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 合成并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1,2-双亚甲基-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1,2-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分别简写为10-2-10和12-2-12),并用失重法研究了1M盐酸溶液中该类表面活性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缓蚀机理为表面活性剂在钢铁表面的吸附形成单分子膜,从而阻碍了盐酸对钢铁的侵蚀,其缓蚀效率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表面活性剂浓度接近其临界胶束浓度时达到最大,理论计算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盐酸溶液中该类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  相似文献   

2.
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通过残余浓度法测定吸附等温线,荧光探针法和Zeta电位测试方法研究季铵型阳离子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浮选结果表明:将DTAC和CTAC作为捕收剂,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回收率随着pH的增大而增加,而高岭石的浮选回收率随着pH的增大反而下降。当捕收剂的碳链增长时,矿物浮选回收率提高,但高岭石的增加幅度小于一水硬铝石的。在低浓度范围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而对于高岭石,还存在离子交换作用。当浓度增大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碳链间疏水缔合作用在两种矿物表面进一步吸附。矿物表面微极性研究表明:CTAC的疏水性比DTAC强,相同溶液浓度下CTAC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能形成比在高岭石表面更大的胶团,这也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对一水硬铝石吸附的影响要大,与浮选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CTMAB萃取Au(CN2)2^—体系中盐析剂反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萃取剂-惰性稀释剂-Au(CN)2^-体系萃金过程中盐析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盐析剂的加入反而降低了金的萃取率。这说明盐析剂的作用机制与萃合物在负载有机相中的存在状态及结构密切相关。盐析剂的加入降低了水相中水分子的活度,不利于生成有机相中以水分子为桥的CTMA^ .H2O.TBP缔合大阳离子萃合物。对传统的溶剂萃取盐析效应提出了一些亲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铸造》1976,(5)
前言众所周知,膨润土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采用高压造型时,对膨润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掘和选用优质的膨润土,就成为进一步发展湿型铸造的关键问题之一。膨润土主要由蒙脱石类矿物组成。天然产的膨润土大致可分两类:(1)钙基膨润土——吸附的阳离子以Ca++为主;(2)钠基膨润土——吸附的阳离子以 Na+为主。迄今我国开采使用的均为钙基膨润土。  相似文献   

5.
液膜法分离富集、测定废水中微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以N503(N,N-二仲辛基乙酰胺)为流动载体,L113B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和NaHSO3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分离(111)金。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金的迁移率可达99.5%-100.4%,并能有效地与Ni^2 ,Mn^2 ,Fe^3 ,Al^3 ,Ca^2 ,Mg^2 ,Cu^2 ,Co^2 ,Sn^4 ,Pb^2 ,Zn^2 ,∑RE^3 等离子分离。此法已成功地用于富集测定工业废水,镀金废水和矿石中的微量金。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6%以下,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下HNO3改性对活性炭吸附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浓HNO3分别在常温和沸腾状态下对活性炭进行改性,用FTIR和N2吸附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分析,使用AAS,SEM和XRD研究银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经常温浓HNO3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明显提高,而经沸腾浓HNO3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容却明显减小,但2种改性方式都使活性炭表面产生更多的含氧基团,为[Ag(NH3)2]^+的吸附还原提供更多的活性点,从而使活性炭表面银颗粒更加密集;常温浓HNO3改性极大地促进了[Ag(NH3)2]^+的吸附还原,当银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600mg/L时,活性炭对银的吸附量是原炭的5倍多;而活性炭沸腾浓HNO3改性使银的吸附量略有下降,但银颗粒却更加细小而密集,有利于活性炭表面纳米银颗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铬酸盐等重金属类缓蚀性颜填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未来该类有害物质在防腐蚀涂层中的应用将被禁止。新型的离子交换型填料因其具有可同时释放缓蚀性离子和吸附固定侵蚀性离子(H~-、Cl~-、SO_4~2等)的双重功效,被认为是替代传统重金属类颜填料的理想材料。本文对Zn~(2+)、Ce~(3+)、Ca~(2+)等缓蚀性阳离子改性膨润土、氧化硅、分子筛等新型离子交换型缓蚀填料在有机防腐蚀涂层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钠化改性膨润土对Cd2+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钠化改性膨润土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8.45mg·g-1,是土壤的2.70倍.XRD实验表明,钠化改性膨润土对Cd2+的吸附主要为离子交换吸附.同时进行了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钠化改性膨润土添加到污染土壤中改善植株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镉污染土壤中添加钠化改性膨润土可促进植株的生长,降低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的含量.因此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Fe-2Ni粉末注射成形喂料性能的影响。首先用单分子层吸附模型计算出形成单分子层吸附所需表面活性剂的理论值,然后分别将硬脂酸、司班-20、司班-80、吐温-60等不同表面活性剂加入粘结剂中,发现表面活性剂可通过降低粘结剂对粉末的润湿角、降低粘结剂-粉末喂料的粘度而提高最大粉末装载量,在超过单分子层吸附的量之后,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仍能进一步发挥其有益作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喂料性能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该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粘结剂对Fe-2Ni羰基粉末装载量达55%(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0.
锂基膨润土在醇基快干锆英粉涂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铸钢件表面光洁度,满足国外客户对毛坯表面的高质量要求,我们分别采用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及锂基膨润土作为悬浮剂在醇基快干锆英粉涂料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对其悬浮性进行比较性试验,认定锂基膨润土悬浮稳定性最好。本文详细阐述了锂基膨润土的原土的悬浮性,活化处理后的悬浮性及锂基膨润土醇基快干锆英粉涂料的组成,各项性能。并通过生产验证,应用该涂料,铸件表面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广泛用于吸附污染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由于活性炭表面富含亲水官能团,在潮湿环境下将优先吸附水分子,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对目标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因此如何改善活性炭的防潮防水性能是其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活性炭经疏水/超疏水改性后,可有效隔绝水汽,显著提高其防潮、防水性能,这种特殊性能使疏水/超疏水活性炭在诸多领域都有着极高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基于活性炭的吸附机理,从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2个角度出发,概述了活性炭的来源和形貌,着重介绍了不同的疏水/超疏水改性技术,包括高温加热处理、负载金属氧化物、有机分子改性、有机硅涂层、有机无机复合超疏水涂层的改性制备方法及相应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改性技术对活性炭的防潮、防水能力及吸附目标有机物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疏水/超疏水活性炭在不同领域(例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及电化学催化等)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指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对活性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具有多吸附中心的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具有多吸附中心的缓蚀剂—具有多活性中心的咪唑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应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缓蚀效果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多吸附中心的引入可以加强表面活性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它们的缓蚀性能.杀菌测试实验表明该类缓蚀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镀液组成对电沉积添加剂协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芳  鲁统娟  贺岩峰 《表面技术》2017,46(6):293-297
目的研究镀液组成对电沉积添加剂协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OPE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BDDAB)等摩尔混合,以该阴阳组合体系作为添加剂,考察锡电沉积中镀液组成对添加剂协同作用的影响。通过测量镀层的碳含量和电镀过程的电流效率,了解阴阳组合体系添加剂对电沉积的调控性能。结果镀液中甲基磺酸浓度为0.5 mol/L时,OPES-BDDAB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抑制效率达到最大值(71.5%)。抑制效率随锡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0.1 mol/L后,抑制效率增加减缓。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配比随阳离子浓度所占比例的减小而增大,抑制能力变差。OPES-BDDAB混合体系在浓度为CMC值(0.15 mmol/L)时得到镀层的碳含量最小(41.2 mg/L),且电流效率最大(96%)。结论镀液组成影响阴阳离子组合体的协同作用效果。碳含量及电流效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力,有可能改善镀层的质量及对电镀过程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膨润矿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1)膨润土对Cu^2+离子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t≤3min)满足于方程为dC/dt=-A.e^-mt,中期阶段(3min≥t〈10min)是从初始阶段到后期阶段的过渡阶段,后期阶段(t≥10min)满足于方程dC/dt=-k.C。(2)吸附速度常数随吸附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且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及硅藻土对染料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硅藻土、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1种阳离子染料和2种阴离子染料进行了吸附研究.BET液氮吸附法测定结果显示硅藻土改性后的比表面积增大而平均孔径降低;染料吸附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后对天龙红(TR)及雷马素金黄(RGY)两种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提高,而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降低;改性硅藻土对天龙红的吸附容量大于活性炭,而对雷马寨金黄及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低于活性炭;采用准一级、准二级两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对染料的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改性硅藻土及活性炭的染料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银在活性炭上吸附与分布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氨水或硫代硫酸钠介质中银的吸附量降低,氨水浓度增大对银的吸附没有影响,而还原性的硫代硫酸酸钠浓度增大使银的吸附量降低。(2)活性炭氧化改性不利于Ag^ 和[Ag(S2O3)2]^3-的吸附,却有利于[Ag(NH3)2]^ 的吸附。(3)银主要分布在活性炭的外表面;银的分布受到吸附时间、银离子浓度、配位体及活性炭氧化改性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控制这些条件,就可以控制活性炭上银颗粒的粒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用DL-Cysteine为释放剂,选择性螯合滴定法测定有机锡中的锡含量。方法基于先用EDTA螯合Sn^4+和其它金属离子,过剩的EDTA在pH5-6时,以Pb^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然后加入DL—Cysteine分解Sn—EDTA螯合物、释放出的EDTA,再用Pb^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以XO、MTB、CPB为混合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曾对多种阴阳离子可能存在的干扰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一般常见的金属离子都不干扰,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羟基磷灰石,并利用不同检测手段对其物相、形貌和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物是高度结晶的羟基磷灰石相。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剂晶粒的形貌影响较小,但明显影响孔结构的形成。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晶粒的比表面积较小(≤33 m2/g),,通过TEM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孔结构。而对于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合成的样品,可以看到许多孔径大小为2~7 nm的开孔,不均匀地分布在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表面。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得到的均为吸附IV型等温线,并伴有明显的滞后环,证实了介孔结构的存在。当CTAB与羟基磷灰石的摩尔比为1:2时,样品的比表面积与孔容最大,其比表面积为97.1 m2/g,孔容为0.466 cm3/g。  相似文献   

19.
对吸附在高庙子(GMZ)膨润土上的Cr(III)进行解吸实验,研究振荡时间、解吸溶液离子强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解吸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上Cr(III)的解吸过程较易发生;Cr(III)的解吸动力学过程较吸附过程慢,实验条件下解吸过程在3 h后达到平衡;当使用0.1 mol/L HCl、1 mol/L NaCl和1 mol/L CaCl 2作为解吸液时,Cr(III)的最终解吸率分别达89.4%,56.5%和77.2%;增大解吸溶液的离子浓度能够促进解吸过程的发生;pH值对Cr(III)解吸过程有重要影响;吸附/解吸过程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GMZ膨润土在处理Cr(III)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再生能力,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SO)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DPB)在0.1mol/LNaOH溶液(20~50℃)中对工业纯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SO在20~50℃时对铝基本无缓蚀作用。TDPB对铝在20℃和30℃时缓蚀效果较差;但在40℃和50℃时TDPB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50℃时1.0×10-3mol/LTDPB对铝的最大缓蚀率为81.2%。TDPB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模型,根据热力学公式求出了吸附热力参数(吸附自由能ΔG0,吸附焓ΔH0,吸附熵ΔS0),并用吸附观点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