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四川省黄连生产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四川是全国黄连主产地。川黄连有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和雅连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两个栽培品种。1988,1991,  相似文献   

2.
张朋 《河北中医》2008,30(7):774-77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oidesG.Y.Cheng的干燥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  相似文献   

3.
正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F ranch.、三角叶黄莲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含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含有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甲基黄连碱、木蓝碱等[1]。不同的黄连的有效成分也不同,迄今己得数十种生物碱类成  相似文献   

4.
黄连与短萼黄连的组织学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连的药典品种: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hoidea C.Y.Cheng et Hsiao和云连C.teeta Wall.,以及地方品种短萼黄连C.chinensis Fr.Var.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进行了组织学鉴别、显微摄影和特征比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letoidea C.Y.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optis te eta Wall.的根茎[1],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黄疸、泻痢、高热神昏、血热吐衄、心火亢盛、心悸不宁、心烦不寐、牙痛、目赤、痈肿、消渴、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相似文献   

6.
黄连为我国常用中药材,来源主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C.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入药分别称为“味连”、“雅连”和“云连”。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黄连栽培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丹  吴田泽  孟祥霄  崔宁  汪波  刘霞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1):1396-1403
黄连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临床应用广泛。但在黄连种植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用药者的生命安全,亟需进行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本文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简称GMPGIS)指导选地、结合土壤综合改良措施整地、良种繁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概述黄连无公害栽培技术,为生产高质量黄连中药材提供指导,促进黄连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连炮制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h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e wall.的干燥根茎,又称味连、雅连、云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热盛火炽、呕吐、口舌生疮等。近年来对黄连及其炮制品研究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肾衰宁丸是由太子参、黄连、丹参、半夏(制)、陈皮、茯苓、大黄等十味中药组成。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 Wall.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茎。主要成份为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等症。与本品的功能主治有密切关系,是本制剂的主药之一。因此,以黄连中盐酸小檗碱作为含量测定指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黄连属植物较多,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不同种黄连的生长发育变化不一样。为了探索它们之间对温度的关系,以利于栽培生产,本人作了3种黄连对耐温程度的试验。一、试验材料1.黄连(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移至重庆缙云山及南桐。2.三角叶黄连(雅连)C.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移至峨嵋山初殿附近。  相似文献   

11.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中医临床一种常用的清热类药,其性味苦寒,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要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药典记载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药材依次习称"味连"、"雅连"、"云连"[1].味连主产四川石柱县,雅连主产四川洪雅、峨嵋等地,云连主产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地区[2].  相似文献   

12.
<正> 黄连与胡黄连1.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药材依次习称“味连”、“雅黄”、“云连”。黄连为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根茎黄色,常有分枝。叶基生,具长柄,卵状三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菱形,具柄,羽状  相似文献   

13.
黄连为我国常用中药材,来源主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r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C.Y. 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入药分别称为“味连”、“雅连”和“云连”。 我国历史上,川、黔、滇、湘、皖、浙、鄂、陕、赣诸者皆产黄连。其中尤以四川(含今重庆市各县)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光,成为古代至现代史上最著名的黄连产区。峨眉、洪雅野生品种驰名天下,石柱  相似文献   

14.
峨眉野连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 Cheng为毛莨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习称"岩连",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1],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峨眉、雅安与洪雅等县市海拔1 000~1700 m的隐蔽悬岩陡壁上.野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和良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C.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为传统中药品种,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现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就黄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清颗粒是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的复方制剂,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eao或云连Coptis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一清颗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齿龈肿痛,  相似文献   

17.
黄连与吴茱萸药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其性味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性味辛、苦、热 ,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小蘗硷目前在医疗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我国以往大多从黃連(包括黄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峨嵋野連C. omeiensis C.Y.Cheng,Mss.;云連(C.teetoides C.Y.Cheng.Mss.)的根莖或黃栢(包括东黄栢Phelledendron amurense Rupr.;川黃栢P.chinense Schneid.)的內皮中提制,但是这二类植物的售价都比較昂貴,並且又都是常用中药,在中药中已經有很大的需用量,因此寻找更为經济,蘊藏量更为丰富的小蘗硷資源植物便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根据文献和资料,我国含小蘗硷的資源植物,主要包括下列的几个科屬: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黄連属(coptis)、白蓬草属(Thalictrmn)、驢蹄草属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日本产黄连(Coptis japonica Makno var.dissecta Nakai)和中国产味连(C.chinensis Franch)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红色小檗碱型生物碱,鉴定为小檗红碱(berberrubine).这是首次从Coptis属得到这种成分. 小檗红碱在干燥生药黄连中几乎不存在,它是在加热过程中生成的(干燥生药用干燥机在130℃加热1小时或在180℃加热20分钟开始生成),其含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此同时,黄连中的小檗碱  相似文献   

20.
游元元  王天志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40-2540
线萼黄连Coptis linearisepalaT.Z.W ang et C.K.Hsieh是20世纪80年代报道的国产黄连属新植物[1~3],分布于四川雷波、马边一带,野生,根茎带叶柄与叶片入药。商品上常将叶柄捆扎成小把,称为“草连”,在当地作黄连药用。草连发现迄今,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植物形态、生药根茎部位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