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黑金丝柚木Tecton grandis带潜伏芽茎段的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浓度配比6-BA和NAA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金丝柚木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1) 6-BA+0.6 mg·L~(-1) NAA+30g·L~(-1)蔗糖+12 g·L~(-1)琼脂;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0.8 mg·L~(-1) 6-BA+0.5 mg·L~(-1) NAA+30 g·L~(-1)蔗糖+12 g·L~(-1)琼脂;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 6-BA+0.5 mg·L~(-1) NAA+30 g·L~(-1)蔗糖+12 g·L~(-1)琼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胡杨杂种叶片组培技术进而为其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杂种叶片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以及不定芽进一步诱导不定根的作用效果。结果:胡杨杂种叶片最佳脱菌方式:0.1%HgCl_2脱菌5 min;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WPM+0.4 mg·L~(-1)6-BA+0.4 mg·L~(-1)NAA,诱导率可达10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WPM+0.5 mg·L~(-1)6-BA+0.2 mg·L~(-1)NAA,诱导率可达100%;诱导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WPM+2.0 mg·L~(-1)IBA+0.02 mg·L~(-1)NAA+0.2 mg·L~(-1)GA_3,生根率可达100%。以上3种培养基均需添加30 g·L~(-1)蔗糖,30 g·L~(-1)琼脂,pH调至5.8。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以胡杨杂种叶片为外植体的组培技术,为后序进行胡杨杂种批量化生产及其遗传转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用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茎枯病高抗品种格兰蒂为材料,研究各种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对其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适芦笋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6-BA0.3 mg/L+2,4-D 1.5 mg/L+蔗糖25 g/L+琼脂7 g/L,pH 5.8;最适愈伤组织增殖诱导、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3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1 mg/L PP333+0.3 mg/L 6-BA+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  相似文献   

4.
万寿菊杂交亲本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万寿菊‘钻石’雄性不育株的幼嫩叶片和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结果表明:培养基MS+0.8 mg·L-1 IAA+0.6 mg·L-1 6-BA+30 g·L-1蔗糖既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也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7.9%,不定芽诱导率达45.8%;培养基MS+0.5 mg·L12,4-D+0.5 mg·L-16-BA+ 30 g·L-1蔗糖为诱导子房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出愈率为77.8%;培养基MS+0.05 mg·L -1 NAA+0.5 mg·L-1 6-BA+ 30g·L-1蔗糖为诱导子房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将不定芽接至MS培养基上,7d后即可生出不定根,生根率可达98%,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花蕙兰高频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花蕙兰无菌苗假球茎为材料诱导丛生芽。适宜诱导的培养基为MS 6.4g·L~(-1)琼脂 0.5%活性炭 2.0mg·L~(-1)6- BA 0.1mg·L~(-1)NAA 30g·L~(-1)蔗糖。其芽长至2~3cm时,转入生根培养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6.4g·L~(-1)琼脂 0.2mg·L~(-1)6-BA 0.5mg·L~(-1)NAA 0.5mg·L~(-1)生根粉(ABT),生根率为100%。根长2~4cm时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6.
黄奥丹  蓝增全  吴田 《广西植物》2017,37(6):749-756
以诺丽(Morinda citrifolia)叶片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两种离体再生模式:模式Ⅰ为先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根和不定芽;模式Ⅱ为直接培养生根后分化不定芽。结果表明:在模式Ⅰ中,诱导诺丽叶片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MS+0.1 mg·L~(-1)6-BA+2.0mg·L~(-1)2,4-D;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再分化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4 mg·L~(-1) NAA或MS+2.0 mg·L~(-1)6-BA+0.4 mg·L~(-1) NAA,其中MS+1.0 mg·L~(-1)6-BA+0.4 mg·L~(-1) NAA生根时间最早为10 d左右,根系较发达,而MS+2.0 mg·L~(-1)6-BA+0.4 mg·L~(-1) NAA生根时间在15 d左右,根系发达。在模式Ⅱ中,诱导叶片直接生根长芽的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4 mg·L~(-1) NAA。将模式Ⅰ和模式Ⅱ中,完成诺丽叶片离体再生的苗切下后接种到MS+0.2 mg·L~(-1)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15 d左右分化出不定根,45 d获得完整植株。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改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植物名称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 zkyana(Dieck)Schneid]。2材料类别春梢幼嫩茎段。3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1)芽诱导培养基:MS 6-BA 0.2mg·L~(-1)(单位下同) NAA 0.2;(2)芽增殖培养基:MS 6-BA 0.5 NAA 0.5:(3)生根培养基:1/2MS IBA 0.1 NAA 0.1。以上培养基中均加入5.5 g·L~(-1)琼脂粉和30g·L~(-1)蔗糖,pH 5.8;  相似文献   

8.
濒危中药材太白米组织培养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白米(Notholirion bulbuliferum)地下小鳞茎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2,4-D、KT、TDZ和NAA,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太白米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水平上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作用(2,4-D、TDZ,P<0.01;NAA、KT,P<0.05),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组合是0.5 mg·L~(-1) 2,4-D+0.5 mg·L~(-1) NAA+0.2 mg·L~(-1) KT+0.1 mg·L~(-1) TDZ,愈伤组织在该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有不定芽分化,如用相同浓度ZT代替KT则分化的不定芽增多.HPLC分析显示野生小鳞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中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干重的13.3%、11.4%和11.9%.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不含腋芽茎段的不定芽诱导体系,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培养方式和AgNO3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以TDZ6-BAIAA,其中TDZ的影响极显著(P0.01),6-BA的影响显著(P0.05)。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 L–1 TDZ+0.1 mg L–1IAA+0.5 mg L–1 6-BA+2 mg L–1 AgNO3+3%蔗糖+0.6%琼脂(pH 5.8);预培养方式为在MS+0.1 mg L–1 2,4-D+3%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上暗培养2 d。马兜铃不含腋芽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可达37.5%。  相似文献   

10.
褐纹报春苣苔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纹报春苣苔(Primulina glandaceistriata)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喀斯特地区野生花卉,目前尚未有褐纹报春苣苔组培快繁的研究报道。该研究以褐纹报春苣苔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两种途径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10 mg·L~(-1),适宜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ZT 2.0 mg·L~(-1)+NAA 0.10 mg·L~(-1)+活性炭0.05 g·L~(-1),增殖系数为11.09;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TDZ 2.0 mg·L~(-1)+NAA 0.10 mg·L~(-1),适宜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ZT 1.0 mg·L~(-1)+NAA 0.10mg·L~(-1),分化系数为12.4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 mg·L~(-1)+活性炭0.05 g·L~(-1)或1/2MS+IBA0.5 mg·L~(-1)+活性炭0.05 g·L~(-1),生根率为100%。该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褐纹报春苣苔的组培快繁体系,为今后褐纹报春苣苔的种苗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跳舞草无菌苗为实验材料,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条件对跳舞草快速繁殖的影响,初步建立了跳舞草组培快繁体系,筛选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mL-1+NAA0.1mg·mL-1+蔗糖30.0g.L-1+VC2.0mg·m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mL-1+NAA0.05mg·m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mL-1+IAA0.5mg·mL-1。  相似文献   

12.
洋桔梗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以洋桔梗‘圣剑’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不同浓度IBA和NAA诱导其生根的效果,测定了该品种在不定芽再生时对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结果表明:MS+0.5 mg·L-16-BA+0.01 mg·L-1NAA为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91%;1/2 MS+0.2 mg·L-1IBA为不定根再生的最适培养基,生根率达89%;抑制叶片不定芽再生的Km最低浓度为25 mg·L-1。建立了‘圣剑’洋桔梗植株高频再生体系,并确定了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为该品种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裸果木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确定其不定芽发生的起源,该研究以裸果木健壮植株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6 BA和IBA不同浓度组合,筛选愈伤增殖及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浓度组合,确定生根诱导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再生体系,并对其不定芽分化进程进行解剖结构分析,以确认其起源。结果表明:(1)裸果木茎段的最佳愈伤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1 IBA+1 mg·L-1 6 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主体间效应分析表明IBA为关键影响因素;愈伤大小随IBA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1 6 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诱导不定芽数量为4.9个/块,生芽率达92.3%。(3)生根诱导中,SH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为关键因素,最佳生根培养基为SH+0~10 g·L-1蔗糖+7 g·L-1琼脂,生根率达91.3%。(4)解剖结构观察发现,不定芽起源于愈伤表层的分生细胞,为外起源。该研究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裸果木的再生体系,确定了不定芽为外起源,为裸果木这一珍稀濒危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奠定了研究基础,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自选育的白花泡桐优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种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是以0.1%升汞处理7 min;合适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培养30 d,芽诱导率70%;合适的继代增殖方法为在高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培养基MS+6-BA 4.0 mg·L~(-1)+IBA 0.4 m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和低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培养基MS+6-BA 0.4 mg·L~(-1)+IBA 0.04 m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中交替培养,获得的丛生芽长势良好,玻璃化率低于5%,增殖系数大于6.0/25 d;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蔗糖20 g·L~(-1)+卡拉胶3.4 g·L~(-1)(pH 5.8),培养14 d,得到白花泡桐生根苗,每株长根5~10条,根长3~5 cm,生根率98%,根系洁白、根毛少而短,易于清洗。将生根苗按照常规方法炼苗后移栽于温室大棚中,50 d后即可出圃,此时平均苗高1.0 m、地径1.0~2.0 cm,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几种因子对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的方法。野葛叶片和茎段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处理30 s后再用0.1%HgCl2处理15 min;野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2,4-D 2 mg·L-1,野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6-BA 1.0 mg·L-1+2,4-D 2 mg·L-1;暗培养更有利于野葛愈伤组织的诱导;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6-BA 3.0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 NAA 0.5 mg·L-1+KT 2 mg·L-1;光照培养更有利于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芽的再分化;野葛叶片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0.5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3.0 mg·L-1;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叶片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1,茎段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3.0 mg·L-1;叶片和茎段再生苗的最佳移栽基质均为蛭石:珍珠岩(2:1)。  相似文献   

16.
马来沉香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来沉香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对外植体的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环节进行研究,着重探索马来沉香组织培养技术各个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来沉香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马来沉香最佳消毒方法是用0.1%升汞消毒4~5min;启动率最高的培养基配方是1/2MS+6-BA 0.2mg·L-1+NAA 0.1mg·L-1+蔗糖30g·L-1+琼脂5.8g·L-1,启动率达70.5%;增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是1/2MS+0.1mg·L-16-BA+25g·L-1蔗糖+5.8g·L-1琼脂,增殖系数达2.9;最佳壮苗培养基是1/2MS+30g·L-1蔗糖+5.8g·L-1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5.0mg·L-1+20g·L-1糖+6g·L-1琼脂,培养2d后移入1/2MS培养基继续培养,生根率为83%;马来沉香移栽较难成活,在泥炭土∶黄泥土(2∶1)的基质上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65%。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铅山红芽芋脱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因素对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再生体系的影响,以期对红芽芋脱毒苗的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TDZ 2 mg·L-1+2,4-D 1 mg·L-1。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TDZ 2 mg·L-1+NAA 1 mg·L-1。红芽芋脱毒苗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0.5 mg·L-1+PP333 0.5 mg·L-1。红芽芋再生苗最好的移栽基质为发酵后的腐锯木屑。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再生苗移栽时最佳的PP333浓度为20~50 mg·L-1。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红芽芋脱毒苗转基因的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花药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灯盏花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灯盏花花药愈伤组织培养以附加60 g·L-1蔗糖较好,B5和MS培养基相比较,MS培养基较适宜,在MS+NAA 1.0 mg·L-1+BA 0.5 mg·L-1+蔗糖60 g·L-1的培养基中,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36.03%。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6-BA 1.0 mg·L-1中继代增殖后,经芽苗分化、生根后可得到完整植株。再生植株根尖细胞经细胞学鉴定存在单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