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病例行Sistrunk术式,术前注入美蓝液于囊管内,以便术中分离追踪蓝染管支,切除足够舌骨中段,近舌盲孔处行荷包缝合术或电凝、微波等处理。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复发率5.6%。结论: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好每个环节,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病人的资料,利用术中注入美蓝示踪方法,判定囊肿及瘘的范围、分支及走行.彻底切除囊肿及瘘管,切除0.5~1.5 cm舌骨中段和其附着的组织及舌骨以上至舌盲孔之间的一段柱状组织. 结果72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预防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术后复发的关键在于明确囊肿及瘘的范围,以及轻柔操作、仔细解剖、认真辨认,避免撕断而遗留囊肿及瘘管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预防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的体会。方法对本院1978年1月~1997年10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切除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88例,复发13例,复发率14.8%(13/88)。结论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手术后防止复发的关键是,舌骨中部和其附着的组织以及舌骨上至舌盲孔的一段组织一起切除,其次手术者应熟悉解剖,仔细的沿瘘管边缘剥离。作者推荐术中自瘘管内注入美蓝示踪,展示瘘管及其分支走向范围,对囊肿及瘘管彻底切除不失为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预防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陆寿耆 《铁道医学》1998,26(4):253-254
目的 总结预防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的体会。方法 对本院1978年1月 ̄1997年10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切除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88例,复发率14.8%(13/88)。结论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手术后防止复发的关键是,舌骨中部和其附着的组织以及舌骨上至舌盲孔的一段组织一起切除,其次手术者应熟悉解剖,仔细的沿瘘管边缘剥离.作者推荐术中自瘘管内注入美蓝示踪,展示瘘管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5.
著者在1961~1981年间共治疗甲状舌管囊肿/瘘管(以下简称甲舌囊肿/瘘)141例,其中28例是术后复发病例(其中两例是在著者单位手术以后复发的)。复发病例经切除舌骨中段并连同颈前、舌根区之囊肿/瘘管周围软组织整块切除,术后再无复发。本文对甲状舌管之胚胎发生、病理组织解剖所见及手术范围、术式,本组复发病例情况等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甲状舌管囊肿(瘘管)手术切除的经验,探讨其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4例甲状舌管囊肿(瘘管)患者,其中5例为复发病例.感染患者术前先行抗炎再行手术;术中常规注入美蓝示踪,根据囊肿(瘘管)的范围、走向及分支,仔细分辨、彻底切除.随访2年,统计复发率,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复发的原因.结果19例初治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复发;5例复发患者手术后1例(20%)复发,再次手术后2年内未复发.结论术前先行抗炎,术中注入美蓝,有利于完全切除甲状舌管囊肿(瘘管)病灶,控制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最多部位是位于舌骨与甲状腺之间,也有少数发生于舌根舌盲孔处。现将1998年3月至2011年4月于本院外科及耳鼻喉科开展的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共计8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以提高对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认识。1原因1.1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类型复杂,主要有囊肿-管道型、囊肿-管道-囊肿型、瘘管-囊肿-管道型等,术前对囊肿或瘘管的大小、走行估计不足,手术不够精细,致细小瘘管残留,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诊治难点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和瘘3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随访1~6年。结果:男23例,女12例,就诊年龄1~12岁,平均4-3岁。其中,甲状舌管囊肿28例,甲状舌管瘘7例,均未合并吞咽困难。复发6例,均在他院行单纯囊肿或瘘管切除,或在感染期手术,未切除舌骨中段。所有患儿均经手术(Sistrunk术)得到根治。随访无病例复发。结论:Sistrunk术是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的经典标准术式,保证手术的彻底性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是颈部先天性疾病 ,应手术切除治疗 ,但是若不能正确处理舌骨或手术方式不当 ,可导致复发[1,2 ] 。本文分析 1988~ 1998年我科收治的 51例行常规手术的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的临床资料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与舌骨的关系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减少术后复发。1 临床资料男 31例 ,女 2 0例 ;年龄 3~ 38岁 ;病程 2月~ 5年。囊肿 37例 ,瘘管 14例 ,位于舌骨平面上方者 9例 ,位于舌骨平面下方者 4 2例 ,均行常规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囊壁与管壁多数被覆鳞状上皮 ,亦有内衬扁平上皮或柱状上皮。切除后的舌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治经验。方法:9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鳃裂囊肿15例,鳃裂瘘管10例,皮样囊肿1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甲状舌骨囊肿37例,甲状舌管瘘管25例,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随访1-10年。结果:93例中,囊性淋巴管瘤1例复发后失访,另1例行2次手术,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半年后死于肺转移,鳃裂瘘管2例3次手术,甲状舌管瘘管1例复发,鳃裂瘘管术后1例迟发性面瘫,一次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断除依据术前检查外,主要是依据术中的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B超、CT等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上应彻底切除囊壁与瘘管,避免复发。术中应避免损伤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甲状舌管瘘管须切除舌骨中段2cm,这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诊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住的98例儿童初发甲状舌管囊肿及40例复发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 初发病例手术方式选择经典的Sistrunk术式,术后复发的患儿行扩大的Sistrunk术式.结果 甲状舌管囊肿CT表现为:单囊病变和多囊病变,单囊病变多位于舌骨下方水平、舌骨水平,多囊病变可见位于舌骨上下,与舌骨、甲状腺关系密切;B超表现为低回声和不均一回声,无实质成分,并有后壁回声增强.Sistrunk术式和扩大Sistrunk术式在治疗初发甲状舌骨囊肿及复发病例效果肯定.所有病例随访2 a以上无复发.结论 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和解剖特点,将手术的重点放在处理舌骨和舌底以舌盲孔为中心的部位,切除病变组织后环状结扎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及甲状腺舌管瘘(thyroglossal duct fistula,TDF)的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7例TDC和4例IDF(3例在外院术后复发病例)。1例作了囊肿切除,20例作了Sistrunk手术。结果 18例获得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Sistrunk手术是治疗TDC和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6例甲状舌管囊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瘘),未发现恶变;术后随访6~24个月,有1例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78%.结论 手术是甲状舌管囊肿(瘘)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不彻底性是导致术后复发最根本的原因;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瘘)发病机理,避免急性炎症期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而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瘘管,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成人甲状舌管囊肿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成人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36例均接受Sistrunk手术治疗并治愈,术后1例并发切口感染,2例复发(复发率5.6%),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应充分认识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和病理解剖特点,将手术的重点放在处理舌骨及其以上的病变部位,手术切除的彻底与否,决定了复发与否。  相似文献   

15.
Effective Treatment of thyroglossal cyst requires knowledge of its embryological background and anatomical disposition of the thyroglossal duct and its remnants. Equally important is the expertise of the surgeon to ensure total excision of the remnants of thyroglossal duct. We have operated 12 cases of both primary and recurrent thyroglossal cysts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BSMMU, Dhaka, Bangladesh from January 2001 to September 2008. We performed the Sistruk's operation on all the 12 cases.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 the thyroglossal cyst, 10 mm of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ody of the hyoid bone and a core of tissue in the suprahyoid region up to the foramen caecum were removed. There was no need for blood transfusion. There was neither mortality nor any significant morbidity. Average hospital stay after operation was three days. After mean follow up of 3 years there was no recurrence. We found that the Sistrunk oper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舌囊肿和瘘管的手术治疗及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0月我院收治儿童甲状腺舌囊肿及瘘管85例.结果囊肿65例,瘘管20例;采用Sistrunk's手术治疗均获痊愈.50例随访1年~9年,疗效满意;术前合并感染17例中,术后12例复发,复发率71%.结论为了降低术后复发率,应尽可能在感染或瘘管发生前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除必须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外,还必须切除舌骨中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次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再次手术治疗成功,随访时间一年内未见复发。结论:对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的患者只要仔细进行综合手术处理,即可有效地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