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定量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75mGy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细胞Fos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照射后胸腺细胞Fos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24h达峰值,以后逐渐恢复至假照水平。与以往的低剂量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c-fos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在时程上一致。提示,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诱导P21蛋白表达及对细胞周期解偶联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1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细胞周期并分析细胞倍体的变化。观察电离辐射对EL-4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对细胞周期解偶联的作用。时效实验结果显示,4.0GyX射线照射后2—72h,EL-4细胞中P2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01)。量效实验结果显示,0.5—6.0GyX射线照射后24h,EL-4细胞中P2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p〈0.001)。结果还显示,1.0-16.0Gy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的8倍体细胞数在各剂量组均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P21蛋白表达,但不诱导EL-4细胞周期解偶联。提示P21蛋白可能参与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3.
拟寻找血清中对电离辐射敏感的蛋白分子,探讨其作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利用蛋白抗体芯片检测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24 h小鼠血清的蛋白分子表达谱,发现47种表达差异超过1.5倍的蛋白,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 (IGF-1和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和3(IGFBP-1和IGFBP-3)丰度较高,与辐射损伤和修复相关且同属于IGFs-IGFBPs调控通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进一步研究这4种分子和其上游调控蛋白——生长因子(GH)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Gy)相比:GH和IGF-1血清水平在照射(0.5、2、4 Gy)后24 h变化趋势不明显,IGF-2、IGFBP-1和IGFBP-3表达水平都具有上升趋势,特别是IGFBP-3,在照射(0.5、2、4 Gy)后表达水平都显著升高(p0.01),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的2~24 h内,GH表达水平波动较大,IGF-1无显著变化,IGF-2、IGFBP-1和IGFBP-3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其中,IGFBP-1和IGFBP-3在照射后2~24 h都有较为稳定的表达上调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血清IGF-2、IGFBP-1和IGFBP-3在X射线照射后表达水平升高,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效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具有作为电离辐射标志物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了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中p53蛋白及其下游基因MDM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X射线照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经4GyX射线照射后的EL-4细胞,p53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h增高,4h达峰值,持续至照射后24h(p〈0.05~0.001);MDM2蛋白的表达在照射后4~24h明显升高(p〈0.05~0.01)。进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诱导金属硫蛋白在小鼠免疫器官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电离辐射对金属硫蛋白(MT)在免疫器官中表达的影响.采用放射性109Cd血红蛋白亲和分析法检测组织中MT含量.观察0.5、2、4、6GyX射线全身照射后16h,及4Gy全身照射后0.5、2、4、8、16、24、48、72h,昆明小鼠胸腺及脾脏中M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0.56Gy剂量范围内胸腺中MT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其中,4Gy和6Gy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Gy X射线照射后848h胸腺中MT含量显著增高(p<0.05 p<0.001).然而,量效及时效研究均未见脾脏中MT含量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X射线能诱导MT在免疫器官中表达,但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受照人肝细胞克隆子代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在不同受照剂量组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探讨辐射对人肝细胞克隆子代HSP6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HSP60蛋白主要集中于细胞核的周围,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SP60蛋白表达量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出现上调趋势。Western blot测定结果显示各剂量照射组克隆子代中HSP60蛋白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表达增强,该结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辐射可使受照人肝细胞子代中的HSP60蛋白表达发生改变,该结果可为探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潜在的分子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从电离辐射对细胞膜生物特性、膜脂质和膜蛋白、细胞膜信号转导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电离辐射对细胞膜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机制。在未来研究中,电离辐射诱导的癌细胞凋亡机制及对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影响作用将成为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傅海青  鞠桂芝  苏旭  傅士波 《辐射防护》2001,21(2):89-92,118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法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p5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相比,在照后1h开始升高,8h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基因mRNA水平的观测结果表明,75mGy及2.0Gy全身照射后1-48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mRNA水平均未见明显的变化;0.5-6.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 mRNA水平亦未见明显的改变。结果提示,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其p53蛋白表达增加是通过转录后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X射线诱导EL 1细胞G1期阻滞及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PI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2 0Gy和 4 0Gy照射后 12 72h ,G1期EL 4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假照射组 ( p <0 0 5- p <0 0 0 1)。 4 0Gy照射后EL 4细胞 p53蛋白表达从照射后 2h开始明显增高 ,持续至照射后2 4h ( p <0 0 5- p <0 0 0 1) ;p2 1蛋白表达在照射后 2h开始明显增高 ,持续至照射后 4 8h ( p <0 0 5- p <0 0 0 1) ;GADD4 5蛋白表达在照射后 2h开始明显增高 ,持续至照射后 4 8h ( p <0 0 5- p <0 0 0 1) ;MDM 2蛋白表达在照射后 4h开始明显增高 ,持续至照射后 2 4h ( p <0 0 5- p <0 0 0 1)。结果提示 ,中等剂量X射线照射可诱导EL 4细胞G1期阻滞。p53、p2 1和GADD4 5蛋白表达在电离辐射诱导EL 4细胞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CDK4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48h CDK4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0.5-6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 CDK4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亦呈降低改变。结果提示,CDK4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露  王振华  张红  马成俊  李刚 《核技术》2012,(8):624-629
探究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红花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12C6+重离子束诱发放射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辐照对照组、HSYA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干预组。给药组于辐照前3 d起每日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末次给药后1 h,以4.0 Gy12C6+辐照小鼠头部。辐照1个月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验小鼠认知功能,以伊文思蓝(EB)作为指示剂测定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分别用亚硝酸盐形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经12C6+辐照后,单纯照射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P<0.01),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升高,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保护血脑屏障,上调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表明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12C6+重离子束诱发放射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苯胺类污染物的电子束辐照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主要的环境污染物,许多已被我国及欧洲国家列为优先污染物。本工作研究了苯胺、对硝基苯胺和间氯苯胺水溶液的电子束辐照降解过程。三种溶液初始浓度均为0.5mmol/L,其辐照前后稀释五倍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苯胺在230nin的吸收峰,对硝基苯胺在380nm的吸收峰,以及间氯苯胺在236nm的吸收峰,均随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辐照吸收剂量为23kGy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