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0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结果、患儿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气、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法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剂。对比两组疗效和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5%,高于对照组的6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p H值、Pa O2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a CO2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能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共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新生儿给予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氧合情况以及酸碱度、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新生儿氧合情况以及酸碱度、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比较,P 0.05,而治疗后两组氧合情况以及酸碱度、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改善,而观察组氧合情况以及酸碱度、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新型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0例,对照组采取经鼻塞持续正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应用氨溴索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氨溴索和新型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所获疗效良好,所产生的并发症也比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情况。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我院8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NCPAP及NIPPV;对比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2 h后,观察组患儿的p H值、PaO_2、PaCO_2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P0.05)。结论与NCPAP相比,采用NIPPV治疗NRDS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的pH值、SpO2及PaO2值、PaC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患儿肺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血气情况,减少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以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后2 h、24 h,两组患者pH值以及PaCO_2与0 h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 h,研究组pH值以及PaCO_2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氧暴露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采用三种不同的正压通气方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对A组患儿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B组患儿进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罩法吸氧治疗,50例实验组患儿选择新生儿无创呼吸机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治疗时,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经鼻双相正压通气(bi Phasic)在早产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比较分析60例早产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分别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Bi Phasic模式治疗,从上机时间、需改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等进行比较。结果:Bi Phasic治疗组患儿的上机时间和改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均较NCPAP组明显减少,而且在保障有效通气的前提下呼吸末压力较NCPAP组为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双相正压通气可作为早产儿合并RDS及呼吸暂停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明显优于NCPAP,尽早正确使用可以使许多患儿避免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接受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各患儿均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据其治疗过程中护理方式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接受整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如患儿血气指标、并发症等。结果干预前血气指标差异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Sp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在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再给予整体护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对患儿病情恢复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0例接受压缩雾化吸入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和研究组(30例接受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比较治疗状况,如疗效、脉搏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前组间血气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SaO2、PaO2、pH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压缩雾化吸入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呼吸困难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困难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缓解呼吸困难;对照组患儿借用头罩吸氧器的帮助缓解呼吸困难。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发生率(50.00%)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困难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式治疗取得一定的研究价值及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患儿家属的青睐与信任,因此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小剂量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研究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进行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9年度收治的55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23)与对比组(n=22).对试验组患儿与对比组患儿分别进行HHFN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S(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CPAP(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53)与联合组(n=53).其中对常规组患儿单纯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联合组患儿在前者基础上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儿相比,联合组患儿肺炎发生率更低,且氧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其疗效更明显,可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同时,减少肺炎发生率并缩短氧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产检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本院出生及收治的8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头罩吸氧方式辅助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在临床中的疗效,对这两种方案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能改善新生儿的肺炎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按照盲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均有所提高(P 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提升更明显(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