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2.
漂洗水温对淡水鱼鱼糜蛋白质热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3.
正1、淡水鱼的简单介绍广义上来讲,淡水鱼是指能生活在含盐量在3‰的淡水中的鱼类,狭义上来讲,淡水鱼是指鱼苗阶段、成鱼阶段均生活在淡水中,甚至一生都在淡水中度过的鱼类。鱼是人们生活中常用食物之一,营养丰富,价格实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需求就有市场,诸多农户开始养殖淡水鱼。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因水温、水质、病原体等的影响,淡水鱼的生长也受到影响,尤其是水温变化,对淡水鱼的生长繁殖影响最大。笔者根据自身经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大宗淡水鱼类因抵御低温和饥饿,造成自身免疫能力低下,若入冬前进行分塘、拉网和运输等生产操作,还极易出现冻伤及其他损伤。随着春季的到来,水温呈现波动式回升态势,易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等毒性增强,寄生虫及有害菌繁殖加快,在免疫力低下和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双重作用下,养殖鱼类易感染水霉病、烂鳃病、败血症以及车轮虫、斜管虫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倒春寒”将对养殖鱼类带来严重影响。为有效防治春季大宗淡水鱼病害发生,特提出以下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现病害,但在越冬期间,因水温较低,放养密度大,水质易污染,容易引起病害,严重的在短期内会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  相似文献   

7.
长丝鲈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32℃,最适生长水温24℃~30℃,水温在20℃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8.
一、夏季鱼病成因 夏季,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夏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鱼体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鱼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在水温上升后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相似文献   

9.
澳洲宝石鲈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其头小,头后背部稍隆起,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最佳生长水温21℃~25℃,DH值适应范围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实践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宝石鲈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所以它既保持了海水鱼独特的鲜美,又有淡水鱼的细嫩,深受消费者喜欢,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的五六倍。  相似文献   

10.
6—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往往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天气炎热,水温偏高,病害不断,导致近期部分地区鱼价出现下滑.1.淡水鱼 珠江三角:草鱼价格稳定,罗非鱼价格略有回升,但很难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天气炎热,水温偏高,病害不断,导致近期部分地区鱼价出现下滑.1.淡水鱼 珠江三角:草鱼价格稳定,罗非鱼价格略有回升,但很难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13.
孙永泰 《新农村》2009,(2):23-23
冬季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易使鱼窒息死亡,应及时采取补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井水种稻与地上水源种稻的区别是水温低,抽出水的水温仅5~6℃,比江河水温低10℃以上,铁离子含量高,水锈较大,地势低洼冷凉,排水困难,易贪青晚熟。据农业大学调查,小井水比水库水灌溉的水稻,分蘖期晚5天,抽穗期晚4天,成熟期晚4天。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淡水渔业已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回如何有效提高淡水鱼类饵料的营养水平已成为渔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饵料中脂肪的的添加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更多关注。1脂质的营养作用脂质作为主要的营养元素可为淡水鱼类提供高浓度易利用的代谢能和必需脂肪酸(EFA)以及维持机体细胞结构和细胞膜的完整性等。其具体营养作用表现在:1.1蛋白质节约效果(Proteinsparingeffect)在生理条件下,脂类含能是蛋白质和碳水化物的2.25倍左右,而淡水鱼类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每年夏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普降暴雨,在气温、水温下降,雨水增多的情况下,许多养殖塘口病害频发,鱼、虾、蟹死亡率较高,部分养殖户损失较大。现介绍几种常见病害的治疗方法:一、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  相似文献   

17.
淡水鱼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水产养殖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在淡水鱼养殖当中,造成鱼类死亡和减少的最主要的疾病是细菌引起的败血症,本文即概括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总结出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以减少淡水鱼类养殖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1.夏季的高温易使水箱缺水,引起发动机过热,处理不当就会炸裂缸盖、缸套。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及时检查水箱的状况.缺水后立即停机,待水温降至60—70℃时.再向水箱内加入清洁的冷水。高温季节拖拉机的负荷应控制在额定载荷的90%以内,以防止发动机过热。  相似文献   

19.
王载 《农家顾问》2010,(10):51-52
淡水白鲳以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等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引起死亡。所以,淡水白鲳鱼苗越冬应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学特性斑点叉尾鱼回属于底栖、杂食性淡水鱼类。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取,也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摄食方式在体长10厘米以前吞食、滤食方式并用,体长10厘米以上以吞食为主,兼滤食。适宜生长水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