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社会经济的腾飞,城市建筑遗产却在城市更新的脚步中不断遗失,并面临断层的危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任重而道远,该如何正确认识建筑遗产的价值,并平衡好城市跨越式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种种矛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运动的产物,现代建筑遗产是国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无声见证,许多现代建筑遗产由于一些原因仍然缺乏保护。如今,现代建筑遗产问题因未受到重视而面临极大隐患。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方法,而其保护方法又应该建立在准则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研究,阐明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体系,回顾遗产管理制度和法律,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案例进行评估,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胡彬 《山西建筑》2006,32(4):26-27
初步分析了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提出结合城市开发建设保存与保护建筑文物的设想,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建筑遗产类型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初步探索了当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遗产保护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遗产建筑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结合建筑遗产保护原则提出保护应以原真性为根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遗产再生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步骤,限制了设计师的设计范畴,指出改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黎明 《山西建筑》2010,36(26):33-34
基于消费主义文化主导的视野下,人们对于历史及历史建筑保护的误解,对遗产、建筑遗产和遗产保护等概念作出科学分析,通过与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横向比较,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保护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  相似文献   

6.
历史建筑属于城市风貌不可或缺的构成成分,属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充分表现,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本文通过介绍吉林省德惠市概况、历史背景及中东铁路建筑遗产,分析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价值,对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以大白楼为例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吉林省德惠市概况、历史背景、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以及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价值的吉林省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从文物建筑到历史保护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雷  邹欢 《世界建筑》2001,(6):26-29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法国在建筑,城市与风景历史遗产以及城市历史保护区方面的保护政策与管理措施,在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法国经过百余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从文物建筑到城市与风景历史遗产保护区的一整套的保护理论与方法,国家政策与立法也不断完善,现在,在法国的城市发展中,历史遗产的保护已经是最基本的发展原则之一,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也已成为社会文化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该文详细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的概念及遗产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其次,分析了国外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再次,分析了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探索和发展3个阶段,描述了各阶段的实践、理论研究的特点,并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揭示了公众参与从被动逐渐过渡到有限参与再到积极参与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建筑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并提出促进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建议,为推动当代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结论为理解公众参与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对促进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3,(7):18-22
洛阳不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城市中众多的工业建筑遗产成为洛阳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通过系统阐述和剖析洛阳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保护现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在洛阳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定背景下,对其进行保护和更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松 《城市规划》2006,30(2):49-54
通过对上海城市遗产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分析,探讨了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等城市遗产保护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制定有利于城市遗产保护的社会政策,通过规划控制强化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保护手段,以及推动市民参与的保护运动等方面,探索在都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积极保护城市遗产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锡林浩特市贝子庙是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广泛被人们了解。随着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已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将关注点投向建筑遗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与影响力,因此贝子庙建筑遗产的社会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贝子庙建筑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模型,从六个方面予以分析与梳理,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内涵,旨在为今后贝子庙建筑遗产的保护作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学科的范畴也日益扩大。在纷繁变化的建筑形式下,建筑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入手,在剖析未来建筑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在未来建筑学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近十年来我国有关城市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所分析的66篇文献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了研究:遗产保护原则和方法角度,城市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实践角度以及城市社会、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这些研究和探索虽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基于可持续角度的城市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还未提及。因此在文章的最后,就未来的研究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建筑遗产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价值的多重性开篇,探讨了我国建筑遗产立法现状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以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及立法的发展历程为借鉴,结合我国目前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及实践发展现状,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立法提出了分类保护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于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并行式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在混合遗产视野下经过对自然遗产的评价和考量,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规划做出修正和补充,并对自然与文化价值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进行评估,提出兼容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并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剑  唐亚红 《山西建筑》2009,35(18):28-29
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冲突,介绍了西方城市遗产保护的举措,指出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也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