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组30例、西药厄贝沙坦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汤加味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夹瘀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DN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依据指南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解毒汤加味;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肾功能、气阴两虚夹瘀证单项指标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血尿素氮、血肌酐、气阴两虚夹瘀证各项指标评分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渴通痹方在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对患者血糖及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的80例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通痹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体征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及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通痹方在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相关症候积分,利于疾病好转及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针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及降糖药口服,干预组辅以耳针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体质量。结果干预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末,干预组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HbA1c、TC、TG、LD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证候,调节血糖和血脂,减轻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固本滋阴汤合益气通络汤对老年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老年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钴胺组(41例,甲钴胺片)和试验组(42例,甲钴胺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滋阴汤合益气通络汤),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与神经缺陷评分(ND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DS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NDS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甲钴胺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均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固本滋阴汤合益气通络汤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安全性较高,建议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胰岛素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痰湿(瘀)阻滞、阴阳两虚4个证型。比较4型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比较4型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比较4型患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of 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of 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HOMA-IS)。结果 中医证型分布由多到少分别为气阴两虚型(33%)、痰湿(瘀)阻滞型(29%)、阴虚热盛型(23%)、阴阳两虚型(15%)。阴阳两虚型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P<0.05),FCP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P<0.05)。痰湿(瘀)阻滞型患者的BMI水平显著高于阴阳两虚型患者(P<0.05),TG、LDL、HOMA-IS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P<0.05)。阴虚热盛型患者的FPG及HbA1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P <0.05),TC 水平显著低于痰湿(瘀)阻滞、阴阳两虚型患者(P <0.05)。4型患者FINS、HOMA-IR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分别为痰湿(瘀)阻滞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因处于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而显示出不同的理化特点及中医证型,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程度较重的痰湿(瘀)阻滞证,发病晚期则主要表现为胰岛细胞功能较差的阴阳两虚证,临床上应根据疾病的病机演变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Ⅲ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口服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口服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方,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结果:两组临床及中医症候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UAE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芪灵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T2DM 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芪灵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维持原有西医降糖方案的基础上,芪灵组患者予芪灵方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安慰剂。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 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h胰岛素(2 hours postprandial insulin,2 hFINS)、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C-P)、餐后2hC肽(C-peptide 2 hours aftermeal,2hC-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数化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t index,HOMA-IR)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芪灵组患者FPG、2hPG、FINS、C-P、TG、TC、LDL-C、对数化的HOMA-I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芪灵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 气阴两虚型T2DM 患者在维持原有西医降糖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芪灵方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散结中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及肾代谢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胰岛素功能及肾脏代谢功能均发生变化;观察组治疗后血糖及部分胰岛素功能低于对照组,HOMA-β等胰岛素功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散结中药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缓解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糖和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等临床指标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共纳入3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心脏超声诊断结果[(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 LV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 不同证型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证患者TC、TG水平最高,而气虚痰阻证患者LDL-C最高;不同证型患者2hPG、HDL-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阳虚血瘀证患者HCY、LVD水平依次递增,而LVEF依次递减。结论 不同证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心脏超声结果等临床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74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活血中药口服,疗程为30d。观察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提高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对DPN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祛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纳入55例阴虚内热、瘀血痹阻证的L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滋阴祛瘀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补体(C3、C4)水平;治疗前后记录每个患者的激素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激素撤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R、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lg A、lg G、lg M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激素撤减率为58.62%,对照组为29.62%,治疗组的激素撤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激素使用剂量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的激素使用剂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祛瘀方治疗阴虚内热、瘀血痹阻证LN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尿蛋白水平,并具有良好的辅助撤减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南征教授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 将99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6例,对照组497例,治疗组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三法为一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4周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66%优于对照组的66.39%(P<0.05);治疗后2组FBG、餐后2 h血糖、HbAlc值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南征教授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消渴,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水平,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片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片口服,根据血糖结果酌情调整剂量;治疗组予黄芪消渴方汤剂口服,每日1剂,配合二甲双胍片。两组观察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3个月测定空腹及三餐后血糖。结果治疗组二甲双胍片日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均衡性良好。治疗14 d、3个月后两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值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疗效评定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片在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并运用工具药(BDNF的Trk受体抑制剂)证实BDNF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脑缺血伴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益气养阴活血组、益气养阴活血+K252a组、益气活血组,每组20只,选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人参、川芎、玉竹、黄精组合,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益气养阴活血药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对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气养阴活血药物和益气活血药物均可以明显增加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BDNF的表达(P0.01),益气养阴活血药物显著缩短模型大鼠找到水下平台的潜伏期(P0.01),益气养阴活血药物和益气活血药物均显著延长大鼠在原水下平台的停留时间(P0.05,或P0.01),其中益气养阴活血药物效果优于益气活血药物(P0.05)。侧脑室注射K252a可以阻断益气养阴活血药物促进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的恢复(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药物可能通过促进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BDNF的表达而改善空间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闭合穿针髓内钉治疗,中药组术后给予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西药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C)以及患肢周径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中药组干预前后患肢周径的变化值大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瘀法与利伐沙班均能改善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的高凝状态,预防DVT的发生,但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优于利伐沙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气虚血瘀证乳腺癌荷瘤4-T1小鼠模型,并予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分析在气虚血瘀状态下中药干预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荷瘤组、气虚血瘀证荷瘤模型组(复合模型组)、复合模型低剂量组、复合模型中剂量组、复合模型高剂量组。单纯荷瘤组小鼠注射4T1单细胞悬液,复合模型组在单纯荷瘤组基础上注射利血平。从实验第15天起,复合模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中药(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每日1次,连续28 d。分别于实验第7、14、21、28、35、42天对复合模型组及各中药干预组予症状量化评分表评估,第42天测量各组耳缘、脚趾、腹壁静脉微循环血流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肿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表达。结果复合模型组、复合模型低剂量组、复合模型中剂量组、复合模型高剂量组均出现气虚血瘀症状,低剂量组量化评分值自第28天低于复合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自第21天分值低于复合模型组(P0.05)。空白对照组静脉微循环血流量大于其余各组(P0.05),复合模型组小于单纯荷瘤组(P0.05),各中药干预组均比复合模型组提高(P0.01或P0.05)。复合模型组原位瘤MMP-2表达高于单纯荷瘤组(P0.05),各中药干预组均低于复合模型组(P0.05)。复合模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原位瘤p-ERK1/2表达均低于复合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注射4T1单细胞悬液结合注射利血平方法建立的气虚血瘀证乳腺癌小鼠模型稳定可靠,符合中医证候特点。气虚血瘀证小鼠肿瘤组织内MMP-2、p-ERK1/2表达上调,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后能纠正气虚血瘀状态同时下调MMP-2、p-ERK1/2的表达,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特点的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组成特征。 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12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后1~3d、4~10d、11~30d3个时点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在3个时点的变化特点及阴、阳类证患者中6个基本证候分布的差异。 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风证的比率由1~3d的87.1%降到11~30d的79.3%(P〈0.01);火热证患者比率由1~3d的52.1%降到11~30d的38.7%(P〈0.01);患者痰证的比率由1~3d的67.1%降到11~30d的57.4%(P〈0.01);血瘀证、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比率在3个调查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个时点阴、阳类证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类证患者中,风证、火证、痰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血瘀证、气虚证出现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组合在3个调查时点均以3个证候组合为主。阳类证患者中出现4、5个证候组合的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出现单证和两证组合的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阴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痰+血瘀+气虚组合和风+痰+气虚组合。阳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火+痰+气虚组合和风+火+痰组合。 结论:阳类证和阴类证证候组合最主要的区别为阳类证具有火热证特征,痰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阴阳分类的证候诊断无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糖尿病与瘀血关系密切的认识,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观察治疗了属中医气阴两虚型,有或无瘀血表现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5例,结果表明:显效17例,占48.6%,有效13例,无效5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各种慢性血管并发症的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3项均有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