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协(2004)69号”文关于审计风险相关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意味着协会“独立审计准则建设的重点是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为基础,拟订和修订审计风险准则,以强化会员在执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降低审计风险”这一行业建设战略思想进一步得到落实。但总的来讲,风险导向型审计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理论和实务上都不够成熟,如何科学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目前还是一片空白,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论审计风险     
通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 ,论述了审计风险的不可完全避免性。既然存在审计风险 ,就应进行控制。控制风险必须认知、评估风险。阐述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 ,以及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审计风险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3.
国际审计准则ISA200提出了审计风险新模型,该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在分析该模型的逻辑结构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分析框架的形式对如何使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作了初步的探讨.特别指出了我国运用审计风险新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问题,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设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模式,并提出在加强信息库建设和各行业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推荐该审计模式的应用。研究结果对会计事务所控制审计风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公式以及审计风险公式等几方面分析了以制度基础审计为特征的现代独立审计的局限性。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时,必须考虑这种局限性的影响,以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破产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破产审计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审计业务;第二,检查风险是破产审计风险中的关键因素;第三,控制和降低检查风险的前提条件是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控制破产审计中的审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破产审计的特定范围和特征分析,采取可行的措施;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审计风险的预测性分析和制定严格、周密的审计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计方法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从顺查法向逆查法、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演进等几种不同阶段或层面,促使这种演进的内在动因是基于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及其所形成的相互制约关系。研究审计方法的演进及其动因有助于我们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审计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ERP在企业中的实施使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在ERP环境下,如何理解审计风险模型的内涵,并应用审计风险模型来控制审计风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ERP环境下影响审计风险模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方面。注册会计师应该在分析这三种风险的基础上,在ERP环境下应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部门考核、任免、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又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因受业务复杂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十分必要。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入手,对风险导向审计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然后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来源,最后结合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给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三大审计体系之一的内部审计,在近年来随着企业机构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因此研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有比较实用的意义。现首先介绍内部审计风险的内涵及特征,根据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可以分析出内部审计风险是可控、可降低但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从内部审计所面临环境和内部审计本身两个方面分析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