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以南京A型地铁车辆转向架为例,介绍了转向架称重调簧工艺及影响转向架重量分配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转向架静力学模型,对转向架加垫进行理论计算,得出转向架重量分配与加垫量的关系,对所采用的加垫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了转向架及车体的轮重差及轴重差计算方法,并论述了两种称重试验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多模型法中的IMM法检测铁道车辆悬挂系统故障的方法,开发了利用模型更新的IMM法推测车辆悬挂系统故障的算法,应用多车身动力学SIMPACK进行了车体、转向架间横向振动减振器的故障检测模拟,论证了检测精度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适用于高速转向架悬挂系统故障检测的国内某型高速动车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在不同速度条件下一系垂向减振器、二系空气弹簧、二系抗蛇行减振器失效时整车不同部位表现出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对车体不同部位及前后转向架动态响应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转向架悬挂部件故障与整车系统响应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分别针对一系垂向减振器、二系空气弹簧、抗蛇行减振器失效敏感的故障特征因子,从而对悬挂部件故障进行检测与定位。  相似文献   

4.
蒋贵山 《铁道车辆》2013,(5):21-24,1,2
阐述了国内外动车组转向架检修的概况,总结了动车组使用的特点和检修要求。利用仿真分析方法,计算了车轮、基础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故障对动车组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并结合使用经验对转向架关键部件的修程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系统拓扑与部件故障模式的影响,建立可描述转向架系统内部耦合关系的系统全局拓扑网络模型,结合拓扑和功能双重属性,提出了基于Choquet积分的节点综合重要度计算方法和基于节点故障扩散强度的单节点故障传播深度模型,构建基于改进多色集合理论的系统故障传播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找出转向架系统中任意部件失效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并对各路径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序,从而为系统设计改进、故障预防与维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转向架这样复杂的系统,分布在系统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反映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转向架关键部件的性能退化状态,但单一通道的振动信号存在着信息缺失、信噪比低等缺陷,无法据此实现转向架关键部件性能退化阶段的精确辨识。因此,本文以横向减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转向架振动数据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车体和转向架上多个通道的振动信号共同用于横向减振器性能退化阶段辨识的方法。并通过构建基于CNN的多通道信息融合模型,将多个通道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横向减振器性能退化特征的自适应提取与阶段辨识。将该方法与基于单个通道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实现横向减振器间隔10%的性能退化阶段辨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上海地铁某转向架线路试验动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典型信号的频率特性,对转向架动应力数据采用不同频率滤波,对滤波后的信号数据进行了比较,并结合采样定理提出了适用于地铁转向架荷载测试的滤波和采样频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牵引回流系统故障频发,对铁路供电、信号设备造成了严重危害。为对牵引回流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并实现回流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定位以确保铁路安全运行,将运行的机车视为移动的激励源,对故障情况下机车经过故障点时变电所处的各路回流分配系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回流系统故障的诊断判据,提出一种回流系统故障诊断与定位的方法,并通过搭建牵引回流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动车组转向架对车辆运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动车组转向架实际运营的故障数据处理,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故障数据进行分布拟合,得出了最佳分布参数值。以转向架的可靠寿命为特征指标,根据抽样检验理论制定了可靠性试验方案,研究结果为动车组转向架可靠性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速客车转向架主要部件寿命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刚  李强 《铁道机车车辆》2002,(Z1):207-209
对提速客车转向架主要部件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现场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了提速客车一系减振器座的寿命分布及分布参数.  相似文献   

11.
以某动车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基于Unity3D引擎开发平台,创建三维虚拟交互环境,运用数据库技术对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使用NGUI插件中iTween类方法实现转向架虚拟拆卸与装配,设计开发动车转向架虚拟拆装培训系统。该系统具有真实的培训场景及操作说明、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交互性强、培训效果明显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培训的不足,对于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柔性构架的动应力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CW200型转向架构架的柔性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完整的CW-200型客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时域积分,计算出系统结构的振动响应和各项动力学指标,把构架动态载荷重新引入ANSYS中后得到构架各部位的应力分布云图以及关键部位的动态应力-时间历程。本文的研究方法不仅实现了有限元计算与多体动力学分析之间的有效结合,而且完成了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刚体与柔性体之间的耦合,是构架设计新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提速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寿命的实用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评估随机载荷作用下焊接构架的疲劳强度,并开展随机载荷下焊接构架疲劳寿命及可靠性研究。提出焊接构架疲劳控制部位的确定方法。开发用于采集应力时间历程的多通道、能连续十几小时工作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多种提高数据可靠性技术。建立基于累积破坏率的非线性二维疲劳累积操作准则及可靠性分析判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疲劳寿命及可靠性分析模型。对焊接构架用16MnR钢两种常用接头进行了系统的疲劳试验研究,得出接头疲劳性能数据曲面。对提速客车所用的209HS型转向架焊接构架的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可靠度为50%条件下大约可以运用5 75年;在99%的可靠度下,只能运用2 47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试验研究方法,并以构架振动为输入、车体响应为输出来研究车辆的二系悬挂减振性能。分析表明,SW—160型转向架的二系悬挂在0.5Hz和1.7Hz附近有较高的横向传递率,而209HS型转向架在1.8Hz附近的垂向传递率比SW—160型转向架高。运用SPAMP方法找到了SW—160型转向架横向传递率较高的原因,据此调整了二系悬挂,重新进行了在线测试和试验分析。构架至车体响应的频响函数估计表明,调整二系悬挂后,SW—160型转向架在0.5Hz和1.7Hz处的横向传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横向减振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动车组转向架系统开展智能化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研究。从转向架系统的故障机理出发,研究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建立转向架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开发转向架关键系统智能监控分析平台,实现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实时监控、故障显示及健康评估。通过对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可提高转向架系统的检修效率,降低故障率和平均检备率,提高转向架系统的可用性,降低转向架系统的维护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俄罗斯客车运用情况 ,分析了转向架组件工作不良的原因。重点对转向架牵引拉杆的刚度与车辆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牵引拉杆 ,该牵引拉杆具有故障少、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 ,并提高了车辆平稳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交流牵引传动系统及牵引电机台架试验的几种负载反馈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了转向架或整车无需陪 电气设备进行台架功率试验的负载反馈方法,同时也提出了通过行星差动传动箱联结异步牵引电机的负载反馈试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零部件疲劳断裂的原因,基于某地铁车辆线路试验数据,以转向架实测谱为输入激励,使用频域疲劳分析方法对部件进行振动疲劳寿命分析,同时也采用实测应力进行寿命分析,并与频域疲劳分析方法做对比。其中,分析了正常与异常载荷谱对部件疲劳的影响,探讨转向架零部件结构疲劳失效原因,分析结果可供相关设计与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型转向架结构组成和构架材料选择,并依据EN 13749-2011标准相关内容,对新研制转向架构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强度试验;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构架三维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一种新构架试验方法,在疲劳试验台进行静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通过在试验过程中施加标定工况和正常运营工况载荷,监控构架和试验工装的状态。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转向架构架主体结构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