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适应目前电路组装高密度要求,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正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最新出现的CSP(芯片尺寸封装)更是使裸芯片尺寸与封装尺寸基本相近,这样在相同封装尺寸时可有更多的I/O数,使电路组装密度大幅度提高。但是人们在应用中也发现,无论采用何种封装技术封装后裸芯片的性能总是比未封装的要差一些。  相似文献   

2.
课程目标 回顾从传统的单芯片引线框架类型到先进的芯片尺寸封装技术,多芯片封装,3D堆叠以及系统封装(SIP)的半导体封装技术的设计、材料和组装工艺。  相似文献   

3.
微电子器件首先应封装和组装成子系统。封装与组装技术已成为制约高性能电子系统的关键之一,并不断寻找新工艺、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其总体发展概况、并对芯片封装,电路板丝装与多芯片组件封装等三种基本类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芯片尺寸封装(ChipSizePackage简称CSP)技术是一项焊接区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裸芯片面积的单芯片封装技术,由于采用该项技术能解决芯片和封装之间芯片小封装尺寸大的内在矛盾、IC(集成电路)引脚不断增长、多芯片组件(MultichipModul...  相似文献   

5.
SiP是近些年盛行的词汇,它的定义较多,这里是指把多个半导体芯片组装在一个封装体中的半导体回路,统称SiP,即系统级封装。过去所说的MCM是指在一块基板上组装多个半导体芯片和元器件的作法。而且,它们大多数是从半导体制造商手中购买裸芯片,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制作的。但是,裸芯片的购买受到限制,而且芯片的测试有困难。所以不能说MCM已经普及了。相对来说,近几年半导体制造商开始供应组装了多个芯片的存储器,以半导体制造商的视角,开始供给组装有多个芯片的SiP。  相似文献   

6.
堆叠芯片尺寸封装(CSPs)以及极小间距焊球阵列封装(vFBGAs)已经在许多手持产品中被采用和集成。特别在移动电话方面,堆叠芯片尺寸封装(CSPs)的应用尤其在当前移动电话因新增的诸多功能对存储设备的需求中起到了降低成本,重量及尺寸的作用。另外堆叠封装芯片同样被广泛的使用在一些逻辑功能模块中。在此情形下,CSP封装内的裸芯片堆叠并且进行了晶圆级测试。最终产品的良率都在95%以上。如此高的良率及较低的失效报废成本展示了堆叠封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芯片级封装是指芯片在PCB基板上安装尺寸等于或接近于芯片尺寸的、高密度组装技术,它是在表面安装技术上深入发展起来而成为新一代的电路组装技术。芯片级封装的优点使它成为当前和今后最具优势(选)的高密度封装方法之一。而HDI/BUM 板是受芯片级封装技术推动而发展起来新一代PCB产品。HDI/BUM 板将推动PCB全面走向高密度化(微导通孔、导线微细化、介质薄型化等),严格的 CTE匹配和紧密的板面高平整度化要求,最后介绍了 HDI/BUM的关键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芯片尺寸封装(CSP)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芯片尺寸封装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芯片封装技术,日本等国对该技术的研究相当重视,发展速度很快。介绍CSP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
集成电路芯片尺寸封装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再吉 《微电子学》1997,27(6):403-407
芯片尺寸封装技术是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封装技术,是封装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中报道了各习片尺寸封装模式及其特点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晶圆级封装、多芯片封装、系统封装和三维叠层封装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封装方式,在推动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低成本和更小形状因子的产品上,先进封装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CSP)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无源器件、分立器件、RF和存储器的比例不断提高。随着芯片尺寸和引脚数目的增加,板级可靠性成为一大挑战。系统封装(SIP)已经开始集成MEMS器件、逻辑电路和特定应用电路。使用TSV的三维封装技术可以为MEMS器件与其他芯片的叠层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 1 引言 下填充,就是在倒装焊接装片的芯片下面,或在焊球(或焊柱)组装安装器件的管壳下面填充粘接剂,用以把芯片与封装外壳基板、或封装外壳基板与组装的印制板粘接起来,从而使它们之间由于热膨胀失配产生的集中在芯片与封装外壳、或封装外壳基片与组装印制板间焊料连接点的热应  相似文献   

12.
多芯片组件(MCM)是从混合集成电路(HIC)发展而来的。HIC的发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把IC芯片与微型元件组装在用某种工艺制作布线的同一个基板上,封装起来,从而实现一定的功能。这种方式在系统的小型化和提高系统可靠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人们在应用中也发现,无论采用何种封装技术后的裸芯片,无论是金丝球焊还是BGA,在封装后裸芯片的性能总是比未封装时要差一些。进入八  相似文献   

13.
IC封装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芳 《电子世界》2012,(12):73-74
IC的发展中,封装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芯片的封装在集成电路中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主要综述了集成电路封装的现状,包括现阶段较广泛应用的DIP封装、PLCC塑料有引脚片式载体封装和QFP/PFP方形扁平式/扁组件式封装;现阶段较先进的BGA球栅阵列式封装、CSP芯片尺寸封装和MCM多芯片模块系统封装等技术。同时,对国内外封装技术做了比较,并阐述了我国封装技术相对落后的原因。最后,介绍了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FC装配技术     
器件的小型化高密度封装形式越来越多,如多模块封装(MCM)、系统封装(SiP)、倒装芯片(FC,Flip-Chip)等应用得越来越多。这些技术的出现更加模糊了一级封装与二级装配之间的界线。毋庸置疑,随着小型化高密度封装的出现,对高速与高精度装配的要求变得更加关键,相关的组装设备和工艺也更具先进性与高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谢顺坤 《半导体光电》1996,17(3):218-223
与传统的封装技术相比,多芯片组装技术具有更高的封装密度和更优异的性能。多芯片组装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归当代的代表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军用HIC电路大量采用裸芯片进行组装。尽管组装好的电路要老化筛选,但加在单个裸芯片上的应力远远不够。为了研制高可靠的HIC电路,本文对裸芯片的老化筛选技术作了研究。在综合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裸芯片的老化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叙述了在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的芯片直接粘接(DCA)封装技术方面,所采用的裸芯片背部打印技术的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跨世纪的电路组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封装和电路组装技术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经历了五代三次变革,今天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微组装技术的蓬勃发展;同时第四代——表面组装技术正在成为电路组装技术的主流,并还在向纵深发展,与第五代组装技术交织在一起,使跨世纪的电路组装技术呈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撩乱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堆叠封装的最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堆叠封装的最新动态,包括芯片堆叠封装、封装堆叠封装、系统级封装、多芯片封装、堆叠芯片尺寸封装和三维封装等。文章归纳出当前堆叠封装的发展方向是: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薄、功能越来越多和应用越来越广等。  相似文献   

20.
应用有限元热分析技术,对表面组装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组装到印制电路板的结构进行了热3分析,得到了芯片不同粘合方式与不同冷却条件下该结构的温度场分布,从中提取出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的热阻网络及热阻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外实验结果相对比,符合良好,本文所构造的热模型可用于产体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结构的优化设计,也为电子组装热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