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构成,是髋关节屈曲的主要肌肉,对维持髋关节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髂腰肌疾病是引起髋关节不稳定和腹股沟疼痛的重要原因,而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CT可用于初步评估髂腰肌病变,观察其位置和范围,确定主要来源;MRI对于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就影像学诊断髂腰肌疾病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统计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患病率,评价CT重建对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因腰椎峡部裂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所有患者(312例),男147例(占47%),女165例(占53%);年龄12~76岁,平均44岁.对所有病例行腰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双斜位X线片和腰椎CT检查,统计入院手术患者中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患病率和患病节段,总结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所有腰椎峡部裂手术病例中共发现多节段峡部裂患者9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9%,男5例,女4例;年龄21~51岁,平均39岁.腰椎峡部裂节段分布,8例为L4、L5双侧峡部裂,1例为L4右侧峡部裂、L5双侧峡部裂同时合并L4左侧椎弓根基底处不连续和腰椎不稳定.9例患者中有3例可以通过腰椎正、侧位和双斜位X线获得正确的初步诊断,全部患者可以通过腰椎CT矢状位和峡部重建确诊.在CT峡部重建片可以观察腰椎峡部骨缺损的具体形态,及其周围骨赘、骨痂、纤维组织增生的情况;当单侧峡部裂时,能观察到健侧椎板反应性硬化的表现.结论 腰椎多节段峡部裂并不罕见,占全部手术病例的2.9%,受累节段均为L4、L5.腰椎CT矢状位和峡部重建能更有效地观察峡部裂的形态,以减少漏诊并指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vertebral body,ANV)诊断中CT和MRI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诊治的12例ANV的病史、临床表现、CT和MR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12例ANV椎体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治疗前后疼痛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结果:本组ANV均发生在胸腰段脊柱。CT和MRI检查发现椎体内有真空区,内部可积气或积液,早期ANV真空区内积液时MRI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且T2加权像上则为高信号,晚期ANV的CT扫描可见真空区边缘硬化带。VA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9.08±0.76)分降为术后的平均(2.33±1.43)分。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后内出现真空区时应警惕本病,CT和MRI在椎体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VP是一种治疗ANV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急腹症的CT征象,提高CT对腹腔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腹腔脏器损伤的186例患者的术前CT图像,总结不同脏器损伤的CT表现特征。结果 186例中共有271处脏器损伤,其中实质脏器损伤228处,空腔脏器损伤43处。腹腔出现腹水的有157例(84.4%),腹腔出现血肿的有65例(34.9%)。实质性脏器损伤CT主要表现为损伤处出现混杂密度影(71.9%),包膜或边界不光整(59.2%),包膜下积血或血肿形成(56.6%)和周围筋膜增厚或脂肪间隙模糊(78.9%)。空腔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损伤处结构紊乱(62.8%)或壁增厚(72.1%),腔内可出现血肿(20.9%)。结论 不同的腹腔脏器损伤具有不同的CT表现,外伤性急腹症的诊断和定位需要结合外伤原因、临床表现和CT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胸腰段椎体骨折进行CT三维重建,观察伤椎椎弓根结构,决定是否在伤椎进行椎弓根短螺钉置入,以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方法]将胸腰段椎体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伤椎的三维重建,观察其双侧椎弓根结构,构建圆柱体模拟预置的椎弓根短螺钉并测量其长度。[结果]胸腰段伤椎的CT三维重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伤椎骨折情况和双侧椎弓根结构是否完整,从而决定在伤椎是否置入椎弓根短螺钉并精确测量预置的椎弓根短螺钉长度。[结论]胸腰段骨折椎体CT三维重建与脊柱椎体整体三维重建相比较,前者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伤椎椎弓根的结构是否完整,从而有利于制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左上腹肿块的CT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因胰、脾、胃交界区肿块而行手术探查的131例病例;通过分析CT影像中肿块中心层面所在位置和邻近脏器的形态改变,以确定肿块的来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对比,研究CT诊断的准确性和各类疾病之间肿块中心层面所在位置和邻近脏器形态改变的异同。结果:CT诊断左上腹肿块来源的准确性为81.7%,Kappa值为0.741。来源于胃部、肠道和后腹膜的肿块主要位于胰体上方(P值〈0.05),而来源于胰腺和脾脏的肿块主要位于胰体下方(P值〈0.05)。胃部肿块胃底形态改变的几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P值为0.001),而胰腺肿块胰腺形态改变的几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疾病(P值为0.001)。结论:CT影像中肿块中心层面所在位置和邻近脏器的形态改变,对左上腹肿块的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CT三维重建分析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完整性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18具成年人下肢标本,男11具,女7具;年龄55~79岁,平均68.2岁;均排除下肢外伤病史.将18具标本平均分为两组,每组9具.1组只切断下胫腓前韧带,即三角韧带完整组;2组同时切断下胫腓前韧带和内踝三角韧带,即三角韧带损伤组.每具标本于外踝尖近端3 cm处横行截断腓骨,通过标记的克氏针分别建立远端腓骨外旋5°、10°、15°、30°的畸形模型,并行钢板螺钉固定.每次建模后均行薄层CT扫描.将所有CT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通过自动密度识别及后期人工处理描绘下胫腓联合、踝穴及踝穴内距骨轮廓,运用软件建立下胫腓联合、踝穴、踝穴内距骨三维模型,并自动计算各模型体积.通过踝穴及踝穴内距骨体积相减,得到踝关节间隙体积.比较组间及组内不同旋转度数时各模型体积的变化,从而反映各病理模型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旋转畸形度数增加,下胫腓联合及踝穴体积增大,而踝穴内距骨体积随之减小.在三角韧带完整组中不同旋转角度所致畸形模型比较,10°旋转畸形时下胫腓联合体积及踝关节间隙较正常开始出现显著性增大.在三角韧带损伤组中不同旋转角度所致畸形模型比较,5°旋转畸形即开始出现踝关节间隙及下胫腓体积较正常时显著性增大.结论 三角韧带完整性可影响外旋畸形时踩关节间隙的变化.当三角韧带完整时,10°外踝旋转畸形即可导致下胫腓联合及踝关节间隙显著性增大;而当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时,5°旋转畸形即可出现踝关节间隙显著性增大,下胫腓联合显著性分离,踝关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滚动图像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 -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螺旋CT平扫33例可疑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在CT显示器上通过滚动图像进一步诊断并通过输尿管镜验证.结果 33例患者均通过输尿管镜得到证实.结论 对于可疑输尿管中、下段结石,CT滚动图像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脊椎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0例脊椎结核的PET/CT表现,SUV>2.5定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并对比MRI图像,分析其对脊椎结核的诊断符合率。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10例脊椎结核患者,MRI诊断脊柱结核6例(60%),其余均诊断为转移瘤。18F-FDG PET/CT诊断脊椎结核10例,共计16个椎体,其中4例为单一椎体受累,6例患者表现为2个连续椎体同时受累,以胸腰段椎体为主。PET/CT和MRl检出病灶率相同,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60%,二者定性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ET/CT在诊断脊椎骨结核方面优于MRI,能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腕关节在尺桡偏运动过程中,腕关节韧带长度的变化.方法 对6名志愿者腕关节进行CT扫描,获得腕关节在桡偏20°至尺偏40°内每隔20°的运动范围内各腕骨及尺桡骨远段三维重建图像.男3名,女3名,仅研究单侧右侧腕关节.年龄20~32岁,平均24岁.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过程中,在重建各腕骨及尺桡骨结构图像上以软件测量掌、背侧腕韧带的长度.结果 腕关节尺偏时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背侧腕间韧带止于舟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部分的长度较中立位显著伸长,分别伸长(2.4±0.3)mm、(2.3±0.8)mm、(1.2±0.6)mm、(1.2±1.2)mm与(2.6±1.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桡偏时尺头韧带与背侧桡腕韧带长度显著伸长(P<0.05),分别为(0.8±0.6)mm和(1.0±0.5)mm.结论 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时,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背侧腕间韧带于桡偏位缩短,尺头韧带、背侧桡腕韧带长度于尺偏位缩短.这些位置可能使不同腕韧带张力降低,有利于损伤韧带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前十字韧带双束重建术后CT测量骨隧道大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十字韧带(ACL)双束重建术后CT测量骨隧道大小的价值.方法 47例单纯ACL断裂自体胭绳肌腱双束重建患者,男42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26.8岁.采用双束四隧道八股肌腱重建ACL方法 ,隧道外悬吊式固定.术后分别在X线及CT片上测量胫骨、股骨骨隧道的直径,并与术中钻孔值比较.结果 术中胫骨浅束钻孔直径平均(0.5979±0.0521)cm,胫骨深束钻孔直径平均(0.7479±0.0651)cm,股骨浅束钻孔直径平均(0.5734±0.0487)cm,股骨深束钻孔直径平均(0.6947±0.0732)cm.X线测量结果 示:胫骨浅束直径为0.545±0.762 cm,平均(0.6369±0.0638)em;胫骨深束直径为0.601±0.987 cm,平均(0.7784±0.0841)em;股骨浅束直径为0.534±0.644 cm,平均(0.5780±0.0305)cm;股骨深束直径为0.488~0.817 cm,平均(0.6723±0.0754)cm.CT 测量结果 示:胫骨浅束直径平均(0.6009±0.0502)cm,胫骨深柬直径平均(0.7497±0.0677)cm,股骨浅束直径平均(0.5662±0.0375)cm,股骨深束直径平均(0.7002±0.0709)cm.CT 测量值与术中钻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 测量方法 可以真实反映胫骨、股骨骨隧道大小,适用于ACL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腰骶部多裂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关注对椎间盘局部的治疗,如手术疗法及其他介入治疗等,但术后并发症及高复发率一直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难点问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发展,对腰突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者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和转归与局部肌肉等软组织密不可分。而作为脊旁深层肌肉,多裂肌对腰椎椎体节段间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异常可使腰椎的稳定性降低,而腰椎的慢性疾病也可导致多裂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后部骨结构解剖因素,分析其对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的影响,及可能引起的危险和并发症。方法研究采用MED治疗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扫描图像,对其突出节段的棘突成角、棘突偏向、椎板长、椎板厚、椎板成角、小关节纵轴长及小关节间距等解剖参数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各参数间相关性及其与MED术中情况的关系。结果椎板倾斜、棘突畸形偏向手术侧、椎小关节发育性或增生性内聚、椎板过厚、椎板相对椎间盘水平低或位置过低、椎板过短、椎管最小内径和椎管侧壁过深等是影响MED的解剖因素。同一MED病例L4,5节段比L5S1难度增加很多。研究表明椎板长度大于18mm、椎板角大于120°和椎管侧壁深度小于10mm的病例,行MED手术会非常容易。椎板长度小于12mm、椎板角小于100°和椎管侧壁深度大于14mm的患者行MED术会非常困难和危险,如有上述解剖变异和畸形情况,则不应采用MED治疗;介于两者之间的病例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结论因为器械因素,很多病例不适合MED手术。对切开手术影响不大的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变异,对MED非常重要,应该成为选择MED的一个手术指征。术前测量腰椎后部解剖数据,选择适合病例行MED,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易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CT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相关研究鲜见文献报道,并且其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利用CT影像定位分析的方法,研究上胸椎前方不同血管间隙所能暴露的椎体范围,为制定上胸椎前路手术的术前计划提供参考。方法:自2008年10月至12月,随机选取120例正常胸部CT片,男5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40.3±12.3)岁。利用胸部CT片的X线定位图像,定位左头臂静脉上缘与正中矢状面交点、左右头臂静脉汇合点上缘、气管分又上缘所平对的椎体水平;在垂直视野下且不向尾侧牵拉重要解剖结构的情况下,上述各点分别代表前方入路间隙E1(气管食管鞘与两侧血管鞘之间的间隙)、E2(右头臂静脉、头臂干与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E3(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间隙)尾侧暴露的椎体水平。结果:在120例样本中,有105例T2椎体可通过E1显露(87.5%),有82例T3椎体可通过E2显露(68.3%),有89例T4椎体可通过E3显露(74.2%)。结论:3种上胸椎前方入路间隙所能暴露的椎体范围存在差异,术前可根据患者的胸部CT片选择恰当的入路间隙。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腰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模拟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并进行形态学测量, 探讨经皮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成人腰椎病变患者的CT数据, 利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 以腰椎椎弓根最小冠状断面的内缘与下缘交界处在椎板上的投影点为进钉点, 测量头倾角、外倾角、最大螺钉长度、最大螺钉直径、轨迹与棘突的距离、上终板比率等参数, 同时利用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该轨迹与棘突的关系。结果 L1~L5的外倾角分别为9.3°(8.9°, 9.8°)、9.6°(8.9°, 9.8°)、10.4°(9.5°, 11.3°)、11.81°±1.24°和13.6°(12.5°, 14.5°), 头倾角分别为26.6°(26.0°, 27.0°)、26.2°(25.7°, 26.5°)、26.9°(26.5°, 27.4°)、25.94°±0.92°和24.3°(22.7°, 25.4°), 头倾角、外倾角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1~L5的最大螺钉直径分别为(5.65±0.49) mm、(6.38±0.60) mm、(6.91±0.67) mm、(7.42±0.76)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关系.方法 分别对55例志愿者110个膝关节和30例双束重建患者30个患膝关节进行双源CT扫描.使用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内侧壁三维模型,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自然印迹及术后双束骨道,标记、测量自然印迹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两者的位置关系,显著性差异设定P值0.05.结果 ACL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与术后双束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前内束,h对=(26.2±2.2)%,h实=(23.6±8.5)%,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906,P〈0.01);t对=(25.0±2.1)%,t实=(25.2±3.9)%,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80,P〉0.05).后外束,h对=(46.5±3.2)%,h实=(45.0±4.6)%,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08,P〉0.05);t对=(34.2±2.5)%,t实=(37.9±4.2)%,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30,P〉0.05).结论 (1) DSCT三维重建可清晰重建出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和双束重建术后骨道位置;(2) DSCT 三维重建可用于ACL解剖双束重建术后骨道位置评估,对改进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维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的观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椎动脉的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3D-CTA检查,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和表面重建(shadedsurfacedisplay,SSD),其中7例行选择性椎动脉造影。结果67例患者中,椎动脉显像133条;正常52条,病变81条;1条闭塞不显像。病变包括先天性畸形,血管受压或牵拉移位,血管壁粗糙、钙化,管腔狭窄、部分中断等。发育畸形的椎动脉可伴有多种病变,一条椎动脉可以多段发病。椎动脉发育畸形和椎动脉各段病变发生情况如下:椎动脉先天畸形31条(发育纤细17条,走行异常14条);起始段(V1)病变11条(血管壁粗糙、变细10条,其中3条扭曲成角;1条钙化);颈椎段(V2)和寰枕段(V3)病变30条(骨质增生压迫血管移位13条,牵拉内移7条,局限性狭窄10条);颅内段(V4)病变55条(血管呈串珠状、管壁粗糙52条,其中钙化2条;血管部分中断3条)。血管造影7例14条血管,血管异常8条共13处病变;颅内段病变2处,3D-CTA显示明显狭窄,DSA为轻度狭窄,其余11处病变两者相符。结论3D-CTA能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全程,同时可以观察与椎骨的解剖关系。在椎动脉先天畸形、血管钙化以及判断相邻椎骨的影响等方面优于其它影像方法,为椎动脉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腰椎后纵韧带骨化及其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周英杰  史相钦 《中国骨伤》2006,19(10):627-628
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病理现象,在其组织学上表现为脊柱后纵韧带的异常增厚及骨组织形成,在放射影像学上则表现为位于椎体或椎间隙后方的条索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区。本病多见于颈椎,其次为胸椎,而腰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