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也是最容易遭受损伤的关节。以往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借助肩部X线平片和CT肩关节造影。随着磁共振扫描仪在肩关节的应用 ,使肩关节成像质量明显改观。尤其是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和磁共振肩关节造影 (magneticreso nancearthrography ,MRA)技术 ,较之X线及CT肩关节造影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骨的病变 ,特别是盂肱关节内的关节囊—盂唇—韧带结构。从而明显提高了对肩袖撕裂、盂唇病变等肩关节疾病的诊断正确率[1,10 ] 。1 肩关节解剖肩关节在大体上由盂肱关节和位于其上的喙肩弓构成。前者包括肱骨头、关节…  相似文献   

2.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广义的肩关节是由胸锁关节、锁骨、肩锁关节、肩胛骨、盂肱关节、肱骨近端以及肩胛胸壁关节共同组成的复杂结构。盂肱关节及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协同运动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超过人体任何其他关节.而肩关节的功能实现与其解剖特点相适应。本研究总结肩关节骨性结构的解剖特点及肌层结构的层次关系,以及肩袖间隙结构在肩关节稳定机制中的作用,分析肩周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肩关节是人体所有关节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稳定性相对较低的关节,临床中尤以肩关节前方不稳最为常见.自从Johnson介绍关节镜下使用"U"形钉进行关节囊缝合以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发展、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应用关节镜技术对肩关节不稳定进行正确的诊断和修复得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肩关节疼痛常见于肩部创伤、炎症、退行性变、血管性病变或者头颈部疾病[1]。由于肩关节结构复杂,常规X线检查仅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2];CT虽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肌肉脂肪等,但无法清晰显示关节囊、盂唇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3];MRI以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等优势成为肩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肩关节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使用规范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肩部软组织损害是一种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的退行性变以及慢性无菌性炎症,可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和局部疼痛[1],此类疾病在疼痛诊疗中是最常见的、多发的。我院疼痛门诊采用痛点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在肩关节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39例病例(男22例,女17例),应用GP FLEX柔韧线圈作肩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取横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三个位置采集,扫描范围包括肱骨头和整个关节盂。扫描序列为自旋回波及快速自旋回波。结果 39例肩关节磁共振成像扫描发现:肩袖撕裂,肩关节骨折,肩周炎,肿瘤,关节积液,腱鞘炎等。结论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因有较好的分辨力和优良的软组织对比性,以及能多平面成像,可直接显示肩袖损伤及相关的病理改变,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208例肩关节疾病患者与16例志愿者肩关节的MRI做了回顾性研究。磁场强度1.5T,肩线圈采集信号,患者仰卧,上肢略外旋,做标准SE T_1与快速SE T_2抑脂加权冠状象。208例患者中138例(66%)可见肩锁关节积液;16例志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人们对肩关节不稳定(shoulder instability,SI)的认识不断深入,由此产生的相关疾病(如不稳定复发、持续性疼痛、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无力、活动受限和骨关节炎等)也一直困扰着医学工作者,基于肩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9.
兔肩关节前向不稳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研究肩关节不稳的动物(兔)模型,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6只骨骼成熟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肩关节正常组织结构的解剖,研究手术入路。通过解剖兔的肩关节并测量其关节活动度,了解兔肩关节与人肩关节骨骼、周围肌肉组织及关节囊韧带组织的类似程度,建立兔肩关节不稳动物模型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另取18只兔分为2组,其中12只为实验组,均取右侧肩关节,手术切开肩胛下肌腱显露盂肱关节,并切除前下方盂缘及其相连的韧带组织,制作肩关节前方不稳模型,分别于术后6周及12周(各6只)取材;其余6只为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及浅层肌肉组织,于术后12周取材。测量盂肱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结果:兔肩关节大体解剖与人类相类似,实验组兔关节前向稳定性明显差于对照组,所有实验组肩关节均有2度以上的前向不稳定存在。实验组兔肩关节后伸、内旋、外旋及外展活动明显受限,而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兔是建立肩关节不稳动物模型和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合适动物,本实验建立的兔肩关节前向不稳模型适用于盂肱关节前向不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侧,是组成肩关节的重要组成成分,分别与肱骨头、锁骨外端、胸壁组成肩关节、肩锁关节、肩胸关节等,严重骨折移位可产生明显肩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肩锁关节损伤影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肩锁关节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影像表现. 方法 选取正常肩关节CR片68例、正常胸部正位CR片400例,测量肩锁关节间距距离和肩锁关节下皮质线关系.正常肩关节MRI 30例,临床证实肩锁关节脱位24例,肩撞击综合征7例,观察X线、MRI表现.结果 正常人肩锁关节间距为(3.36±0.44) mm;肩锁下皮质为一连续弧线.肩锁关节脱位24例中,按Rockwood分类,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12例;Ⅱ、Ⅲ级者肩锁关节间距增宽>4.3 mm;Ⅲ级者肩锁关节下皮质弧线不连续.MRI发现Ⅱ级者关节软骨盘碎裂,关节囊和肩锁韧带撕裂,Ⅲ级者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结论肩锁关节间距和下皮质弧线对诊断肩锁关节脱位分级有重要作用,MRI是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节盂唇损伤是引起肩关节不稳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为长期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关节盂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为CT和MRI,笔者着重介绍MR关节成像.  相似文献   

13.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组织成份、结构和功能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涉及关节软骨损伤并累及软骨下骨和周围结构(例如软骨下骨病变、骨赘和滑膜炎症等)。OA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颈部、肩关节、肘关节、脊椎关节以及容易被忽视的踝关节和足等,通常伴有疼痛、肿胀和关节僵硬等。根据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3.6  相似文献   

14.
肩关节不稳定主要用常规的MRI和MR关节造影来诊断。目前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固定治疗都有很多种方法,影像学的作用就是提供决定治疗方案的信息。虽然常规MRI对于急性肩关节损伤由于外伤后关节积液的存在可以明确显示,但是MR关节造影能够观察到慢性肩关节不稳定。无外伤的和轻微外伤的肩关节不稳定必须要与外伤性肩关节不稳定区别开,因为二的临床表现和继发损伤是不一样的。MR造影能够明确显示肱骨头关节盂复合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是最不稳定及最常脱位的关节之一,占全部关节脱位的50%,一般人群发病率为2%.外伤所致的肩关节前脱位常导致盂肱关节前下方盂唇关节囊盂肱韧带复合体的附着处撕脱性损伤,称为Bankart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肩关节脱位损伤为基于Bankart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1].从关节镜下经肩盂下方打孔过线固定盂唇及关节囊的肩...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它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 其周围有很多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滑囊、肌腱等。由于周围软组织发生一种或多种病变而引起肩关节及周围的疼痛和肩部运动障碍,称为“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冻结肩”)。肩周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局部封闭治疗、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等。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关节造影技术是指向关节内注入对比剂,借以在影像上显示关节内正常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的影像检查方法.自从Hajek等[1]1987年首次报道将含钆对比剂注入尸体肩关节并且得到清晰肩关节MR影像后,MR关节造影开始广泛应用.MR关节造影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关节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肩关节造影术在精确地显示关节囊破裂的部位,大小及部分撕裂的诊断方面不甚满意,作者报道了在28例疑有肩关节囊撕裂伤病人的数字减影肩关节摄影术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用20号腰穿针径前边路穿入肩关节,然后摄取条件适宜的蒙片,快速向关节囊内注入13~15ml造影剂,同时以每1帧2 sec的速度行快速连续成像,共20秒。结果发现其中15例病人肩关节造影正常,10例存在完全旋转肩袖断裂,伴盂肱关节和肩峰/三角肌下滑囊间交通,3例仅有肩袖断裂而无关节囊间交通。3例完全撕裂伤者已为手术证实。造影结果显示,快速连续成像的早期在盂肱关节和肩峰/三角肌下  相似文献   

19.
针式关节镜是一种口径比标准关节镜更小的微创关节镜。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式关节镜出现以来,经过数次技术迭代,目前除了在膝关节中使用,还能用于肩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等的检查和治疗。针式关节镜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主要应用领域也不同。本文就针式关节镜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针式关节镜的适应证、禁忌证、优劣势和成本效益,并指出目前针式关节镜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关节疾病诊治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基于肩关节骨性关节盂后下部最大拟合圆的关节盂形态评价方法的可靠性,为提高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入组人群为成年人,无肩关节脱位病史,无肩关节畸形等其他可能导致关节盂形态异常的因素。共40例患者(80例关节盂)纳入本研究。入组人群因非脱位导致的肩关节不适进行包含双侧肩关节盂的CT检查。对层厚、层间距为1 mm的关节盂图像进行VR重建,旋转至En-face位。对图像采用径线缺损比例法进行评价。3位资历不同的医师基于关节盂后下部绘制拟合圆,测量并记录拟合圆的半径(R)、关节盂前缘距圆心最近点的距离(D),计算径线缺损量与拟合圆直径之比[F=(R-D)/2R*100%]。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测量者该次关节盂测量结果。上述测量共进行2次,测量间隔3个月以上。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比较同一医师不同次测量及各医师间测量结果的差异,ICC值大于0.75认为可靠性良好,ICC值小于0.4认为可靠性不佳,ICC值介于0.4与0.75之间认为可靠性一般。结果:共40名患者(80个关节盂)纳入研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每名医师不同次测量中各参数ICC大于0.9,可靠性好;各医师间测量结果R、D的ICC值介于0.4至0.75之间,可靠性一般;F的ICC值小于0.2,可靠性不佳。结论:基于关节盂后下部最大拟合圆采用径线缺损比例法评价关节盂形态这一方法,同一测量者测量可重复性好,但测量者间可靠性不佳。可采用多名测量者测量并求取均值方案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通过测量径线缺损比例的方法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关节盂缺损情况,在临床工作及研究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