D树木建模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基于规则和基于草图等三类,并跟踪了最新的3D树木建模技术进展,对他们的成果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阐述3D树木建模关键技术。最后,分析和比较了几种主要的3D树木建模技术,提出轻量化3D树木建模技术是今后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应用的发展趋势。此外,根据当前研究的难点提出了基于单张图像的轻量化混合建模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模教学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对于现在的教学现状,建模教学是需要改进的,从建模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作业、评价等方面来思考建模教学的改进。愿与众多建模教师一起上好建模课。  相似文献   

5.
空间目标的三维建模包括几何建模和行为建模技术,是构建虚拟空间环境的基础。物体的几何建模方法目前比较成熟,但行为建模技术相对滞后。为实现虚拟空间环境中航天器的在轨运行仿真,该文提出了基于对象层次结构的实体三维几何与行为一体化建模语言(GBML)。该语言在定义基本图元的基础上,使用树状组件结构将空间目标的几何与行为参数进行表达、管理和绘制,以实现空间目标的几何与行为一体化仿真。最后基于OpenGL基本函数库,实现了可重用的支持GBML语言的模型处理组件ModelReaderCom。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虚拟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简要介绍了UML的主要内容和建模机制,并以餐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为例,介绍UML在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三维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植物三维建模的背景下,讨论了植物建模过程中不同模型的目的、内涵特点以及局限性。在对多种模拟建模模型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植物模拟建模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技术和发展状况。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向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8.
蒋传进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4):149-151
为了能够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业务流程。显然,对业务流程进行动态建模可以大大提高项目重新设计的成功可能。本文对利用ARIS进行业务流程进行动态建模做了可行性研究;同时,文章还对业务流程模型的仿真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关于ARIS动态建模应用在保险公司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依托三维模型,而三维建模技术是整个虚拟场景的基础和核心.文章从构建虚拟现实系统层面,阐述了建模技术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建模分类及建模过程中常见问题,通过对建模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虚拟场景建模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软件分析设计中的标准语言,可用于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该文试图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例的设计,经过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代码设计、界面设计等步骤,介绍如何应用UML的方法设计和开发一个软件模型,从而提升软件设计人员和客户之间交流水平,加快软件开发进程,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三维数字化建模主要有两种技术:一是参数化建模,二是直接建模。但这 两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缺陷。论文将两种建模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建模技术,能 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意图,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The application of product modeling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raises the important question of how to model product knowledge in a comprehensible and efficient way.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s to qualify engineers to model and specify IT-systems (product models) to support their specification activities. A basic assumption is that engineers have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building product models to be used in their domain. To do that they must be able to carry out the modeling task on their own without any need for support from computer science exper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t of simple, easily adaptable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modeling product knowledge.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are based on well-defined concepts and methods from data modeling (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and domain modeling (product modeling). The concepts are general and can be used for modeling all types of specifications in the different phases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 modeling techniques presented have been tested in different companies and have proved to work.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ase study with three dyad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ge 14 years) each collaborating on a plant growth modeling task in the computer-support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 ModelsCreator '. Following a qualitative line of research,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highlight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llaborating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facilitator who supported them are engaged in the computer-based modeling 'activity'.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with a two-level analytic tool that has been derived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ctivity theory'. Our results show that a wide range of modeling 'operations' is activ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ree major modeling 'actions' of 'analysis', 'synthesis' and 'testing-interpreting', which take place in the light of the facilitator-driven 'action' of cognitive and technical support. Moreover, these actions are combined into 'modeling units' of various forms which are repeated several times until the modeling process comes to an end. These many-fold repeats of the 'modeling unit' appear to shape a pattern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computer-supported shared 'activity'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4.
基于B样条曲线的植物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文利 《计算机科学》2007,34(6):245-247
本文分析了植物模型的结构,尝试通过B样条曲线曲面来描述植物的终端节点,并分析了采用这种描述结构时的植物生长模型和风动模型的可能性,植物的生长模型主要通过模拟生态过程,即植物的终端节点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能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关系来建立了这些行为模型,最后提供了这种算法的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维修样机建模是开发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首要和关键性问题。本文分析了基于虚拟维修的CAD-VR模型的建模思路和建模要求,分别从几何建模、物理建模、模型转换、模型优化等方面探讨了某型导弹战车建模及模型优化关键技术,所建立的样机模型已成功在某型导弹战车虚拟维修训练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面向对象建模中 ,状态机模型的继承是对象行为继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便于理解子类型的状态机模型与其父类型的状态机模型间的关系 ,我们研究了一种状态机模型及其继承的描述技术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状态机模型继承的描述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在分析 AML中支持面向对象特征的主要设施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状态机模型的继承问题 .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个新的表示物体的框架。通过非流形造型与基于物理的造型相结合,从拓扑结构和几何信息两个方面扩大了模型的表示范围。以代数拓扑中的复形为基础的非流形造型的作用是生成物体的拓扑框架,既可以表示CAD的物体,更适合表示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自然物体。基于物理的造型的作用是在拓扑框架上生成最终的几何信息。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几何造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