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者抑之”语出《素问·至真要欠论》,是指选取有潜阳、降逆、泻下、渗湿、清热、收敛功效(即具沉、降作用)的药物组合为方。遵“逆其病而治之”的理论.广泛用治因肺,胃、肝、肾诸脏腑之气的逆冒,甚至化火上炎所导致约多种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在对中风、厥证、痛证,缸证、热证5大急证的抢救中,亦极有实用价值。现不揣浅陋,简介余运用此法的休会。一、潜阳平肝治头痛傅女,头痛3年余,每发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病情多险恶,治疗较困难。高热、出血、昏迷常为病情进一步恶化,更属难治。笔者临床运用中药进行辨证治疗两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例一:刘某某,女,31岁,农民。1984年8月29日初诊。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三年。6月初因乏力、脚骨痛、发热、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经省医院骨髓检查(分类号425)诊为:“慢粒急性变”。继经某医院采用COAP  相似文献   

3.
虚热虚热证凡气、血、阴、阳诸虚皆可为之,但以阴虚、血虚更为多见,故其治疗或滋阴增液,或补益气血,或泻火存阴,药物各有侧重。黄柏、知母用于相火妄动者,取其泻火存阴。然知母亦用于阴虚火旺证,既能滋阴以退热,又能泻火以退热;黄柏则专于泻肾火,其作用强,久用仍有伤阴之弊。丹皮用于无汗之骨蒸劳热;地骨皮用于有汗之骨蒸劳热。白薇尤宜于妇人产后阴虚顿热。银柴胡、胡黄连宜于小儿疳热,也宜于阴虚发热。  相似文献   

4.
业师叶延春先生(1904—1987)是玉山县名老中医。先生从医六十余年,擅长內、儿、妇科,临床尤以善治疑难、急重病证为人称颂,名扬浙赣边陲。笔者有幸列于门墙,仅从昔日侍诊中所得验案,整理数则,以公同好。  相似文献   

5.
1 顽固性鼻衄谢氏,女,72岁,农妇。1986年11月11日初诊。患者鼻衄已3年,每年冬发夏缓。此次无原因双侧鼻腔出血,经肌注安络血,仍不止,伴有面色苍白,头昏,心慌,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阳气不足,不能统摄,血不归经。治则:回阳救逆,养血止血。处方:四逆汤加味:附片6克,党参15克,  相似文献   

6.
治验二则     
一、耳鸣耳聋杨××,男,37岁,工人。1985年6月4日初诊。耳鸣耳聋6年,右侧重于左侧,每当劳累及精神紧张时加重,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等症。口苦咽干,胸中烦闷,口渴喜冷饮,纳食呆滞,大便干,小便黄赤。脉弦滑,舌质黯红,苔黄腻。症属淤热互结蒙蔽清窍,治宜化淤清热通窍为法。  相似文献   

7.
麻疹麻疹由感受麻毒时邪,从口鼻而入,主要表现为肺卫证状,麻疹总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疹子透发顺否与预后有密切联系,故治疗麻疹首应透发,疹出毒解则无忧。荆芥透疹,疏达皮毛,宜于麻疹透发不畅,亦能疏散血中风邪。柽柳(西河柳)透疹,宜于麻毒甚者,其透发力强,为透疹专药。  相似文献   

8.
本刊最近收到许多读者来函,建议开辟病案讨论专栏。为此,我们满足读者要求,特开此栏。欢迎读者对如何办好本刊,提出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9.
所谓“古方”,有两方面的涵义。狭义的“古方”,指《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即所谓“经方”;广义的“古方”,指建国以前的所有方剂,包括经方和时方。本文所指“古方”,仅指前者而言。经方能治今病,近年来国内外临床报道较多,疗效亦很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惜近年来却有  相似文献   

10.
王发渭  杨明会 《中医杂志》1996,37(12):723-724
年高之人,脏器日趋痿弱,阴阳气血亦渐衰退,辨证用药稍一不慎,恐有不测之变。因此,只有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仔细查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才能达到治愈疾病、颐养天年之目的。今择其变治验案数则于下:1 感冒解表反益剧,和营固卫病霍然感冒一病,极为平常多见,但年迈之人,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空疏,顺应能力低下,更易受邪;而且发病之后,往往迁延难愈,故其治疗不可与年轻体壮之人同日而语。青壮年汗之可解,清热宣发,直折邪势;老年则不然,应在扶正的基础上祛其表邪,决不可孟浪从事,滋生偏弊。  相似文献   

11.
腰痛腰痛之因,有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腰为肾之府,故无论何种腰痛,大多与紧有密切联系。外感之腰痛离不开湿邪为患,内伤之腰痛不外乎肾亏,故治腰痛药,大多具有祛湿或补肾之功。独活宜于风湿为患病证,且腰痛常连及足跟疼痛。徐长卿尤宜于腰肌劳损腰痛。因其又能祛风湿,故腰肌劳损夹风湿更宜。徐长卿、独活皆能祛风湿、止腰痛,以徐长卿作用强。五加皮以腰痛同时又腰腿酸软  相似文献   

12.
1治疗跌打损伤肿痛熏洗方处方: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倍子(杂碎)各15g,伸筋草、透骨草各20g,泽兰、刘寄奴、赤芍、甘草各10g,白酒60g。加减:红肿热症严重者加大黄15g,金银花30g,黄柏15g。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扭伤、碰伤、砸伤等造成的局部红肿热痛初期。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实质变性坏死而逐步演变的后果。祖国医学的积聚症包含本病。1 早期肝硬化 6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肝硬化的形成经历先肝郁气滞、久则入络成瘀的过程,其治疗先以疏肝理气为常法。姜老早期以逍遥散加减治疗胁痛效果不佳。姜老反复思考后省悟到,中医之“肝”,一是主藏血之“肝”,一是主疏泄、主情绪之“肝”。粗遥散能疏肝解  相似文献   

14.
范文虎,名赓治,又字文甫,别号古狂生,乃浙江近代名医。范先生学崇仲景,善用经方,但又擅于博采众家,兼收并蓄,对民间验方、偏方亦毫无歧偏之见,只要有效就信手拈来。范氏临床诊病多治法随机、处方用药不拘常格,平素喜用经验成方,其组方精简、投药相宜,虽药不过五六味,但常常疗效卓著,每挽急疴于垂危,故名噪浙东。笔者习读《范文虎先生医案》,对先生组方用药机便灵活每每赞叹不已,在临床亦常辨证选用范先生的经验方面多见验效,今将临床运用范氏经验方的体会做一介绍。1 风阳头痛(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甚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该方的运用,也感到非常满意。现就个人临床运用是方治疗验案聊备数则,以见一斑。一、气虚血尿:黎某某,女,38岁。于两月前尿下血块,尿色淡红,有时白浊,曾服滋阴清火及清热凉血之药无效。余见其病发于产  相似文献   

16.
[例一]阎××,男,48岁。1988年3月8日初诊。 患过敏性鼻炎26年。早在大学就读期间,因“感冒”喷嚏流涕,以后经常发作,逐年加重。形成较为固定的发病规律:每年夏季七八九月呈频繁发作,立秋后症减呈间断发作。初起,畏寒,手足冷,尽管在炎夏仍周身寒战,不能自制,约10分钟左右出现鼻塞、鼻痒、喷嚏连声,随之鼻流清涕量多似水,身无热,口不渴。每年盛夏之夜,需着长袖衣裤、覆以薄被方能入睡,若手臂稍露被外即周身发冷,喷嚏流涕。故每逢三伏周身出汗不能煽扇,以致全身生痱。早年曾用诸如桂枝、前胡、蝉蜕、苍耳等解表散寒药均无效。故多年未治。症见腰酸腿软,喜暖畏寒,易感风寒,面色淡白,手足欠温,舌淡  相似文献   

17.
孙允中教授,苦研岐黄之术,学术造诣颇深。对痹证、痫证等有独到之处,现将孙老用理中汤治验选录如下,供读者参考。一、痹证案高××,女,61岁,沈阳砂轮厂退休工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腿疼痛,行走困难近半年。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明显压痛点,以“坐骨神经痛”服用中,西药两月余,效不显,后用针灸治疗,亦不能缓解疼痛,故求孙老诊治。刻诊:见其扶杖而行,表情痛苦,面色晦黯、舌质淡红,边有淤斑,脉沉涩。证属久病入络之顽证。法当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18.
1 失眠 张××,男,43岁,干部。1987年6月3日初诊。 一月前,因工作紧张突然失眠多梦,心悸心烦,未服药,致使症状加重,甚至彻夜不寐,故此求治。前医诊断为心脾亏虚,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未效,更见面色潮红,精神欠佳,口干苦,遗精腰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水不克火,心火亢盛。治宜泻火补水,拟泻南补北法。黄连阿胶汤加味:黄连6g,阿胶(兑服)、黄苓各10g,白芍12g,生地、枣仁各18g,鸡子黄2枚(冲服)。服2剂症减,4剂乃愈。2 脏躁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与血瘀关系的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温习文献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哮喘的发病及其剧变与血瘀密切攸关。故往往在辨证方中加入活血化瘀药常能提高疗效,尤其对于哮喘持续状态的抢救,如能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常能顿挫病势、转危为安。因此认为,哮喘与血瘀之关系的研究,对于揭示该病的发病规律、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脑萎缩部分患者是由于阳气虚衰,瘀血停滞,水湿内停,瘀水互结,痹阻脑络,脑失所养而致。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或兼以温补脾阳,或兼以温补肺阳,或兼以温补心阳,或兼以温补肾阳,可获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