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的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快速渗铝及其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弧沉积与强流脉冲电子束后处理相结合的表面复合处理工艺,并应用在20钢和H13钢的表面快速合金化,首先采用电弧离子镀的方法,分别在20钢和H13钢表面沉积了约30和10μm厚的纯铝层;然后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铝膜进行后处理,铝在电子束瞬间加热作用下,熔入基体表面中,实现了表面快速合金化,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脉冲电源反电晕放电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正极性固态Marx脉冲发生器作为放电电源,以中间添加蜂窝介质的针板作为放电电极,设置正极性矩形高压脉冲输出电压为0~20 kV可调,工作频率为0~1000 Hz可调,脉冲宽度为10~500 μs可调,进行反电晕放电实验,并根据电源和电极参数对影响放电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在相同放电电极参数条件下,将高压脉冲反电晕与直流反电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介质厚度、针板间距、脉冲宽度和放电频率均对反电晕放电电流有一定影响;在脉冲放电频率为100~1000 Hz时,发生反电晕的相同电压下,脉冲反电晕放电电流大于直流反电晕放电电流,证明高压脉冲激发反电晕放电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制备的氧化锡超微粒子薄膜(UPF)进行了SEMXRD及AES的表面分析,并讨论了不同基体对薄膜表面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场效应管电火花脉冲电源,利用电流前沿斜率控制,实现了高效率低损耗放电加工模具,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仿真度。电压控制型功率器件,利用场效应管实现了窄脉宽高峰值电流放电加工模具,取得了模具最佳加工表面粗糙度和提高去除率的统一。采用单片机和主振级两套脉冲发生器,进一步提高了电火花脉冲电源的可靠性和电火花机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气相沉积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沉积技术是一种工模具表面强化的新技术。叙述了气相沉积技术在钢基上沉积硬质涂层的特性,并就其在模具上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注意事项,为扩大沉积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直流热阴极辉光放电方法制备出了高品质金刚石厚膜,生长速率达到20μm/h,生长厚度达到3mm.为了解其工作特性、优化沉积工艺,本文研究了放电电压对金刚石沉积速率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扫描电镜、拉曼谱和XRD图谱分析得出,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沉积速率呈下降趋势,电压在850~950V范围金刚石中石墨和非晶碳明显减少,晶粒均匀,表面晶向以(110)为主,金刚石薄膜的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电弧离子镀技术中脉冲偏压对TiN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电弧离子镀技术中采用脉冲偏压以后各种参数对沉积TiN薄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直流偏压相比,直流叠加脉冲偏压能更好地细化颗粒,降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沉积速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显示:气氛和频率是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沉积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波长相同但脉冲宽度不同的激光对航空铝合金2024T62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分析了激光参数,激光装置的光路系统配置,激光冲击区的表面质量及激光冲击强化效果,采用KD^*P为调Q晶体,三级放大的光路系统能获得最佳的激光冲击参数;脉冲宽度(FWHM)30ns,冲击光斑Φ7-Φ10mm,能量15-20J。  相似文献   

9.
模具热处理不当是造成模具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目前模具表面强化处理的一些新工艺,分析了低温化学热处理、气相沉积、激光热处理以及稀土元素表面强化等新工艺的模具表面强化特点,为使用表面强化技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质层厚度及其表面放电对指纹放电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介质阻挡放电的原理,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人体指纹图像的提取装置。采用静态指纹提取方法,比较了3种不同厚度(0.1mm、0.2mm、0.3mm)介质层时指纹图像的清晰度。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层厚度的增加,放电空间的电场趋于均匀,导致指纹放电强度在空间均匀化,从而使指纹成像的分辨率下降。利用动态指纹提取方法观察到了手指在介质层表面产生的沿面放电现象。实验中观察到,金属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表面放电的长度是有限的,从而证实发生在纹脊之间的沿面放电并不会对图像分辨率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指纹图像的清晰度,采用较薄的介质,使用纳秒脉冲放电技术降低沿面放电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对高功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的金刚石膜中的黑色层状缺陷进行了研究。沉积过程中通过改变沉积速率;适量加氧、加水、加氮;采用高纯气体;调整漏气率;多台设备并联运行;单台设备反复运行和交换零部件多种手段,均未找到其成因。中对用黑厚时位式新理念的研究作了报导。证实夹层成因和膜制备过程中的上述因素间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空气中固体电介质上纳秒正脉冲表面放电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光胶片作为阻挡介质的针-板放电系统,解析空气中固体电介质上纳秒正脉冲表面放电的形成过程,施加纳秒正脉冲高电压时,得到中心不发光的辉光圆环及圆环四周放射状流光的电图像,测量这两部分流光的最大伸展长度,分别得到它们与施加电压的关系式,表明表面放电的形成存在着电压阈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ZnO、SnO2及其复合UPF的工作温度对其薄膜表面电阻的影响,并根据表面吸附模型和理论对其结果加以分析.所研究的薄膜样品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化沉积技术制备.  相似文献   

14.
强直电流伸展弧CVD硬质合金金刚石涂层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强电流直流扩展电弧设备对酸浸和渗硼预处理的YG6刀片进行了金刚石薄膜涂层沉积,并对放于不同位置的沉积刀片表面涂层的激光Raman谱和SEM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硼预处理工艺优于酸浸预处理工艺;在渗硼处理的GY6刀片上,沉积的金刚石薄膜涂层具有大面积、均匀性好和质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直流下油中局部放电脉冲波形测量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简述直流下局部放电模型及其检测方法之后,设计了直流下局部放电试验以及具有超宽频率响应的脉冲波形测量系统.为了验证测试电路具有足够的频率响应范围,利用方波源产生的陡下降沿对测量电阻进行了校验,同时对直流下空气中电晕放电波形进行了测量,结果均表明该系统满足试验要求.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构造了6种油纸绝缘模型以模拟换流变压器的典型缺陷,并利用该测量系统获取了缺陷模型在直流下的大量放电脉冲波形.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直流下变压器油中放电稳定,放电脉冲不存在振荡分量和过冲,放电规律与阐述的直流下局部放电模型一致,不同放电波形的特征参数均有差别.这些特性为直流下局部放电类型识别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普克尔斯效应反射法测量绝缘膜表面放电电荷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用普克尔斯效应反射测量系统测量绝缘膜上表面电荷分布的方法,与原来的透射法相比,反射法可以避免薄膜本身光学特性的影响,因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采用高速光检出装置,反射法可用于测量直流、脉冲及交流沿面放电时绝缘膜上表面电荷密度及分布.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低密度聚乙烯膜交流沿面放电时表面电荷分布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氮化铝纳米晶和纳米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氮化铝(A1N)纳米晶和纳米线研究的最新进展,详细讨论了直流弧光放电蒸发、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脉冲辅助激光刻蚀和有机溶液相反应等方法合成氮化铝纳米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A1N纳米线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用普克尔斯效应反射测量系统测量绝缘膜睛有面电荷分布的方法,与原来的透射法相比,反射法可以避免薄膜本身光这特性的影响因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采用高速光检出装置,反射法可用于测量直流,脉冲及交流沿面放电时约膜上表面电荷密度及分布,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低密度聚乙烯交流沿面放电时表面电荷分布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9.
脉冲电晕法烟气脱硫优点显著,但该法可能使正离子和电子离开流光通道,发生复合反应的范围不够大,自由基分布不广,很难产生稳定、宽范围和有效的流光,这就影响烟气脱硫,严重降低脱硫效率.本文分析了流光放电等离子体脱硫机理,提出一种直流叠加高压脉冲电源流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技术,并结合脱硫机理研制用于烟气脱硫的脉冲电源,通过现场运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直流高压基础上叠加高压脉冲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铂片做阳极,在不锈钢基体上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Cu-Co合金镀层,通过与直流镀层相比较,对脉冲镀层的耐蚀性、耐高温性、硬度以及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脉冲镀层的耐蚀性、耐高温性明显优于直流镀层,硬度也较直流镀层高.SEM和XRD分析结果显示,脉冲镀层较直流镀层表面更平整,组织更致密,晶粒尺寸也更小.此外,研究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