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妇产科开展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孕产妇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各75例,对照组施予系统的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加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服务。观察两组产褥期感染以及产妇对产褥期保健及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产妇对产褥期感染及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产后延伸护理服务能及时了解产妇实际情况,提高产妇认知,减少产妇产褥期感染,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对广大基层医院具有现实应用前景,更有利于农村地区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前100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100例分娩产妇为实验组,采取改良哺乳工具、低频电疗法、膳食指导等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进行干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法调查两组患者产后干预后泌乳量、产后乳头皲裂、疼痛发生率,以及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产妇乳头疼痛及乳头皲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产后采取分阶段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进行干预,可有效增加产妇产后泌乳量,减少产后乳头皲裂、疼痛发生率,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技能的掌握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鱼应珍 《医学信息》2010,23(5):1425-1426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监测、预防、抢救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5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 产后大出血产妇5例,治愈5例,治愈率100%.结论 对产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监测,对大出血产妇进行及时的抢救及恢复期进行护理,并应做好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方法选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6例,将这86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研究组有6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对照组有5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通过对研究组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没有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为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产后出血的应对举措。结果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等。加强孕前指导工作、提供心理和产程护理和完善产后服务等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结论加强孕前指导工作,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产后出血抢救时的护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结果 20例产后出血产妇经临床观察抢救及护理预后良好.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产妇分娩后产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不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增加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1].我科在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产后排尿困难的39例产妇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产妇院内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以进一步降低产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1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产妇年龄、孕况等资料及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剖宫产后产妇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剖宫产产妇产后发生院内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10.94%;经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合并疾病存在、手术时间过长、导尿管的使用以及未能使用预防抗菌药物的剖宫产产妇产后院内感染率均显著升高(P0.05);住院时间较长、合并疾病存在、手术时间过长、导尿管的使用以及未能使用预防抗菌药物均为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产后院内感染主要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而住院时间较长、合并疾病存在、手术时间过长、导尿管的使用以及未能使用预防抗菌药物均为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产妇产后感染率,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和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的临床护理观察,笔者认为加强产后的密切观察与护理,特别是产后2h之内出血量的观察,对防止产后出血及降低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姚叶珊  彭丽  邓慧升 《医学信息》2006,19(2):304-305
目的 观察产后病房一对一服务对产妇自我护理和婴儿护理技能学-9和影响,探讨提高产妇自我护理和婴儿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对423例观察组产妇和430例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技能及并发症的观察比较。结果 采用产后病房一对一服务的产妇及家人的护理技能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卡方检验x^2=17.56,P〈0.005)产妇和婴儿并发症均减少。结论 产后病房一对一服务有利于提高产妇自我护理技能和婴儿护理技能,促进母婴健康,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产后是产妇发生抑郁及精神疾病的高危时期,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常见的心理异常行为,以产后情绪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同时伴有产妇思维和行动变化,严重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针对产后抑郁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及定时按摩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和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产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和器械助产的产妇发生率更高。一旦发生,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留置尿管不但给产妇增加痛苦和不便,而且增加感染机会。护理工作重在预防。我科对观察对象积极采取康复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因各种原因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第1d行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试验组产后在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基础上,使用电动吸奶器进行乳房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泌乳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不同时期泌乳人数及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乳房干预可促进乳腺管通畅,减少乳房肿胀增加泌乳量,减轻产后护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哺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生产后2h的开奶率、奶量充足率、纯母乳喂养率等都比对照组产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避免糖尿病发病风险,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60例顺产或剖腹产初产妇为一般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妇的住院期间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标准化的护理,并比较两组出血量、产后出血、尿储留的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2.5h和1d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尿储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有效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及尿潴留的状况,促使产妇获得良好的护理服务,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针对产后大出血症状展开急救护理的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产妇中65例出现产后大出血症状的患者,为I组,为其进行急救护理,另选71例行相同救治但不接受护理,为I 组,回顾分析护理效果。结果65例产妇在接受急救护理之后,全部恢复到健康状态,0例死亡,未接受护理的71例患者死亡2例。结论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对产后大出血症状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以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的问题,帮助产妇顺利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产褥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产褥期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90例。比较两组产妇经护理干预之后的泌乳量、产后4周子宫底高度及恶露和食欲。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总足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周,对照组产妇恶露量显著多于观察组,子宫底高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周食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产褥期康复中应用效果好,更能加快产妇的身心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田洪  张咏梅 《医学信息》2009,22(3):344-346
目的 循求分娩产妇阴部剃毛必要性的依据.方法 选择200例在我院产科阴道分娩正常产妇进行研究.按随机法将入院单、双日的产妇分别分为观察组(未剃毛)100例,对照组(剃毛)100例两组,对两组会阴伤口愈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产后三天体温检测、住院天数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护理人力资源,材料消耗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阴道分娩不予剃除阴部毛发可避免因剃毛引起的皮肤的损伤,减少感染机会,节约操作时间,降低成本,减轻产妇经济负担,提高产妇舒适度,使分娩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监测、预防、抢救和护理产后大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住院的120例产后出血量5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产后大出血的体会。结果治愈113例,介入治疗4例,子宫全切3例。结论要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检测和预防工作,及时抢救大出血的产妇并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地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