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Petri网基本进程段的求取是Petri进程描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直接求取通常是比较困难的。文章研究通过Petri网的同步合成操作求取基本进程段的方法。首先证明了一个结构复杂的Petri网可通过结构简单的S-网的同步合成操作得到,通过分析S-网与合成后的结构复杂网系统基本进程段之间的对应关系。给出了结构复杂Petri网基本进程段的求取算法。  相似文献   

2.
生产者-消费者系统的建模与行为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产者一消费者系统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典型系统。讨论了基于Petri网的生产者一消费者系统建模.借助基于库所指标的Petri网分解方法来分析生产者一消费者的系统行为,利用Petri网语言的同步混排运算给出了生产者一消费者系统的行为描述,对基于Petri网的系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Petri网语言的程序设计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一种Petri网语言的同步合成的原理,提出了计算机复杂程序设计流程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并且利用Petri网语言给出了子系统合成时的死锁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效率分析以及整个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4.
陆继远  景亮 《电讯技术》2011,51(10):76-79
基于现有的EDA技术,针对同步Petri网和硬件描述语言的关联性,提出了用VHDL语言对同步Petri网进行描述并实现.首先使用同步Petri网对控制器进行建模,然后使用VHDL语言对同步Petri网控制模型进行描述,最终在EDA软件Max+ PlusII中进行编译、仿真和适配,并下栽到FPGA中,通过实验开发系统GW...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Petri网,研究了约束条件下的推理算法,将模糊Petri网与矩阵运算相结合.给出了雷达电子战装备效能评估的形式化推理算法。推理过程采用矩阵运算实现,并充分利用了模糊Petri网的并行处理能力.最后利用MATLAB语言对仿真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孩方法简单、快速和有效.不仅能评估单台电子战装备的作战效能,还能对同类型的多台装备进行作战效能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6.
同步合成网的进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程是反映Petri网动态特性的重要工具,同步合成是考察复杂Petri网性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Petri网同步合成过程中进程关系的特性,获得基本进程集的合成公式和进程语言的合成公式,还得到了切集,线集的有关性质,这些结果可为复杂Petri网动态特性的考察提供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带抑制弧的增广Petri网建立了基本门电路和常用触发器的Petri网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描述了同步时序电路;提出了增广Petri网的授权矩阵、状态转移方程和触发器次态与变迁授权条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对同步时序电路描述和分析,并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并发表达式语言的文法,并描述了Petri网编辑器的语法分析过程和中间代码的产生过程。解决了Petri网在计算机中的存贮结构问题,处理了可能会出现的重名变量,实现了从井发表达式语言到安全标号的Petri网的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用一种类似Chomsky文法体系中的文法描述Petri网语言,研究了二元文法与Petri网语言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将二元文法等价转化为Petri网的方法和将Petri网等价转化为二元文法的方法,从而,证明了二元文法产生的语言等价于Petri网语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构件的Petri网模型-构件网,并给出了构件组装的运算;定义了构件组装表达式,给出了构件组装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构件组装运算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提供了对组装构件进行自动分析和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控制电路基于Petri网元件的图形化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ri网是异步并发系统建模的重要工具,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之中,从系统的Petri网模型直接获得相应的逻辑电路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目标.文章在通用的EDA软件中,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建立Petri网元件,并给出了它们的源代码.对于Petri网中的C/E系统,变迁用组合逻辑电路实现,库所用时序逻辑电路实现;而对于P/T系统,为了减少连线,库所和它的输入、输出变迁一起组成一个元件.在对一个受控系统建立了控制器的Petri网模型后,通过调用元件库中的Petri网元件,绘制控制器的Petri网图,经编译、仿真、优化、适配、下载在CLPD或FPGA中,就可获得控制器.Petri网元件与其它电路元件可混合使用,这为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文章分别给出了C/E系统和P/T系统的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etri网元件的图形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Petri网语言的系统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Petri网语言着手,研究系统设计方法,提出相应的理论,建立有关策略,形成一套从用户需求到原型Petri网模型以及对模型的性质分析和控制的方法。通过对系统的逻辑行为及性能指标的分析比较,从而优选出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有界Petri网等价性的判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etri网语言是系统行为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为了分析有界Petri网的行为等价,借助于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问题和算法,研究了有界Petri网的等价性问题和算法.定义了带标注Petri网语言等价性,证明了带标注的有界Petri网到有限自动机的等价转化,给出了判定有界Petri网的等价性算法,为模拟系统的性能比较提供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网格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现状,文章给出网格应用总体结构;根据Petri网系统特点,提出基于Petri网的服务流网SF—net模型,设计了基于UML的网格工作流程序的一般性开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Petri网的网格作业描述语言;讨论了当前工业界Web服务业务过程执行语言BPEL4WS及进程代数CSP与文中所提服务流网的结合,引入服务代数概念,表明了服务流网SF-net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面向集成电路制造的基于Petri网的生产调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雷  郝跃 《电子学报》2001,29(8):1064-1067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面向集成电路(IC)制造的调度方法,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首先,用本文提出的扩展定时Petri 网对IC生产工艺进行描述;其次,对所得Petri 网模型的状态空间进行搜索,得到以Transition序列表示的最优或近似最优调度.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IC制造系统中存在的多制造路径、资源共享、可变晶片组及并发等特性,通过引入测试弧增强Petri 网的建模能力,进而在调度模型上对设备维护、设备优先级以及操作优先级进行描述,而且支持多目标的评价函数,使得到的调度结果更具实用价值.文中给出试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Concurrent competition for finite resources by multiple parts in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results in deadlock.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address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 Petri net model, called colored resource-oriented Petri net (CROPN),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urrent resource contention and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necessary for deadlock control are well modeled by this model. Based on the developed model,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and an efficient control law are presented for deadlock-free operation in FMS. This control law is a policy of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t determines when a resource can be allocated to which job to avoid deadlock. This control law allows as many active parts as possible to be in the system, while deadlock is totally avoided. This control law is easy to implement and can be embedded into the real-time scheduler. A simple exampl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