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蜂蜜沫为炼蜜过程中除去的杂质部分,《中药材》1993年2期中杨淑华在《对蜂蜜沫的合理利用建议》一文中提出,利用蜂蜜沫炮制需蜜炙的中药.笔者认为此建议不甚妥当,现将理由阐述如下与同道商榷。蜂蜜性味甘平,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等作用,药物通过蜜炙使蜜与药起到协同作用,从而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蜜炙法中规定所用的蜂蜜是经过  相似文献   

2.
中药蜜炙法源于蜂蜜与方剂的配伍用药形式,是中药炮制法中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蜂蜜具有益气补中、延年益寿、止痛解毒的功效,其能安五脏之不足,除百病、和百药,长期服用对强志轻身效果极佳。《本草纲目》中也有相似记载,证明蜂蜜具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用。现将几种新型蜜炙中药炮制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蜜炙是一个很重要的炮制方法,中药蜜炙能克服药物在方剂配伍中的不足之处。不能简单地把蜂蜜作为一种液体辅料看待,而是要加强对中药蜜炙法的研究,使祖国医药学的这一精华得以继承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吴萍  张志国  杨磊  张震  李瑞  周逸群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729-1734
蜜炙法是一种以蜂蜜为辅料的炮制技术,在我国中药炮制中的使用相当广泛。目前,中药蜜炙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居多,但其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还未有系统化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中药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进行考证,并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中药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及工艺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泰  孙立立  张军 《中成药》2008,30(5):749-750
蜜炙法是一种以蜂蜜为辅料的中药炮制技术。传统蜜炙法所用蜂蜜都须事先经过炼制,现行各级炮制法规,包括1963年版以后的各版《中国药典》也都指定使用炼蜜。相对其他炮制用辅料而言,蜂蜜的“炼制”独具特点。但是,关于炼蜜的由来及其合理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经文献研究发现,炼蜜方法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而该工艺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药蜜炙是常见且重要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对蜜炙中药饮片的几点认识. 蜂蜜的选择:从品种上讲,我国南方应选择紫云英蜜和油菜花蜜,北方应主要选择槐花蜜和枣花蜜.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临床用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在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需加用一些辅料,如蜜、醋、盐水、酒、姜汁等进行炮制,由于各种辅料的性能不同,则可相应地增减或改变中药的性味功能,兹探讨如下:1 蜜 制蜂蜜性味甘平,具滋补润肺、润肠通便的功效。中药经蜜制后可增强其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并缓和其药性。如麻黄用蜂蜜拌炒后,辛散之性已缓,发汗作用较弱,偏于平喘止咳,对于肺虚肺燥而见喘咳者尤宜;又如蜜炙百合、蜜炙紫菀、蜜炙款冬、蜜炙旋覆花、蜜制五味子均系临床常用止咳化痰药。甘草加炼蜜及开水少许,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蜜炙款冬花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性状、款冬酮和醇溶性浸出物的质量分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闷润时间、蜂蜜用量、炒炙温度及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蜜炙款冬花的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加蜂蜜40%,闷润4 h,100~110℃温度下炒炙6 min。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款冬花的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适应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中药炮制技术标准,提高炮制质量,更好地发挥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淄博市中医药管理局在淄博市中医院举办了“中药炮制示范班”。这次中药炮制示范班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市医院的药剂科,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中药炮制学习示范操作。这次示范的种类有清炒、炒黄、炒焦、炒炭、烫、煅、酒炙、蜜炙、醋炙、盐炙、姜炙等。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21,(10)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材必须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后方可入药。盐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本文从盐炙过程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药效作用、体内行为、复方功效4个方面,为中药盐炙机理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思路。通过梳理盐炙过程对中药饮片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盐炙机理,传承与创新中药炮制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蜜炙黄芪的几种炙法及其炙品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炙黄芪为常用中药之一,在炮炙上亦颇有讲究,其炙法不同,炙得的炙品质量亦有差异。笔者曾将三种不同炙法所得之炙品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表明,各炙品的外观质量与其炙法密切相关。现简述于下:炙法与炙品笔者曾采用的三种炙法所用黄芪、蜂蜜、水的比例均按《湖南省炮制规范》的规定,分别为100:80:15。(一)炒炙法(即传统炙法)取蜂蜜加开水少许放入锅内,待沸腾倒入黄芪饮片,用文火拌炒至蜜吸尽,呈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冷却,搓散即得。按:此法炙制的炙品蜜水未透心,吸收不完全,表面有蜜痕、焦斑、不光泽;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炙法是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药物通过不同种炙法炮制后,可扩大临床药用范围,还可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姜老师在中药炮制工作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操作细节。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老师的隐性知识和暗含的技艺,在现行炮制规范或教材中是没有的,所以只有跟师学习,方可掌握这些技术,从而更好地传承中药的传统炮制经验。笔者跟师姜保生老师学习了羊脂油炙淫羊藿、酒炙乌梢蛇、面裹煨肉豆蔻、盐炙益智仁、切制薄荷、燀白扁豆的传统炮制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医药不分家,所以很多中药学著作的作者,本身也是有名的医学大家,比如中药炮制学名著《炮炙大法》,就是明朝名医缪希雍的著作。 缪希雍年轻时曾游学十年,这期间他不仅学了很多医疗知识,在实践中更是积累了大量的中药材知识,这本书是对明代以前炮制大法的总结,归纳出了著名的"雷公炮炙十七法",清代中药炮制的繁盛,就有"雷公炮炙十七法"很大的功劳。 缪希雍年轻时从过军,所以他为人爽朗、豪气,人缘也好,游学的十年间不仅拜了师,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蜜炙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炙法之一 ,蜜炙类药材在中医临床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对于生品和炮制品若使用不当 ,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笔者现根据 2 0多年的调配经验 ,就调剂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生品蜜制品在使用上的混乱现象谈谈处方应付问题。1 生品与蜜炙品的疗效差异蜂蜜味甘性平 ,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缓急止疼、解毒、矫味矫臭等功效 ,适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类药物的炮制。鉴于此 ,中药生品经蜜炙后则改变、增强或缓和了药物本身的性能 ,因此临床上对用药的选择也应有所侧重。例如 ,麻黄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 ,研…  相似文献   

16.
赵凤君  张迪 《吉林中医药》2004,24(11):41-41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形式,它是根据中医在治疗上的不同要求而对药材进行的各种特殊制作技术,炮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医治病效果。中医认为,"醋炙入肝而收敛,姜炙温散而开痰,酒炙升提而祛寒,盐炙入肾而下行,蜜炙甘缓而润燥"。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加入辅料,中药的性味、功效、归经等都可  相似文献   

17.
朱伟  王学美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5-137
从优质蜂蜜的选择、蜜炙中药的临床功用、蜜炙中药潜在的风险3个方面,探讨了蜜炙中药的科学内涵,旨在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全面总结了中药炮制方法及经验技术,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中药炮制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量变和质变规律与生物效应相关性的一门学科。《雷公炮炙论》也记载了炮制化学的内容,如  相似文献   

19.
盐关黄柏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珍  毛淑杰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595-1597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U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为清热泻火常用中药,中医除用生品外,还用炮制品.中药黄柏传统炮制方法虽然有几种,但主要以盐炙为主,全国各省市临床应用也基本是盐炙黄柏最多.2005年版<中国药典>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均将盐炙黄柏作为法定的黄柏炮制方法.目前对盐炙黄柏的炮制工艺研究报道较多[1,3],对其质量标准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如甘遂、芫花、商陆、延胡索、香附等常用醋炙药物炮制学研究,分析了醋炙法对中药加工炮制的减毒增效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