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患者按首次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30),双号为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乳腺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同步实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周,采用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B,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第2周时,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同步实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既能增强患者配合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又可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顾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家庭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66例乳腺癌患者按首次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33),双号为对照组(n=33),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周,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第2周时,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顾水平及增强患者配合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7)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教育组(n=25)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对患者和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焦虑、抑郁均得到改善,但教育组同时改善了恐惧和躯体化症状,并且教育组与对照组相比恐惧和抑郁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心理功能均有改善,教育组干预后躯体功能(P〈0.05)、心理功能(P〈0.01)、生活质量总分(P〈0.01)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功能(P〈0.01)、生活质量总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家属健康教育对开放式管理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雪冰 《吉林医学》2009,30(10):890-892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精神病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人住开放式管理病房的精神病患者86例,随机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人组时及入组第6周,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入组后第6周,两组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人组时(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6周两组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管理精神病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结果:半年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刚开始实施健康教育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影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以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文化程度差异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针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3周,采取生活质量指数评定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观察组入院时与入院第3周总体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西宁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针对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同步实施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患者的照顾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②方法选择住院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8周,采取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和记录。③结果第8周时,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患者探视家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性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结论:利用家属探视时间对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婷英 《河北医学》2009,15(8):981-982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7周,应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第7周时,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认识程度,积极参与治疗、护理过程,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评分、1年内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MLHF评分显著降低(P〈0.01);随访1年,观察组1年内再入院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15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实施经专家及临床医护人员设计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MAS-8量表第1~4,6~7条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8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SDS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生活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情绪,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依从性指导、生活方式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实施为期6个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R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连群 《海南医学》2014,(7):1078-108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积极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64±3.28)分、(41.58±5.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情感得分、一般感情指数水平分别为(9.32±1.54)分、(12.13±1.69)分、(49.76±7.28)分和(8.25±1.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9.79±2.36)mmol/L、(1012.21±94.37)μmol/L、(48.65±1.75)e,/L和(98.46±7.65)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性,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门诊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 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两组均给予抗焦虑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服药指导及健康教育处方发放;观察组则在用药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AMA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3 个月末HAMA 评分较初诊时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组间相比较,在健康教育3 周末,观察组HAMA 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定:观察组显效率为82. 50%,较对照组显效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有效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定程度地提升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康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康肾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7%,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和Ccr、Scr、Bun、Hb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肾颗粒治疗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2周~12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2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2个月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多次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6个月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遵医依从性和再住院率。结果:2组患者6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遵医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为37.2%,低于对照组的60.5%(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医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慢性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慢性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①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慢性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②健康干预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③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病情现状和预后、治疗方法、饮食、用药常识、自我管理常识、并发症征象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4%、6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包括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总体健康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干预后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家庭支持系统参与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干部病房收治老年患者42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健康教育,让老年患者及其重要关系人共同参与健康教育为试验组,采用传统方法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181例病例认为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实施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40例认为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员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