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新建筑》2010,(5):123-125
通过对城市空间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构成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文化性是统一城市主客体、关联空间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逻辑纽带。论述基于文化差异性、开放性和主题性的城市空间构成、秩序和特色的建构方式,探讨城市区域空间文化性建构对我国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代四个国家城市的地下空间发展历史进行7总结和分析,实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进程中所共同表现出的趋势:(1)城市地下、地上空间一体化影响城市发展;(2)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城市会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空间的维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一系列新的过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如围闭式城市空间、交通性城市空间等。本文结合实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公共空间联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正逐步提高,而城市空间也不断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现代城市的兴起的一种新空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重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城市空间正义"的观点出发,以城市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解读城市过渡空间的内涵出发,对过渡空间的形态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认识城市过渡空间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过渡空间,并通过对上海中心城区南京路及人民广场一带的城市空间分析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6.
曹青云 《城市住宅》2021,28(2):182-183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越来越清晰,试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怀远县城市魅力空间的塑造进行研究.抓住区位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关键,从城市自然本底和文化基础的认知和分析出发,总结怀远县城市魅力空间现存的问题,进而以自然山水空间、历史人文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三大空间为切入点,提出城市魅力空间塑造的规划策略和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之间不应出现断层现象。本文从城市设计方面寻找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过渡体和中介空间,使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层次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大中 《新建筑》1998,(1):18-19,25
通过对城市空间概念及其主体-背景现象的理解,在人对空间的认知关系上,对城市空间网络系统的形态、形象、意象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代四个国家城市的地下空间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实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进程中所共同表现出的趋势:(1)城市地下、地上空间一体化影响城市发展;(2)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城市生长的需求和体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时空过程 ,具有继承性 ,对一个城市的空间扩展状态的研究和对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和动力机制的探讨可以使人们正确把握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 ,预测城市发展趋势。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探讨了其在 8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扩展及结构演化的现象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黄超 《山西建筑》2009,35(14):20-21
以酒店空间环境系统化设计的人文内涵为基本内容,分别从人性的关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阐明酒店空间环境系统化设计的人文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街区场所空间及周边环境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历史建筑场"的概念,旨在探索历史街区场空间整体性设计方法,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周边空间环境的再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该文通过对泉州聚宝街历史街区的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探索出对历史街区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姚刚  冯姗姗  陈华 《山西建筑》2006,32(4):41-42
解释了居住区外部空间的涵义,以天津万科水晶城为例,从公共和私密空间、交通空间、绿化空间、交往空间四方面分析了其成功的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总结了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吴思  汪杉 《华中建筑》2008,26(11):54-59
由于对交往活动认识不够或对交往空间的本质缺乏必要的了解,教育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常常不尽如人意该文针对三栋教学楼,分析不同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环境感受的差异及其原因,得出较为全面的空间环境评价结果,从而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我国大学校园环境由于扩招、合并、新建校区所带来的校园空间环境、绿化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意识,以期为以后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带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韦佳  李涛 《山西建筑》2006,32(15):15-16
通过对南京市六幢办公楼办公空间现场测量与满意度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办公空间声环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噪声控制和语言私密度的保障等方面论述了办公室声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期对城市办公环境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婷 《山西建筑》2006,32(15):21-22
通过对武汉关山区各个住宅小区内居住室内环境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居住空间与环境质量的各个因素,并对今后的居住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着眼干城市环境与建筑空间之间限定与创造的互动关系.并将体育建筑功能与地域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探讨杭州市江干区文体中心规划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构思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莉 《福建建筑》2011,(12):15-18
在总结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历史演变过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演化受到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空间观念等的影响,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演化的功能适配性机制、价值导向机制、环境衍生机制和系统“一体化”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与结果。以期用以指导我国城市,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城市功能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日两国年轻人关于日本养老建筑的空间认知调查,提出了“小规模多功能”养老建筑的基本空间特征为:第一规模灵活,最好在低层设置;第二与社区及周边环境结合紧密;第三根据多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并设置对外开放空间;第四起居空间类型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