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主体工程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施工速度快及对环境影响小等突出的特点.本文论述了主体地下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即墙体的结合、水平构件的结合和竖向构件的结合;并以上海两个深基坑工程为例,详细地介绍了主体地下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施工方法,对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主体工程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尚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高效施工问题是施工进度和安全的一大挑战。在各种的解决方案中,地下主体结构与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相结合逐渐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就该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主体与基坑支护在设计时的结构结合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案,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岳建勇  周春  任臻  王湧  胡振青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552-1555
目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面积大,深度深的工程越来越多,基坑临时支护结构与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结构相结合已经成为上海软土出地区深基坑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结构与基坑支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包括利用地下主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钢骨作为临时竖向支撑立柱和底板范围内如何合理设置临时水平支撑等,并给出支撑轴力实测结果与计算分析结果,对主要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陆余年  沈磊  岳建勇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365-1369
结合上海软土地区长峰商城逆作法施工超大深基坑的实际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分析比较,探讨与地下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超大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及内力特征。  相似文献   

5.
赵辉 《土工基础》2019,(4):424-427
管桩复合地基由于承载力大、沉降小、桩身质量可靠、且施工速度快,在工程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沉降变形的可控性使其在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施工机械、场地狭小等因素的限制,管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区采用内支撑支护的深基坑内施工的不多。主要结合深圳前海地区某地下道路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现场施工进行了建模,分析了管桩复合地基在深基坑内施工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管桩施工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地铁、地下商场、隧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传统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在协同设计方面存在效率低下、数据传递可靠性低、信息表达不准确等缺点,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设计与应用成为关注的重点问题。根据软件的功能特点选择Tekla和Revit软件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模型构建,针对性解决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支护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工程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兴业银行大厦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和管线密集,环境保护要求严格;采用了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全面相结合的支护方式.施工方案采用了分区挖土、降水、水平结构体系施工、竖向支承系统施工及上下部结构同时施工等全逆作法施工工艺.采取了特殊的施工措施,结合信息化施工,确保了基坑工程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保证了周边环境的安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从以往的地面建设逐渐转变成地上及地下一体式建筑.在建设下部结构的同时,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是重要环节,以确保工程整体稳定性,保障地下结构、基坑周围环境安全.目前,由于建筑施工环境等因素,应用支护技术类型较多,但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仍有不足.围绕在南昌巷口祥和嘉园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体地下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复杂深基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一具体工程对主体地下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复杂深基坑进行了分析。基于土体硬化模型的平面有限元方法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墙后的地表沉降;同时主体地下结构的巨大支撑刚度有效地控制了基坑的位移,因而基坑开挖对地铁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考虑梁板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变标高的首层水平支撑体系的受力和变形,基于切向弹簧边界分析了地下一层水平支撑体系的受力和变形,分析结果成功地指导了基坑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龚文杰 《城市住宅》2021,28(7):208-209,211
在深基坑施工中,内支撑支护体系是重要的辅助设施,其有利于创设安全的施工环境,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但在地下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主体结构易与该部分交叉施工.为顺利推进施工进程,需协同开展换撑和拆除工作,作业难度较大.结合工程案例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卢士华 《土工基础》2013,(6):4-6,17
圆环内支撑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支撑布置型式,具有无支撑区域面积大、有利于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易于避让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施工等诸多优点。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圆环内撑式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优点,对因地下连续墙深度增加引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及相应的施工步骤,指出该地下连续墙可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空间利用不断扩大,从可见空间延伸到地下空间。支护结构技术要求在地下空间基础施工中更为重要,尤其是涉及深基坑。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的施工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性的研究意义。以某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要点,强调严格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吕蒙军 《浙江建筑》2012,29(12):41-45
结合杭州天城国际深基坑工程,介绍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设计与施工要点,对基坑变形、轴力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的一种支护结构,可兼作止水帷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若地下连续墙渗水控制不当,除了会引起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建筑物倾斜,还将造成基坑施工安全隐患,因此地下连续墙的渗漏检测尤为重要.文章依次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渗漏的各类检测方法,并结合原理阐述其特点,最后对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的群起导致基坑的复杂环境,使得建筑的深基坑支护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某项目实例,依照其具体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情况,对复杂环境下的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简单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地下连续墙加护支撑的基坑施工技术和监测要点,并借助相关深基坑设计软件对基坑结构设计进行校验、计算、分析,为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孙朕 《广东建材》2008,(9):28-30
结合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实施思路进行了阐述,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要求,通过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支护形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同时也表明,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作法是施工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利用逆作法施工开挖深度大的多层地下结构是十分有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基坑深度越来越大,逆作法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用于保障施工安全、提升结构稳定性和保证工程质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面临着施工成本高昂、施工周期长、土质条件复杂和地下水位管理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平支撑与深层支护技术、土体开挖与支护同步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应用技术和地下水位控制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实践,提出并讨论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土体开挖与支护同步施工技术以及地下连续墙应用技术对于现代土建工程安全性、稳定性、施工效率和经济性的关键作用等观点,得出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土体开挖与支护同步施工技术和地下连续墙应用技术对现代土建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的结论。旨在为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效率和经济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地下停车场、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人防等各种需要,基坑深度越来越大,而城市建筑工程周围通常存在大量已有建筑物、道路或地下管线等各种构筑物,施工现场比较狭窄,这就要求基坑施工既要保护基坑自身安全,又要保护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要想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就应当对其技术要点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场地狭窄工程中深基坑组合支护结构体系的要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