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启年  赖勇 《四川冶金》1992,14(4):23-26
本文介绍了在20t钢水包上用硅铝铁合金代替金属铝进行终脱氧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复合脱氧剂硅铝铁终脱氧时,钢中酸溶铝稳定在0.15~0.041%,铝收得率提高10%左右。分析了转炉吹炼终点条件对铝收得率的影响,阐明了终点控制是稳定钢中酸溶铝和提高铝收得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铝线加铝机是炼钢过程往钢包中加铝的专用设备。使用铝线加铝机进行包内钢水脱氧代替人工投掷铝块,不仅能提高和稳定铝在钢中的收得率,而且能提高含铝钢中酸溶铝的命中  相似文献   

3.
姬永才  张铁城 《四川冶金》1996,18(1):44-47,62
本文阐述在18t钢包中吹Ar喂线处理钢水的试验情况,并着重对喂线工艺和喂线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中酸溶铝含量稳定,铝的收得率提高;改善了脱氧,强化了脱硫;钢材力性提高,高低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铝线加铝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炼钢》1992,8(4):8-12
应用铝线机加铝,可提高铝的收得率和钢中酸溶铝含量的命中率;可使钢中残余硅含量稳定在0.03%以下;并能有效的抑制钢液增氮。  相似文献   

5.
宣钢在生产含铝20g钢时实施了氩站喂铝线替代传统出钢加入铝合金工艺。过程跟踪与试验结果表明:铝线可以有效地加入钢水中,并获得高而稳定的铝收得率,钢水质量得到改善,可大幅降低脱氧合金化成本,经济效益明显。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在含铝钢的批量生产中可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Ti/N对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N值可明显影响钢中酸溶硼的收得率和力学性能.Ti/N在3.3以下时,酸溶硼的收得率小于50%;Ti/N大于3.6时酸溶硼收得率在75%以上;Ti/N超过4时,酸溶硼的收得率趋于90%,并不再有明显提高.随Ti/N的增加钢板的性能合...  相似文献   

7.
转炉出钢采用电石脱氧,LF精炼炉电石脱氧造渣配合喂铝线补钢水中铝的生产工艺,充分利用电石和铝线的脱氧特点,把冶炼过程扩散脱氧与沉淀脱氧合理结合,提高铝的收得率,有效改善精炼到站炉渣状况,LF炉造渣脱硫效果明显,明显提高生产含铝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周兰聚 《山东冶金》1997,19(5):36-39
济钢钢研所在济钢第一炼钢厂4#铸机上进行了5炉结晶器喂铝丝工艺试验,通过合理控制喂丝工艺参数,连铸浇注顺利,钢中酸溶铝达到0.015%以上,改善了铸坯质量和钢材性能。  相似文献   

9.
结晶器喂丝工艺研究和在新钢种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级调速的喂丝机,进行了向连铸结晶器内喂铝丝工艺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结晶器喂丝技术可有效地提高钢中的酸溶铝,进而改善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低温中冲击性能。适当加快喂丝速度,铝的回收率可达60%以上。采用这项工艺成功地生产出D级船板钢,晶粒明显细化,夹杂物球化增加,机械性能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0.
110 t EBT EAF-LF-RH-CC工艺生产无缝管钢12MnV的脱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F加石灰,控制LF末期铝含量,RH过程喷80CaO-20CaF2粉,RH终点喂铝线,RH结束后喂硅钙线等操作生产≤0.003%S的12MnV钢。根据脱硫数据表明,在110 t EAF-LF-RH-CC流程中LF平均脱硫率达88%,RH平均脱硫率不足30%;铝脱氧钢的冶炼过程中,在不喂铝丝的情况下,随S含量降低,钢中Al含量降低;在RH前钢中应有足够的Al脱除钢中的氧,以利于RH脱硫。  相似文献   

11.
90 t钢包喂丝的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以LD-LF(WF)-CC生产流程生产20、34Mn6、BTN/1等钢时,在90 t钢包中以2.4~3.0m/min的喂丝速度喂硅钙线(Φ13 mm)和铝线的工艺实践。工艺实践表明,当喂入钙量达200×10-6时,钢中残余钙含量至最大值35×10-6,钙处理时钢水平均脱氧率为25%,钢中夹杂物数量明显减少并使钢中夹杂物变性;当钢包喂铝线时,随喂丝速度由1.5 m/s提高至3.0 m/s时,铝的回收率由25%提高至70%。一般铝的收得率为60%~70%,CaSi的收得率为15%~20%。  相似文献   

12.
美国琼斯-劳林公司的克里夫兰钢广,为改善钢水的脱氧和提高金属铝在钢中的收得率,采用了铝丝喷射法对钢水进行脱氧。向钢水罐内喷射铝丝的具体工艺为:在向罐内喷射铝丝之前,先用定氧探头测定出罐内钢水的实际含氧量,而后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达到目标含氧量所需的铝丝喷射量。然后按照所需的铝丝量,以约100m/min的速度向罐内钢水中喷  相似文献   

13.
扩大规定铝含量镇静钢的生产规模要求完善钢中加铝工艺。目前使用的钢包加铝工艺(在转炉和平炉出钢过程中,添加单重14~16kg的铝块),钢水中铝的收得率平均为20%,而且各炉之间波动范围很大(实际上是从0到30%)。往钢水中加铝收得率低且不稳定是因为铝同熔渣和大气中的氧发生作用的缘故。减  相似文献   

14.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炼钢厂S08A1连铸坯采用喂铝线法、投入铝铁、铝铁加铝线3种方法进行终脱氧的对比结果表明,钢包喂铝线法比后2种方法更能有效地节约脱氧合金的使用量,降低钢中的氧和夹杂物含量,提高铝收得率。  相似文献   

15.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炼钢厂S08Al连铸坯采用喂铝线法、投入铝铁、铝铁加铝线3种方法进行终脱氧的对比结果表明,钢包喂铝线法比后2种方法更能有效地节约脱氧合金的使用量,降低钢中的氧和夹杂物含量,提高铝收得率.  相似文献   

16.
合成渣处理对弹簧钢脱氧及夹杂物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酸性和碱性合成渣处理弹簧钢时钢中酸溶铝、钙和氧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工业生产试验比较了两种不同精炼工艺条件下(I:高碱度渣精炼+喂铝丝;Ⅱ:酸性渣精炼+VD)钢中酸溶铝和氧含量随工艺过程的变化。分析结果肛艺I生产的弹簧钢的夹杂物尺寸分布明显优于工艺I。  相似文献   

17.
镇静钢脱氧用铝吨钢达600克以上,脱氧效率较低。采用硅铝铁取代铝锭脱氧后,由于铝的收得率提高50%,节铝1/2。转炉钢液采用铝线喂入法后,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圣索尔沃钢厂,为提高合金元素硼在钢中的收得率,而研究成功了一种用喂丝法向钢中添加硼合金的工艺。其工艺为;在炼钢炉出钢时向钢水罐内加铝和硅铁,以使钢水进行强脱氧。尔后用喂丝机向钢水罐内喂送丝状硼铁。喂送硼铁后再向钢水罐内加碱性合成渣对钢水进行精炼处理,同时由罐底向罐内吹氩进行钢水搅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大梁和一般结构件的新型含钛钢种T52(L)的生产工艺与组织性能;钛在钢中可以改变夹杂物形态并有沉淀强化的作用。该钢种是在普通低碳钢中加入单一合金元素钛研制而成,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使其热轧带钢具有高屈服强度和优良的冷弯性能。在罐内脱氧时,采用先加铝后加钛,并控制酸溶铝在0.02%~0.07%范围内,提高钛的收得率以稳定钢中“有效钛”含量。在热连轧中,制定合理的热加工工艺制度,控制碳化钛相转变形态和程度,以获得需要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炼钢生产中,在炉后向盛钢桶定量地加入铝块进行脱氧和调整含铝量的操作方法已实施多年。由于铝的比重小,高温下极易氧化,其加入方法受加入方式、生产工艺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铝在钢中的收得率不够稳定,且铝的消耗量较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将铝加入钢水中,是炼钢工作者十分关注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