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祥敏 《吉林医学》2012,33(11):2442-244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胸腰椎骨折并截瘫采用经后路椎管减压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合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力髋系统结合防旋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O动力髋系统结合防旋转钉内固定治疗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均属A1或A2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0月随访,优48例,良10例,优良率100%。无死亡、髋内翻、内固定断裂、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动力髋系统结合防旋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改变了骨折固定模式,加强了抗旋转力及抗压力,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 imal femoralnail antirotat ion,PFNA)内固定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PFNA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配合医师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及术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依靠坚强内固定术后加强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病例通过手术治疗,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术效果满意,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无心脑血管、肺部、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PFNA内固定手术创伤及出血少,固定牢固,能使病人尽早离床活动,早期加强功能锻炼指导,能减少并发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韩美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79-4580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2例锁骨骨折患者,手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常规护理、加强体位护理、术后适时的功能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6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加强术后护理干预等措施,术后无感染、延迟愈合、再次骨折、内固定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接受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严秀梅 《甘肃医药》2011,(9):566-567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对35例采用小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随访6.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较好固定材料,配合精心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下颌骨骨折治疗的传统疗法回顾 ,以及对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目的、原理、方法、并发症及愈合的探讨 ,阐述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促进骨折直接愈合 ,无外骨痂形成 ,加强了骨折处稳定性、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1993年1月~1998年1月我科收治股骨内固定并发症患者30例,占同期股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的7.6%,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女6例。年龄11~64岁。股骨干粉碎性骨折11例,横断骨折8例,短斜形骨折7例,螺旋骨折4例。不同内固定方式及并发症见表1。表1 30例不同内固定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普通钢板加压钢板V型打梅花钉合计内固定折弯31206内固定折断22206内固定失效1012骨折不愈合31004膝关节固定综合征9300121.2 并发症处理 手术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克氏针和解剖钢板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探索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最佳方法。方法:对34例35足Sanders Ⅲ和Ⅳ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24例24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0例11足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60个月,采用Kerry评分系统判定足部功能优良率,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克氏针内固定组24例24足,足部功能优良率41.7%(10/24),近期并发症发生率41.7%(10/24),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8.3%(14/24)。解剖钢板内固定组10例11足,足部功能优良率77.8%(9/11),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6.4%(4/11),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2%(2/11)。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地降低远期手术并发症的 发生率和提高术后足部的功能,对于SandersⅢ和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解剖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好于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陈艳梅 《吉林医学》2013,(34):7305-7306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经皮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39例行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加强术前对手术患者的访视,重视心理健康宣教,手术护士掌握手术步骤和器械的使用方法,术中采取有效体位和安全防护措施,积极主动配合,术后减少出血、加强锻炼及预防并发症。结果:3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疗效满意。结论:完善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的护理配合,可增加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PFNA内固定手术的患者,积极完善手术前准备,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PFNA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患者出血少,固定牢靠,通过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加压双头中空螺纹钉鹅头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加压双头中空螺纹钉鹅头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8—28个月术后随访,优24例,良6例,无l例并发死亡,无髋内翻、患肢短缩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螺钉脱出股骨头,无股骨头坏死,无迟发性感染并发症。结论:应用加压双头中空螺纹钉鹅头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重间骨折,加强静压力和动压力的加压作用,加强抗扭转力,使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练习及负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蒋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88-88
目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单一的固定方法容易造成术后骨折对位不良、颞颌关系紊乱等并发症,采用坚固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应用可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外科手术坚固内固定后,行上下颌牙弓栓扎外固定,额间弹性牵引。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固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采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患132例,其中自体髂骨块或钛网与钛钢板用螺钉连接后一体化植入内固定53例,先植入自体髂骨块或容纳松质骨的钛网再行钛钢板内固定7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X线片评估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一体化植入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缩短,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微型夹板在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型钛夹板对91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坚固内固定,总有效率为92.3%.一并分析了包括创口感染、螺钉松动及咬合关系不良等并发症.文中就坚固内固定与骨折愈合的关系、坚固内固定的适应症、并发症及其防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 2 0年来 ,围绕通过AO技术实施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问题 ,国内争论不断 ,原因就是加强固定带来的骨质疏松、应力遮挡及再骨折等并发症较多。本组病例为股骨复杂骨折 ,在AO组织综合分类中为C类[1] ,尤其以C3型为多 ,粉碎骨块多 ,骨折跨度大 ,加之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的严重受损 ,临床上手术难度大 ,骨折愈合慢 ,并发症多。把AO技术用于股骨复杂骨折以来 ,骨折得到了较好的复位和固定 ,诸如内固定失效、骨不连、伸膝装置粘连等并发症明显减少。1 临床资料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共收治股骨复杂骨折86例 ,其中DCP 59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固定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和外固定组(手法整复外固定疗法),平均每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踝关节骨折症状改善效果:内固定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外固定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过相应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且外固定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评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内固定组有3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外固定组有1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踝关节骨折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内固定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内固定组。结论应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技术对患有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并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跟骨骨折患者86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分析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99%.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预防处理,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下颌骨骨折行坚固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骨折复位固定的可靠性、咬合关系的恢复、术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分析,了解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及固定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性椎管狭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减压内固定组和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各30例.观察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术后2年减压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6.7%,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优良率为90.0%,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年减压内固定组优良率为46.7%,明显低于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4年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的腰痛VAS评分、椎间高度明显优于减压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减压后内固定融合术远期效果好于减压内固定术,但椎板减压加内固定术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治疗脊柱疾病的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在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便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本科1988-1999年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疾病的47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8例获随访(占90.1%)。术中并发症26例,发生率5.5%;术后并发症64例,发生率15%。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采用CD、DRFS、Dick、RF及Steffee等5种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时,共72例,占总并发症例数的80%,上述5种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CD技术0-12.9%、DRFS技术6.8%-11.9%,Dick技术7.3-12.7%,RF技术2.4%-19.5%,Steffee技术10.1%-21.5%。主要并发症包括假关节、椎弓根螺钉断裂、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等。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掌握不熟练、内植物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等。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引起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熟练程度不够及内植物本身设计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