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3缸单作用恒流量往复泵的动力端采用特殊廓线的凸轮传动机构取代传统往复泵中曲柄连杆机构,理论上实现了吸入与排出总管内流量恒定、压力无波动,从而改善了泵的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可知,柱塞运动规律是等加速-等速-等减速组合运动规律,任一时刻各缸流量叠加后为恒定常数.它更适用于要求振动小、无压力波动、流量稳定的场合(如输送聚合物溶液时).  相似文献   

2.
凸轮机构3缸单作用恒流量往复泵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新型 3缸单作用恒流量往复泵的动力端采用特殊廓线的凸轮传动机构取代传统往复泵中曲柄连杆机构 ,理论上实现了吸入与排出总管内流量恒定、压力无波动 ,从而改善了泵的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可知 ,柱塞运动规律是等加速 -等速 -等减速组合运动规律 ,任一时刻各缸流量叠加后为恒定常数。它更适用于要求振动小、无压力波动、流量稳定的场合 (如输送聚合物溶液时 )  相似文献   

3.
基于AMEsim直线电机往复泵建模及流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旋转电机结构复杂、不易于调节和控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直线电机的特点,研究了直线电机动子直接驱动活塞杆做往复运动的往复泵,建立了往复泵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运动模型,并根据传统往复泵系统的运动规律,利用AMEsim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控制系统,直线电机往复泵柱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性能以及泵流量的输出较为稳定。该研究从理论上基本消除往复泵输出流量的脉动性,可满足现代机械工业对往复泵的要求,对直线电机往复泵的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泵阀滞后角的情况下,推导了三缸单作用往复泵排出空气包后管路流量表达式及其傅里叶级数,并据此分析了泵阀滞后角对空气包后管路流量不均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缸单作用恒流量往复泵中凸轮机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三缸单作用恒流量往复泵动力端采用特殊廓线的凸轮传动机构取代传统往复泵的曲柄连杆机构,使柱塞产生等加速-等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从而使输出流量与压力无波动,理论上流量不均度为零,大大改善了往复泵的运动与动力特性。凸轮机构是恒流量往复泵中关键部件,它的设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能否实现恒流量输出特性。主要阐述了恒流量往复泵中凸轮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的设计,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方程式,为这种特殊廓线凸轮的设计、制造给出了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凸轮机构的结构设计以及延长凸轮机构使用寿命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动力端采用了特殊廓线的凸轮传动机构取代传统往复泵的曲柄连杆机构,使得往复泵的性能发生了重要改变.从柱塞运动规律、动力特性、吸入与排出性能以及泵阀工作特性等方面,对凸轮机构恒流量往复泵与曲柄连杆机构往复泵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这两种往复泵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为在不同场合进一步使用好两种往复泵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水液压柱塞泵输出流量脉动大、振动噪声高的问题,研制出一种以直线电机作为动力端的直驱水压柱塞泵.为减小直线电机换向对泵体产生的振动冲击,消除多个电机运行时的相位误差,实现柱塞泵低振动、流量稳定输出,对直线电机单直线电机控制模式、多电机协同控制策略以及电机运动顺序进行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台直线电机在SPLINE运动模式下以三角波曲线在插补点同步,按照优选出的启动顺序运动是实现柱塞泵低振动,输出流量稳定的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了曲柄连杆长度比值影响后以,给出了三缸单作用钻井泵流量的傅立叶级数表达式,在计及排出管线和导管中液体惯性及导管中阻力损失的情况下,建立了钻井泵空气包动力学模型,求出了空气包以后出管线中流量的表达式,文章分析了影响流量脉动衰减系数的几个因素,给出了空气包最小体积的设计依据,并认为由于获得最小脉动的气包体积受泵工况及谐波次数的影响,难以作为设计依据,还比较了理论剩余体积和真实剩余体积,认为二者相  相似文献   

9.
0.1 um光刻机硅片台在扫描曝光过程中要求纳米级的轨迹精度,采用直线电机承担大行程粗动控制和洛沦磁电机承担高精度微动控制的复合运动能满足要求.为减小微动电机的运动范围和加速度,必须提高直线电机的位置控制精度.介绍了高精度永磁直线交流同步电机的IP位置控制算法,提出采用最优预测前馈补偿,提高实时跟踪性能,增强抗干扰能力,以满足直线电机的高速度高精度位置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动态目标模拟系统中,为降低环境噪声、电机推力波动及端部效应时伺服直线电机控制精度的影响,依次进行了一阶低通滤波算法、电机推力波动补偿算法、重复控制算法与常规PID算法复合的控制算法研究.最后分别用常规PID算法和改进后的算法,对直线电机进行了给定速度为50mm/s和157mm/s的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的PID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大大降低了伺服直线电机速度控制的平均误差与标准偏差,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伺服直线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