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羊毛针织品缩水是由羊毛纤维外层鳞片结构造成的。羊毛纤维中有一层皮质,它外部又有一层交搭鳞片构成的外部角质层。羊毛纤维的鳞片结构十分坚韧,它使羊毛具有抗磨损性能和抗污染性,也正是这些外层鳞片结构使羊毛具有粘结与缩水的性质。羊毛纤维的正向摩擦和逆向摩擦使羊毛纤维的相对取向性变乱,以及鳞片所形成的棘爪式的接触,造成了纤维的粘结和收缩。  相似文献   

2.
羊毛防缩一步法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刘振东由于羊毛纤维外表具有鳞片结构,所以羊毛织物在洗涤过程中,纤维之间产生定向摩擦效应引起相互缠结,造成毡化收缩,使织物的外型尺寸越洗越小,并越洗越厚。这样既不美观,也影响穿着,给使用者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一、工艺设计机理 羊毛纤维表面具有鳞片,且鳞片展是由根部指向尖部。羊毛纤维在水中搅动出现的毡缩主要是纤维定向移动的结果,这种移动是趋向根端的,即定向摩擦效应,是造成毡缩的主要原因。所以防结处理理论及其工艺设计主要都是围绕减少纤维间摩擦差异而发展起来的。采用聚合物(树脂)处理的防缩机理,主要在于树脂沉积引起纤维与纤维粘接,从而使纤维固定,因而防止纤维移动并失去方向性的摩擦作用,同时在纤维表面上大量覆盖聚合物也防止鳞片表面互相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推出了许多羊毛防结树脂,其种类有尿醛、蜜胺甲醛缩合物,乙烯聚合物、硅…  相似文献   

4.
羊毛的蛋白酶/壳聚糖生物整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了与壳聚糖处理相配合的蛋白酶品种和用量对羊毛毡缩性的影响,测试了对羊毛纤维强度和染色性的影响,通过电镜照片观察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蛋白酶的用量与品种有关,若用量控制适当,可使羊毛纤维在损伤较少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防毡缩效果;用蛋白酶/壳聚糖处理后,可提高羊毛的上染率,降低染色温度。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羊毛纤维的特性,通过单独使用电解活性水和电解活性水联合生物酶两种处理方法,验证电解活性水改善羊毛防缩性能的可行性。并通过DFE、缩球直径及密度等指标作为评判羊毛防缩效果的依据,结合电镜图观察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结构的变化和处理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上,活性水及活性水联合生物酶的处理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羊毛纤维鳞片层的剥除,从而改善羊毛纤维的防缩性能。  相似文献   

6.
生物酶技术     
羊毛采用氯化、氧化防缩工艺虽然已经应用了二十多年,特别是氯化一树脂两步法处理纯毛绒线及其织物防毡缩工艺已相当成熟,该技术具有羊毛强力损伤小,防毡缩效果好的特点。然而,由于该工艺废水中存在大量的AOX(卤化有机物)类物质,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预计不久必将受到所有工业化国家法规的严格限制。为此,开发对环境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整理工艺已成为防缩工艺的一个主要方向。羊毛鳞片层中胱氨酸含量较高,根据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蛋白质分解酶,能高效催化胱氨酸肽键的水解。即蛋白酶与羊毛鳞片层中的胱氨酸作用,把部分二硫键转变成硫氨酸,局部鳞片层受到破坏,并从羊毛纤维表层剥落下来。  相似文献   

7.
羊毛纤维表面具有鳞片结构,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则织物在洗涤时收缩很大,而真丝绸本身轻薄、易收缩、易起皱,如何有效地提高此类织物的防缩防皱效果,一直是染整工作者不懈努力解决的难题。介绍了热反应型水溶性聚氨酯羊毛防缩剂DM-3501在羊毛和真丝织物上的防缩防皱整理,表明该产品在此类织物上应用具有优异的防缩防皱效果。  相似文献   

8.
防缩与机洗     
羊毛针织品缩水是由羊毛纤维外层鳞片结构造成的。羊毛纤维中有一层皮质,它外部又有一层交搭鳞片构成的外部角质层。羊毛纤维的鳞片结构十分坚韧,它使羊毛具有抗磨损性能和抗污染性,也正是这些外层鳞片结构使羊毛具有粘结与缩水的  相似文献   

9.
《上海毛麻科技》2010,(2):48-48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消费者开始要求羊毛织物能够“可机洗、易护理和滚筒烘干”。但是,由于羊毛纤维经过加热会使其纤维的外鳞片“运动”而“纠结”,从而导致收缩现象的发生。所以世界开始了对防缩后整理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羊毛织物的防缩性能且不降低织物的断裂强力,提出了用超声波 2709碱性蛋白酶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羊毛纤维的胱氨酸二硫键作用,以去除羊毛纤维的鳞片,在此基础上再用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对羊毛进行处理,实现羊毛纤维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交联.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整理工艺使得羊毛织物的防缩性能显著改善,且强力和伸长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从而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羊志针织物防缩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纤维鳞片层的移动和羊毛本身的弹性引起羊毛纤维的起毛毡缩,从而造成织物缩水,采有氯化处理和树脂整理的方法可以达到防缩的目的。中对两种整理方法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的整理工艺。氯化整理工艺:释氯剂3%,温度20℃,pH为4,时间60min,树脂整理工艺:防缩剂8014%,时间20min,pH值6,温度35℃-40℃。通过这样的整理,羊毛针织物的经向收缩率约为3%,纬向收缩率为2%,面积收缩率为4.94%,完全达到机可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针对100%羊毛针织物易起毛起球的现象,借助起毛起球评级箱、扫描电镜(SEM)、XRD衍射仪,研究静止悬挂烘干、正反交替旋转烘干及单方向旋转对起毛起球、羊毛纤维形态、XRD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方向对毛织物的起毛起球、微观形态及弯曲刚度有较大影响;其中,单方向旋转烘干损伤最大:羊毛纤维表面鳞片被部分剥离、破坏,鳞片厚度降低,纤维表面可见皱缩状沟槽,其纱线表面毛羽较多;综合考虑烘干能耗及烘干时间,认为正反交替旋转烘干是最适合100%羊毛织物的烘干运动方式。此外,不同运动方式只会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及纤维微观造成损伤,不会对羊毛纤维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造成损伤。为干衣机程序开发和羊毛织物日常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树脂在精纺纯毛织物防缩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作为天然蛋白质纤维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质地坚牢、保暖性和吸湿性优良,制成的服装以其独特的高雅风格和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倍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羊毛纤维表面具有鳞片层产生定向摩擦效应加上优良的弹性和卷曲性使得毛织物在水洗过程中会因机械外力作用产生毡缩,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蛋白酶与羊毛的作用效果,减少羊毛损伤和缩短酶处理时间,通过研究活化剂存在条件下蛋白酶的催化有效性及活化剂与羊毛的反应速率,验证了由蛋白酶和活化剂组成的生物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可行性。并通过比较减量率、处理液中蛋白含量变化及纤维表面鳞片形态,证明在生物酶协同催化体系中活化剂、蛋白酶的相互协同作用可明显促进羊毛角蛋白的水解速度。经过对染色性能、氨基酸组成变化、阿尔瓦登反应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生物酶协同催化体系的作用机制是活化剂和蛋白酶相互协同作用,其中活化剂作用于二硫键,蛋白酶作用于酰胺键,从而快速有效地实现羊毛纤维的鳞片剥除。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生物酶在毛纺针织制品防缩整理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处理的参考工艺配方。通过预处理结合生物酶处理来改善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物质结构与羊毛织物的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使羊毛表层的类脂物质去除和胱氨酸二硫键断裂,增加蛋白酶分子与羊毛蛋白的可及度,同时酶水解反应能够持续进行,显著改善了羊毛织物的润湿性,增强对化学助剂的吸附和渗透,经柔软处理后织物手感得到改善,同时提高了抗起毛起球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羊毛纤维去鳞片层后纤维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脱鳞片层后的羊毛纤维的结晶度、纤维表面摩擦因数与力学性能,并与未经脱鳞片层处理羊毛纤维对比,分析羊毛纤维去鳞片层后纤维的物理性能。研究表明,脱鳞片层后的羊毛纤维的分子结构保持不变,而纤维的结晶度、纤维表面摩擦因数与断裂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断裂伸长率却有所上升。测试结果表明:脱鳞片层后的羊毛纤维不仅保持了较好的可纺性性能,且在纤维间抱和力方面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7.
热反应型聚氨酯羊毛防缩剂的防缩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发现,热反应型聚氨酯整理后的羊毛纤维表面被树脂覆盖,纤维之间存在粘接点。这样既降低了纤维表面定向摩擦效应,又阻碍了纤维之间相互移动,因此获得良好的防缩效果。另外由于羊毛表面形成的聚合物膜具有交联结构,并与羊毛之间形成化学键连接,所以防缩耐久性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羊毛纤维鳞片层不同剥离程度的吸湿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对普通、防缩和丝光羊毛纤维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测试了3种羊毛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亲水性和吸湿、放湿性能。结果表明:普通羊毛纤维表面鳞片未被剥离,防缩羊毛纤维表面鳞片部分被剥离,表面粗糙且表面积较丝光羊毛纤维大,丝光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大部分被剥离;3种羊毛纤维接触角大小依次为:普通羊毛纤维防缩羊毛纤维丝光羊毛纤维,亲水性依次增加,吸湿、放湿平衡回潮率均随亲水性的增加而增加;3种羊毛纤维的吸湿、放湿速率均呈指数形式衰减,其中丝光羊毛纤维的吸湿速率最高,放湿速率最低,防缩羊毛纤维居中,普通羊毛纤维吸湿速率最低,放湿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羊毛纤维鳞片层不同剥离程度对羊毛衫吸湿排汗性能影响。研究表明,羊毛织物的吸湿回潮性能随着羊毛纤维鳞片层剥离程度的增加而提高,而羊毛织物的耐磨性能却随着羊毛纤维鳞片层剥离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羊毛纤维鳞片层重度剥离时织造的羊毛衫排汗舒适性最佳,刺痒感较弱,且这种舒适性在运动状态时表现的尤为明显,而在羊毛纤维鳞片层轻度剥离与中度剥离时,羊毛衫的排汗性能有所改善,但服装刺痒感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用6%KOH正丁醇溶液处理羊毛纤维,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时间羊毛纤维的鳞片形态变化情况,测试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细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研究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羊毛表面鳞片腐蚀效果明显,处理8.5h的羊毛纤维鳞片出现剥落现象;纤维的力学性能无明显破坏;纤维平均细度减小趋势显著.因此用KOH正丁醇溶液细化羊毛纤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