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典型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基于HyPneu电液仿真软件对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模型进行仿真,为工程应用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提供了理论及仿真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雄军 《机床与液压》2019,47(23):194-196
为了验证二级喷嘴挡板式伺服阀故障模拟是否接近实际情况,基于电液比例伺服液压实验台进行伺服阀故障实测。按照实测条件设计实验台,由于实测设备不够齐全,主要是对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FF102二级喷嘴挡板式伺服阀作了2种故障实测与分析。在实验台上设置好相关故障参数,即得出伺服阀的故障测试曲线。通过对比分析了故障测试曲线与故障模拟曲线走向趋势基本上是相仿的,表明仿真软件可模拟二级喷嘴挡板式伺服阀故障,实验证明了该故障模拟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GMA喷嘴挡板阀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了GMA喷嘴挡板阀的基本参数,推导出了GMA喷嘴挡板阀的压力一流量特性方程。对其控制压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GMA喷嘴挡板伺服阀具有较宽的压力控制特性,可达0.52MPa;较快的响应速度,幅频宽达680Hz。利用超磁致伸缩电-机转换器(GMA)代替传统的力(矩)马达可提高液压控制阀和液压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可满足特殊系统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双喷嘴挡板阀的零位工作特性是衡量阀静态性能的重要指标,当喷嘴内径一定时,阀的零位系数主要与喷嘴挡板的零位间隙有关,同时油液黏度随温度变化,也会对阀性能产生影响。利用FLUENT对不同初始温度下不同喷嘴挡板零位间隙的阀内流场进行解析,通过对比分析找到适应大温度范围的最佳零位间隙。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喷嘴挡板零位间隙,可以降低油液黏度随温度变化对阀静态特性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双喷嘴挡板阀为功率级的电液伺服阀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通过数学建模获得了静态负载流量特性方程,实验测得了该阀流量特性曲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具有良好的流量-电流比例特性和小负载流量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新晴  王文夫 《机床与液压》2014,42(23):161-165
对两级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中的衔铁组件进行了物理模型分析和数学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利用AMESet软件自定义建立衔铁组件子模型的过程和参数设置。建立了两级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整体的模型,仿真运行获得的曲线证明了衔铁组件子模型和两级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整体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直线式伺服阀的研究情况。由于采用了永久磁铁,使得直线式伺服阀相对于传统的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响应性、机械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的喷嘴挡板式气体控制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气体压电阀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低、输出流量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的喷嘴挡板式控制阀,对控制阀的柔性铰链挡板进行了设计和动力学分析,对阀的最大流量作了估算.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压电阀响应较快、允许工作压力高、输出流量大.  相似文献   

9.
迄今,伺服阀已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它们的先导级通常是由喷嘴——挡板阀和射流管阀组成,并由电磁线圈作为控制的动力源。与先导级相配合的放大级儿乎全部采用圆柱滑阀式阀芯,它与相应的阀孔匹配,形成流量控制棱边。常规的伺服阀是由先导级与放大级组成的复合阀,它是一个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即需要有反馈,使两级之间形成闭环,以保证阀的实际输出量符合先导级的给定值。在流量和压力控制伺服阀中,通常采用电气、机械和液压反馈方式实现静态或动态控制。喷嘴——挡板先导阀通过机械反馈杆与单阀芯放大级滑  相似文献   

10.
双喷嘴挡板式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数字仿真及CAD设计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双喷嘴挡板式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仿真及设计程序的组成和其功能,推导了动态仿真模型,介绍了两种计算频率响应的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液压实训室的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为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研制了一套测试系统,数据采集采用PCI6221数据采集卡,16通道的AD卡作为数据采集板卡进行数据采集和曲线输出,可以对其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和理论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检测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以对电液伺服阀进行动态和静态性能测试以及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的力矩马达,将温度因素引入建模过程,提出气隙磁阻和极化磁动势的温度模型,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磁通计算方法。理论、仿真和实验相互印证后,得出气隙长度随时间呈线性变化,极化磁动势接近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多路换向阀而言,稳态液动力过大会导致阀芯运动卡滞、换向阀操纵性下降。通过AMESim与Fluent软件联合仿真,发现稳态液动力峰值往往在阀口小开度时出现,且方向趋于阀口关闭;在阀芯复位过程中,稳态液动力在操纵力中最大占比为25.12%,阀芯在稳态液动力的影响下会获得过大的操纵力,破坏阀芯行程与复位弹簧力本身具有的线性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基于流道改造法与特殊阀腔法,提出一种滑阀稳态液动力补偿方法,即在阀芯上设置一种挡流凸台。对改进后阀芯进行流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凸台直径越大,降低稳态液动力的效果越明显,最多可以降低65.18%。但是过大的凸台直径会改变多路换向阀对应阀口的通流面积和水力直径,影响换向阀的压力特性,使得改进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功能要求,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 控制的轴对称矢量喷管液压伺服系统。运用 AMESim 和 MATLAB/Simulink 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与联合仿真,并与常规 PID 控制进行比较,分析系统的响应特点,验证电液伺服阀冗余备份功能和故障回中功能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轴对称矢量喷管液压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加入模糊 PID 控制的系统具有更好的稳态特性、动态特性和更强的鲁棒性,同时验证了电液伺服阀冗余备份功能和故障回中功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以无阀微泵扩散管和收缩管为研究对象,对管内流体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扩散管和收缩管内流体的基本流动方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扩散管和收缩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对于无阀微泵扩散管和收缩管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XP-50C钻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XP-50C钻机回转机构和给进机构的液压系统进行了插入式集成化设计,分析了插装阀设计系统的特点,通过XP-50C钻机液压系统的插入式集成化设计,验证了插装阀在钻探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家用纯水机进水阀的结构与成型工艺,分析比较了几种自动脱螺纹机构的优缺点,根据进水阀特点,采取液压缸作为动力源,使齿轮齿条带动螺纹型芯旋转,实现内螺纹脱模,脱模机构简单、有效,工作可靠,成型的塑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