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蒿素类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体外抑制人肺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活性。结果: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72h的IC50为27.971μg/mL、43.90μg/mL;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72h的Ic50分别为48.10μg/mL、15.94μg/mL、34.60μg/mL。结论: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2株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青蒿素类药物中,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近20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和机制。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白血病机制可能与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促进细胞分化有关。青蒿素类药物与传统药物无交叉耐药并能逆转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是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类药物新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蒿素类药物除抗疟作用外,在治疗肿瘤、免疫和病毒等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传统制剂存在体内代谢迅速、消除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疟原虫复燃率高等缺点。研究显示,将该类药物制备成脂质体、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物、自乳化和纳米粒等剂型可以改善其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减慢体内消除速度、增强缓释和靶向作用。因此,研制青蒿素类药物新剂型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新适应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有关青蒿素类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青蒿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是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现有的首选、最佳疗法,青蒿素类药物需求巨大。青蒿素原料药依旧主要依赖于从药用植物黄花蒿(中药青蒿)提取、分离、纯化,但其在黄花蒿中的含量较低,且含量变异大。黄花蒿分泌型腺毛是合成、分泌、积累及储存青蒿素的场所,腺毛的正常发育直接关系到青蒿素的产量。提高青蒿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有重大意义,也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该文介绍了青蒿素体内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和代谢调控,以及青蒿素合成器腺毛的研究进展,这些将为开拓新的方法来提高植物来源青蒿素的产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青蒿素类药物治疗非洲刚果(金)地区维和人员疟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68例疟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青蒿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青蒿素类药物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外周血厚/薄涂片(疟原虫)检测均转阴,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检测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疟原虫转阴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刚果(金)地区疟疾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是抗疟治疗的主要药物。在青蒿素类药物基础上加用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各项生化指标复常时间及疟原虫清除时间。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来自菊科植物黄花蒿,属于含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是抗疟一线药物。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资源,随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新药研究的发展,青蒿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保障青蒿素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保障、合成生物学保障和化学合成保障方面综述青蒿素资源保障策略,同时从中药天然产物提取和人工合成途径综合分析青蒿素的来源和不同环节的影响因素,以推动青蒿素工业化生产和新药开发。该策略为青蒿素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对其他重要天然产物如紫杉醇等资源保障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提取工艺的实验对比研究,为青蒿素提取新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青蒿素的测定色谱条件采用Shimadzu Shim-pack VP-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经研究得到一种青蒿素提取新工艺,简称低温工艺.分别考察低温工艺和传统柱层析工艺的成本、收率、质量及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破坏试验,以HPLC法分别检测不同工艺产品的色谱行为差异.结果:低温工艺与柱层析工艺所得青蒿素的提取率分别为82.5%、79.3%;含量分别为99.3%、99.2%;酸、碱、氧化破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青蒿素的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低温工艺是一种具有研究开发前景的青蒿素提取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类药治疗疟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人类与疟疾开展了长期斗争,然而疟疾仍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报道全球近30亿人受其影响,每年有20~25万人死于该病[1]。抗疟药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重点对我国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研制的青蒿素类药物的应用、临床研究、敏感性监测、延缓抗性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对青蒿素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了探讨。1青蒿素类药物应用的回顾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 Linn)干燥的地上的茎叶部分提出的抗疟有效成分,菊科艾属植物用于治疗疟疾…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类药物为传统的抗疟疾药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证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肿瘤血管形成;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敏感性等机制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将青蒿素类药物开发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运用于临床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肝癌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体内外实验结果,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无论在体内、外实验,还是临床应用上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生长,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和自由基的产生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肝癌作用,有望成为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11.
青蒿素类药物为传统的抗疟疾药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证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肿瘤血管形成;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敏感性等机制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将青蒿素类药物开发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运用于临床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华根霉和雅致小克银汉霉对青蒿素的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占纪勋  郭洪祝  韩健  张元兴  果德安 《中草药》2002,33(10):869-872
目的:探讨微生物对青蒿素(I)的转化作用。方法:通过华根霉和雅致小克银汉霉在土豆培养基中发酵产酶,对青蒿素进行转化。结果:两株菌对底物均有转化作用,分离出去氧青蒿素deoxyartemisinin(Ⅱ),3α羟基去氧青蒿素3α-hydroxydeoxyartemisinin(Ⅲ)和9β-羟基青蒿素9β-hydroxyartemisinin(Ⅳ)共3个产物,其中Ⅳ为一新化合物,同时振荡条件下底物在无菌培养基中也能发生微量转化得到产物Ⅱ。结论:青蒿素易被实验两株真菌转化,同时过氧桥也易断裂而失去一个氧原子成为去氧青蒿素,丧失抗疟活性,起作用的可能是土豆培养基中的铁元素。  相似文献   

13.
长春花及银杏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对青蒿素的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对抗疟药物青蒿素(Ⅰ)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利用长春花及银杏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细胞进行生物转化。用硅胶柱色谱进行产物的分离,波谱方法鉴定产物的结构。结果:此两种植物悬浮细胞体系均能将青蒿素转化成3α-羟基去氧青蒿素(Ⅱ)。结论:此两种植物悬浮细胞体系均有有效转化青蒿素。  相似文献   

14.
昭通产青蒿植物中青蒿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昭通产青蒿进行质量分析。方法:用TLC-IR法鉴别青蒿中的青蒿素,用TLC-UV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花蕾中的青蒿素含量较高。结论:本法可用于青蒿中青蒿素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细胞毒作用、氧化应激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关.与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相比,青蒿素类药物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且不存在交叉耐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现象.本义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做一归纳.  相似文献   

16.
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抗疟作用、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以及抗复燃作用等方面介绍了青蒿素类抗疟药二十余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该类药物在其他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青蒿素及其系列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该类化合物的其他生物活性也受到广泛关注,深入的实验研究产生了大量专利文献。本文对青蒿素、青蒿酸和青蒿乙素的专利申报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展示其研发态势,为规划研究路线、制订专利申请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制订检索策略,从多个专利数据库检索和下载题录信息,利用统计学软件对题录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结果:获得了青蒿素类化合物专利申请的生命周期、应用功效偏好、优秀申请机构和高价值专利等方面的格局情报。结论:该领域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整体处于技术成熟期。其中,青蒿素发展空间相对较大,最受关注的应用功效包括抗寄生虫、抗肿瘤和抗感染,而内部引用的核心主题是治疗皮肤病、抑制癌症。  相似文献   

18.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确定青蒿最佳种植区域。方法: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区划。结果和结论: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区域最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19.
黄花蒿轮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蒿Ariemisia annua L.是菊科蒿属植物,为传统中药材,是青蒿素来源的唯一植物,青蒿素对治疗疟疾具有独特的疗效,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青蒿类药物为抗疟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青蒿素哌喹片进行鉴别。方法:采用不同溶剂提取青蒿素哌喹片中的青蒿素和哌喹,分别测定各自红外谱图。结果:除了青蒿素红外光谱图在1 574 cm-1 处出现一组哌喹干扰峰外,青蒿素哌喹片经提取后的红外谱图均与《药品红外光谱集》中青蒿素和哌喹标准谱图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青蒿素哌喹片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