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病人病变冠状动脉支数分组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相关(r=0.73),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7)。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IMT相关(r=0.69),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8)。结论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二维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10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了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方法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和超声分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左侧多见,且多为扁平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也越高,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者之间比较,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5、P<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68(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66(P<0.001).结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的正相相关性,这类患者通过了解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病人病变冠状动脉支数分组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相关(r=0.73),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7).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IMT相关(r=0.69),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8).结论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为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9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和多支组内膜一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P均<0.05),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及程度密切相关,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脉和周围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波配合脉冲多普勒对比检测261例心肌梗死(MI)、脑血管病(CD)和周围动脉病变(PAD)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其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CD、PAD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P<0.05),斑块指数以CD组最明显(P<0.05),颈总动脉内径增大(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增高(P<0.05),CD组的阻力指数差异尤为显著。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预测冠脉和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血浆脂质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大多数的冠心病患者均有高脂血症,但并非所有高脂血症患者都有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本文旨在研究血浆脂质的不同成份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125例因心绞痛、不明原因胸病或心肌梗塞而入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浆脂质水平测定,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用Crouse法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研究各血脂指标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颈动脉斑块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及高脂血症病史,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则与上述各参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3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冠心病组IMT,斑决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斑块积分及IMT增加,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以IMT>0.85mm和(或)出现粥样斑块预测冠心病,特异性75.3%,敏感性84.6%,阳性预测率88.4%。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痛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无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IMT和斑块发生率均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对可疑冠心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