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血运重建是一个世纪来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在经历了早期探索,早期的直接血运重建术后终于在60年代诞生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随后的40年内,手术方法,旁路材料,心肌保护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今,旁路移植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Han YL  Wang XZ  Jing QM  Wang SL  Ma YY  Wang HS  Lua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26-2829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完全血运重建的512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CABG262例,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250例,比较其围术期及随访期间临床疗效。结果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比CABG组手术成功率高(100%比96·6%,P<0·01),住院期间总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ABG组(1·2%比5·3%和1·6%比5·3%,均P<0·05),但2组住院期间无事件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4个月,随访率、MACE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及无事件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ABG组心力衰竭死亡率显著高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10·9%比4·8%,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长期疗效与CABG相当,是治疗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5年5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0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手术结果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可供冠状动脉搭桥的材料。方法:对经血管造影证实的10例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2例、双支5例、三支2例),我们应用自身桡动脉(RA)行冠状动脉搭桥术。RA-LAD8例,RA-LADdl1例,RA-RCA1例,自体大隐静脉桥13条。结果:1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近期恢复良好。随访6~2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正常。结论:桡动脉位置表浅、获取容易、有足够长度、管径大于胸廓内动脉,可供冠状动脉搭桥选用,是仅次于胸廓内动脉的理想动脉“桥”。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nary altery bypass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和缓解心绞痛的有效方法.2001-06-2007-06,我们共完成76例CABG,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缓解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从2001-06~2012-02我们共完成29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290例,男170例,女120例;年龄39~75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文俊 《中国医刊》1999,34(3):15-18
冠心病外科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俗称冠状动脉搭桥术。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获取自体非重要部位的口径相宜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处以远与升主动脉之间建立旁路,或某些带蒂动脉远端直接吻合于冠状动脉,从而恢复心肌的供血。该手术是较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一站式杂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患者23 例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3 例,其中杂交组在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以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搭桥,术毕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治疗“罪犯”血管,另外23 例患者行常规胸骨正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患者死亡。杂交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P <0.05)。杂交组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较常规组少(P <0.05);杂交组术中出血量、24 h 引流量及血肌钙蛋白量较常规组少(P <0.05);杂交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引流管保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 <0.05)。结论 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较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搭桥术 (CoronaryAr teryBypassGrafting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能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虽然在体外循环下行旁路移植术能提供静止无血清晰的手术视野及充分的时间 ,取得满意的手术及临床效果 ,但是存在由于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如肾、肝、心、肺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凝血系统及水电解平衡的紊乱等 ,同时部分患者由于高龄肾动脉粥样硬化及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心功能不全及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等 ,不能耐受体外循环而失去手…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我院5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发生的原因。方法:1998年1月~2002年4月连续5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呼吸衰竭18例,死亡5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是本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3895,1.6755。结论: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将减少行CABG术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机率,但该结果尚有待于大规模多中心的综合评价验证。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2009年7月,我们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120例,男104例,女16例;年龄43~77岁,平均(52.3±8.1)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6例,并发高血压52例,糖尿病15例,左心室室壁瘤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5例。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52例,Ⅲ级60例,Ⅳ级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34%~68%。1.2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入路,备取左乳内动脉,同时备取大隐静脉和(或)桡动脉。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初步临床结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80例该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中79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中转体外循环完成手术。除1例术后死亡外均顺利康复。结论对于选择的患者,该手术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方法 ,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5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本组病例均采用前胸正中切口 ,使用小剂量肝素 1~ 1.5mg/kg ,用特殊胸骨牵开器和MedtronicOctopusⅡ心表固定器及CTS冠状动脉分流器辅助下进行。共搭桥 9支 ,平均 1.8支 ,用左乳内动脉 4例 ,其余采用大隐静脉。结果 :本组 5例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包括重度支气管哮喘并胸骨钢丝断裂 1例 ,行气管切开 ,2次开胸固定胸骨并使用支气管解痉剂 ,5d后缓解。随访 4个月到1年 ,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消失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适用于多支病变 ,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4.
15.
1988年9月对3例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搭3支“桥”2例,搭2支“桥”1例)。1例于术后第9天死亡。存活2例术后2年随访,症状缓解,1例参加工作。本文就3例病人的手术方法、搭桥情况与效果,及冠心病人的手术指征、移植物的取材、术后监护等进行回顾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笔者所在科室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患者围术期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2011年3月期间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107例,男性8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0岁(39~78岁),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者18例,心功能Ⅲ级者72例,Ⅳ级者17例。二尖瓣病变71例,主动脉瓣病变24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57例,2支病变29例,多支病变21例,左主干病变11例。合并左房血栓22例。行二尖瓣置换53例,二尖瓣成形9例,主动脉瓣置换24例,双瓣置换12例,其中26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22例同时行左房血栓清除术。桥血管共计152支,其中动脉桥44支,平均血流量28.6±5.1ml/min。静脉桥108支,平均血流量23.3±4.8ml/min。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1.9%),死亡原因分别为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感染。二次开胸止血2例。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6例(5.6%)。心脏超声显示术后左房及左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分别为P=0.029和P=0.001)。75例患者术后随访4个月~13年,患者心功能改善,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可以降低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ABG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18.
杨光  蔡振杰  张卫达  汪钢  徐鹏 《医学争鸣》2000,21(5):614-616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临床研究,总结冠状动脉疾病术前 三、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1998-10/1999-09行冠状旁路移植术62例,其中包括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同时行二尖瓣替换术和2例夹层动脉瘤患同时行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 随访1~11mo,手术死亡4例。术后消化道大出血3例,其余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心功能严重受损的冠誊 知病患经药物调整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早期临床疗效和经验体会。方法对2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施行OPCAB,其中2支血管病变3例,3支病变19例(包括左主干病变4例)。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每例完成远端吻合口2~5个,平均3.6个,91%患者使用左乳内动脉(LIMA)。结果全组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体外循环(CPB)。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12h,平均5.8h。所有患者康复出院,随访3~26个月,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OPCAB创伤小、安全可行、经济,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王消防  刘磊  杨博  朱军辉 《安徽医学》2019,40(8):902-905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NCAB)、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心病短期预后。方法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125例实施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ONCAB患者78例,OPCAB患者47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搭桥数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心房纤颤发生率,以及术后3年内动、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差异。结果 OPCAB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少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远端桥血管吻合口数量,房颤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资料表明,OPCAB与ONCAB组患者在乳内动脉桥血管、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OPCAB围术期效果优于ONCAB,术后近期桥血管通畅率,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率无差别。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左主干病变、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合并症患者更适宜选用OPC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