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等教育委托代理关系之弊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领域的委托代理关系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在多角度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理论基础上,解释了高等教育委托代理关系难以满足一般委托代理关系前提假设的原因,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委托代理关系的弊端,并从现实国情出发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委托代理关系弊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与政府机构的关系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理论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委托代理理论起初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后来被多个学科广泛引入。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首先是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种最基本的分析视角——经济学和政治学视角来阐释高等教育现象,然后从委托代理理论解读教育政策及其制定、大学管理中存在的"规避责任"、委托代理理论对高教管理系统的阐释、不同委托者的不同影响等四个方面阐述委托代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的几个历史时期.即初创、调整、恢复、改革和发展时期,肯定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指出这些改革仅仅停留在微观管理层面.宏观管理方面涉及很少,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存在着决策过分集中,宏观调控不力,高校缺乏自主,市场作用有限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文章从经济等五个方面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析.认为落后经济的制约,僵化体制束缚,缺乏法制约束.陈腐观念羁绊.人员素质影响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用来分析任何存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社会现象。在高等教育运行体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这些关系是高等教育经营理论的扩展。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与高校、高校与院系、院系与教师等几个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立高校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公立高校类似于国有企业,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旨在理顺公立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提高其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7.
养老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养老基金形成以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论述了目前基金管理格局上的缺失和监督制度空白的问题,指出在目前基金管理法规还不健全,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养老基金投资还需慎行。  相似文献   

8.
对转委托代理构成要件提出质疑,应从理论上重新界定转委托代理成立要件,不宜将“被代理人对代理人转委托代理行为的主观认可”做为主观构成要件,以期完善代理制度.调动代理人善意转委托代理主动性.真正发挥转委托代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关于国家政府、高等学校以及社会权责关系的规定,该制度的优劣将极大地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及创新起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选择,以期有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多代理之间协商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代理协商机制一基于委托代理的协商机制,给出具体的协商模型,并对其协商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小结部分给出模型应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80年代以来,西方英美等国大学受市场化取向的公共部门改革影响,随着国家对大学公共财政资助的削减,国家在大学发展中角色弱化,市场运作机制在大学中逐步确立;大学内各种知识活动如教育与研究逐步商品化;反映到大学组织特性上,则是大学日益带有企业的特征。大学开始像企业一样,竞争求生存、回应市场调整自身“产品”质量,打造形象、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考虑成本效益,追求卓越。这是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进路。  相似文献   

12.
问责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成为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热点,是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监督管理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形式.美国高等教育通过采用履行问责制度来有效回应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诉求,同时也顺应了高等教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问题,通过研究实施有效的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教育事业的本质是社会公益事业。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政府应通过立法和政策调控、建立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实施分层决策管理以及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等方面完善公共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思维、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内容;以通过知识传授丰厚学生内涵、通过环境熏陶影响学生习惯、通过实践体悟增强学生能力、通过个人修养磨炼学生意志等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外延型发展中,中国高职教育逐渐演变成了就业教育和谋生教育,导致高职教育长期在低水平重复徘徊。以学生发展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从而谋求高职教育由量的发展向质的转变,是高职嬗变的现实救赎,与高职走向和时代发展暗合,既能整合高职教育发展转向的话语体系,也是基于社会文明进程之上的一种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scribes and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for dyslexic students at the Chichester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he refers to both student and staff experience of the service in order to appraise its success and in so doing she raises significant issues relating to the creation of an inclusiv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al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有自身特色发展新格局,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多元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实例及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digital badges is a trend in today’s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ettings. We conducted an exploration to see how badges are being used in higher education. Digital badges and more specifically, open badges, are used in a multitude of learning contexts and serve many purposes. This study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individuals leading digital badge initiativ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badges awarded for participation are valued less meaningful than skill-based badges. For skill-based badges, evidence of mastery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badge along with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Badge purpose, transferability,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were noted as the top priorities when implementing badge offerings in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s.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