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杠杆式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润滑油试验后的试验件钢球磨痕表面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润滑油的抗磨损机制.结果表明:1.黏度大且硫/磷比适中的油品四球抗磨损性能较好.2.汽油机油中钼盐减摩剂在四球磨斑试验中可以降低磨斑直径、改善磨斑形貌.  相似文献   

2.
合成硫化脂肪酸酯(硫化酯),并用红外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进行了结构表征,用四球试验、铜片腐蚀试验分别考察它对润滑油的润滑性及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基础油中添加该剂可以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而腐蚀性能不变,加入2%的硫化酯产品可使中性基础油的抗磨性能提高46%。  相似文献   

3.
摘要:描述了无硫、磷的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添加剂的合成路线,通过热重试验、四球试验、抗氧化安定性试验以及铜片腐蚀试验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其对润滑油的抗磨及抗氧抗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添加剂的试油可以显著降低四球长磨后的磨斑直径,有效提升油品高温氧化的热失重温度,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作为润滑油多效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1种润滑油添加剂 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及在基础油中的溶解稳定性和铜片腐蚀性;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系统地考察了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在基础油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仪和PHI550EACA /SAM多功能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探讨了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油溶性和抗腐蚀性能,作为极压抗磨添加剂可使基础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提高60%,烧结载荷(PD)提高75%,磨斑直径(WSD)降低26%,摩擦系数(μ)降低30%。摩擦过程中,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FeS反应膜和WS2沉积膜,减少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础油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5.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羟基)—丙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乙酰基)—丙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两种化合物。运用IR、MS、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试验、HQ—l环块试验分别考察了其对润滑油的极压承载能力及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SN中性油中添加所合成的化合物后可以显著降低四球长磨后磨斑直径、有效地降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拥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制备了一种复合型修饰剂修饰的油溶性纳米铜添加剂,粒径为1~7 nm。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该添加剂在HVIW H150基础油及SJ 5W/30汽油机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含0.1%纳米铜添加剂的HVIW H150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可使基础油PB值提高30%以上,磨斑直径降低50%左右;在5W/30 SJ汽油机油中表现出明显的减摩性能,使油品的摩擦系数降低28%以上。这是由于纳米铜超强的延展性使其在润滑油中表现出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化合物,作为润滑油基础油或润滑油添加剂,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PAG(聚醚),特别是油溶性PAG(OSP),是较为新型的润滑油基础油。由于存在摩擦表面上的竞争性吸附,使得传统的极压抗磨剂很难在高极性PAG基础油中发挥理想的作用。四球试验表明,离子液型磷酸酯胺盐添加剂,在各类PAG基础油、PAG/传统油混合基础油、PAG基润滑脂中,均表现优秀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MTM(Mini Traction Machine)试验表明,磷酸酯胺盐添加剂,在摩擦表面具有极强的成膜能力,可以有效降低PAG在混合润滑至边界润滑区的摩擦系数。磷酸酯胺盐添加剂与PAG基础油结合,可以同时获得优秀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MM—200磨损试验机对一成品润滑脂(国内轮轨润滑用)、一矿油型基础油及LWR150轮轨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成品脂与基础油相比,LWR150轮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抗摩减磨性和润滑长效性。对磨损痕迹表面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LWR150润滑油的试件磨痕上形成了一层包含氧化亚铁、硫化铁、磷化铁等多种化合物的极压润滑膜,正是这层膜使LWR150润滑油表现出良好的减磨特性。  相似文献   

9.
含磷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硼酸与月桂醇和五氧化二磷反应合成了含磷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月桂醇与硼酸和五氧化二磷摩尔比为 8∶ 1∶ 1 ,脱水反应 6h。用四球机测试了含该添加剂 0 .5 %~ 5 %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四球机试验结果表明含磷硼酸酯添加到基础油中能显著提高其抗磨性能 ,且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0.
合成润滑油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该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并与同类金属添加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添加剂的抗磨性能一般,但具有突出的的承载能力,并在最大无卡咬负荷、烧结负荷和综合磨损值上都优于同类金属添加剂.磨斑表面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该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轻摩擦副表面的擦伤作用.另外,铜片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
超高碱值烷基水杨酸镁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碱值达400mgKOH/g的烷基水杨酸镁盐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过程及其各项性能。实验中重点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超高碱值烷基水杨酸镁盐制备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该产品的胶体稳定性及添加剂中碱性组分碳酸盐的晶型结构;通过冷冻蚀刻电镜法观察了含碳酸盐的胶体粒子结构及粒度分布情况;应用凸轮挺柱、四球试验机等考察了超高碱值烷基水杨酸镁盐产品的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中胶体粒子的结构是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胶体粒子的粒径越小,粒子分布越均匀,其胶体稳定性、抗磨损性能越好,产品的高温清净性等也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通用齿轮油复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通用齿轮油复合剂加剂量偏高的问题,在实验室研究了含硫添加剂、含磷添加剂的使用性能以及它们与辅助添加剂的复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硫化异丁烯、硫磷酸复酯胺盐、硫代磷酸酯胺盐等调配的低剂量通用齿轮油复合剂,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防锈防腐性和抗乳化性。该复合剂分别以1.2%、1.4%、1.6%、1.8%、2.0%调制的N680、N460、N320、N220、N100粘度级别的重负荷工业齿轮油,均达到了USS224规格要求;以4.8%剂量调制的85W/90重负荷车辆齿轮油达到了APIGL-5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N-月桂酰基丙氨酸在矿物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月桂酰氯与丙氨酸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润滑添加剂——N-月桂酰基丙氨酸,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考察了该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HV1350矿物基础油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在HV1350矿物基础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钢球表面磨斑形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钢球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月桂酰基丙氨酸作为矿物油添加剂表现出极好的提高矿物油生物降解性的作用及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润滑油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磷酸三甲酚酯(T306)和硫代磷酸铵盐(T307)2种添加剂在多元醇酯(3987)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摩擦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而对摩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酯类油的摩擦学性能,然而,当添加剂添加浓度越大或试验载荷越高时,T306在3987中表现出较差的减摩抗磨性能,而T307在所考察的浓度或载荷范围内均可有效提高3987的减摩抗磨以及承载性能,其综合性能优于T306,这主要是由于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复杂的含有S、P、N等元素的边界润滑膜,从而能够更好地起到降低摩擦磨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油酸为原料合成了二聚酸,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其结构,并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 和球柱润滑性评定仪(BOCLE)分别考察了二聚酸在喷气燃料中的摩擦学性能以及与环烷酸型抗磨剂(T1602)的复配效果,采用SEM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试验球片。结果表明,所合成二聚酸具有一定的抗磨效果,二聚酸添加质量分数为80 μg/g时,磨斑直径能够达到500 μm以内;二聚酸添加质量分数在15~20 μg/g范围内即可满足喷气燃料对润滑性的要求;二聚酸与T1602复配后,在二聚酸添加质量分数40 μg/g以内时对喷气燃料的润滑性提高不明显,可能由于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间存在竞争吸附的原因。二聚酸在摩擦副金属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形成了具有较好润滑作用的含氧化学保护膜,起到了抗磨效果,同时还伴随着腐蚀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Si、Al)型混合物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钢球磨损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Si、Al)型混合物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基础脂的抗磨能力,但对减摩性能没有明显改善,当载荷为392 N和588 N、(Si、Al)型混合物添加量(w)为0.5%时,与基础脂相比,(Si、Al)型混合物润滑脂使钢球磨斑直径分别降低22.37%和48.97%,抗磨效果达到最佳;经过表面修饰, (Si、Al)型混合物粉体的油溶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表面修饰并未使粉体的摩擦学性能明显改变;在长磨过程中,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由SiO2,Fe2O3,Al2O3组成的具有良好摩擦学性能的润滑膜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四球机试验评价了抗磨液压油使用的不同种类的抗磨极压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含有硫磷或硫磷氮等活性元素,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极压、抗磨损膜,达到抗磨及极压两种效果。采用高压泵联合台架评定了含锌与无灰抗磨液压油两种类型配方。两种配方均顺利通过台架评定,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含锌配方更适宜叶片泵,无灰配方更适合柱塞泵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71个基础油和121个汽轮机油的粘度与空气释放值的关系,并考察了水分、防锈剂、抗磨剂、破乳剂及抗泡剂等表面活性添加剂对Ⅰ类基础油和Ⅱ类基础油的空气释放值的影响,设计了强化氧化试验,考察了汽轮机油的氧化对空气释放性能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空气释放值与粘度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抗泡剂对空气释放性有显著的影响,水分、防锈剂、抗磨剂和破乳剂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氧化程度加深,汽轮机油的空气释放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9.
噻二唑衍生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一种噻二唑的衍生物,采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其在12-羟基硬脂酸锂基脂中作为极压抗磨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了噻二唑衍生物的12-羟基硬脂酸锂基脂的减摩性能和抗烧结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抗磨性能也有所改善。采用PHI Quantera SXM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Quanta 200F扫描电镜(SEM)和EDAX 能谱仪(EDS)分析了摩擦表面的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摩擦化学反应产物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具有抗磨减摩性能的膜,与金属表面的吸附膜共同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基础脂的摩擦磨损,提高了抗烧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