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戈雪红  程亭秀 《医学信息》2006,19(3):546-546
为了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心电图改变与其损伤程度关系,笔者分析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间住院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损伤后含量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接诊的45例急性损伤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AVP、CRP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男29,女16)急性损伤患者来自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急诊收治的病人,年龄(16~75)岁,平均(38.5±16.7)岁。其中颅脑损伤15例,胸部损伤11例,腹部损伤10例,四肢外伤骨折等10例。健康对照组40  相似文献   

3.
β-内啡肽(β-EP)是一种有明显吗啡样生物效应的内源性鸦片肽,已经证实其在疼痛的感受、应激和高级脑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明确继发性颅脑损伤病人血中β-内啡肽的含量变化及探讨纳络酮对β-内啡肽受体的拮抗作用,我们对68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β-内啡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报道颅脑损伤后的脑积水的发年率约为1.5%~2.2%是严重影响重型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9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0.92%)采用综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炎症反应是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正确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对患者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3年,我们对本院收治的37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液CRP、TNF-ɑ含量进行测定并观察其水平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和免疫法对3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SICAM-1和CR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ICAM-1和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重型组为甚。结论: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ICAM-1和CRP水平对了解病情,并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业护士在危重病人护理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专业护士进行护理。结果:12例病人恢复意识、植物人1例、偏瘫3例。结论:专业护士对危重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研究对象血清HMGB1以及TNF-α、IL-6和CRP的质量浓度,观察重型颅脑患者预后情况以及不同预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MGB1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6、CR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45%,死亡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MGB1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HMGB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且死亡患者HMGB1水平上升更为明显且呈持续性,故可将其作为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新华  刘睿  于东 《医学信息》2008,21(5):736-737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救治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4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依据及护理方法.结果 生存率高达64%,致残率也明显下降.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合理采取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的合理应用及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尤其是对难以控制颅内高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效果更加确切,己在全国广泛推广使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6年间,12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对其临床疗效,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快速有效的院前抢救生命及院内救治及预后.现将我院 1999 年 12月~2001年6月 50例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丽娟 《医学信息》2008,21(6):992-994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残死率仍较高,如何降低死亡率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外文献报告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且并发症少,尤其对难以控制颅内高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效果更加确切。自1999年2月到2002年6月,我科对2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17例,女6例。年龄16~69岁,平均42.5  相似文献   

14.
黄立勇 《医学信息》2006,19(3):65-6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主要是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系统内形成血凝块。如果没有采用预防措施,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5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重型颅脑损伤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敛残率较高。一般认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发生下肢DVT与血液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有关,以及血小板的活化相关;顺脑损伤后脱水治疗也增加了发生下肢DVI、的危险。若发生血栓脱落Ⅲ导致肺栓塞,则可导致猝死、肺功能小全等。早预防、早诊断及早冶疗是减少下肢DVT发生和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CT扫描患者的总数中急危重病症人约占10%,这部份病人包括颅脑严重损伤、脑血管意外、各种创伤导致的多处骨折及脏器破裂的病人、开颅手术后需复查的病人、ICU室的重症患者、以及增强扫描造影剂重度过敏者。为了确保急危重症病人在接受扫描检查过程中避免心跳呼吸骤停,并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尽快顺利的完成检查,护理人员配合医生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全程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利多卡因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治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共1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均于发病(或伤后)24小时内行常规治疗 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79例行常规治疗,对两组胃泌素、抗利尿素、血糖、胃液PH值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死亡率。结果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治疗组胃泌素、抗利尿素、血糖明显下降,消化道出血、心率失常等并发症显著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利多卡因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应激损伤,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5年收治的932例颅脑损伤病人影像与血生化资料。结果932例颅脑损伤中9例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9例入院时格拉斯(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伤后7-11 d开始出现低钠血症症状。6例病人出现精神症状和意识状态改变。其中7例病人意识障碍加深,并出现再次昏迷。9例病人血钠均低于130 mmol/L,其中3例病人低于120 mmol/L,所有病人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值小于15 pg/mL,血浆渗透压高于270 mOsm/L,尿钠均大于80 mmol/d,其中2例高于200 mmol/d。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的脑性耗盐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早期诊治能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动态观察陈建国,窦焕芝,颜万能,卢萌我们对2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的浓度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如下。对象(1)正常对照组41名,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男32名,女9名,年龄21~57岁,平均38岁。(2)急性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郑利平  余金菊  杨飞 《医学信息》2007,20(8):1484-1485
随着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住院病人的疾病谱逐渐发生了变化,损伤和中毒病人急剧增多。2000年以来,我院损伤和中毒住院人次呈逐年大幅度递增趋势.至2006年底,损伤和中毒病人比2000年底增加了一倍多,已由原来的第四位跃居首位。2000年至2006年7年中我院损伤和中毒病人共23562人,占全院同期出院病人总数(142661人)的16.5%,占外科同期出院病人总数的(57673人)的40.9%,7年来损伤和中毒死亡病历共514人,占全院同期死亡人数的29.7%,占外科同期死亡人数的76.0%。  相似文献   

20.
高英姿  陈萍  张宏凤 《医学信息》2008,21(10):1835-1836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9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小时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连续观察,快速手术准备、精心术后护理.结果 98例病人清醒.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应多注意观察并严格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