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二(口恶)英为主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质具有强力的致癌、致畸性、致死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实验使用其中毒性最强的环境污染物质2,3,7,8-四氯-二苯基-对-二(口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以下略为TCDD) 作为标准对斑马鱼胚胎进行了染毒.实验结果表明TCDD可以引起斑马鱼下颌的短下,并且这种短小是以TCDD的浓度为依存的,通过原位杂交试验表明TCDD引起斑马鱼下颌短小与goosecoid基因以及与形态发育密切相关的ptd基因表达欠缺.因此本试验预示TCDD引起的下颌短小是特异性的,以下颌的短小作为TCDD对斑马鱼形态学发育影响的一种评价指标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2.
以二噁英为主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质具有强力的致癌、致畸性、致死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实验使用其中毒性最强的环境污染物质2,3,7,8-四氯-二苯基-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以下略为TCDD)作为标准对斑马鱼胚胎进行了染毒.实验结果表明TCDD可以引起斑马鱼下颌的短下,并且这种短小是以TCDD的浓度为依存的,通过原位杂交试验表明TCDD引起斑马鱼下颌短小与goosecoid基因以及与形态发育密切相关的ptd基因表达欠缺.因此本试验预示TCDD引起的下颌短小是特异性的,以下颌的短小作为TCDD对斑马鱼形态学发育影响的一种评价指标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二噁英的化学性质、危害及来源 ,重点论述了垃圾焚烧厂中二口恶英的生成途径 ,并对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中二口恶英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青  黄伟立 《科技资讯》2011,(17):137-137
二噁英是目前为止焚烧垃圾的主要有毒副产物,其在环境中的危害极大,逐渐得到了各国政府及民众的关注。本文结合我国二噁英污染现状,对二噁英的减排提出了治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二噁英类物质已受到中国科学家的重视,对其的检测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研究水平。就现今我国对二噁英类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王志伟  李珅亮 《江西科学》2021,39(1):128-133
目前针对氟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国内普遍采用焚烧法处置,处置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排放,造成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以某氟化工园区为例,对园区二噁英的污染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现状模拟的二噁英最大日均浓度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区内规划新增的2家企业焚烧炉排口,对园区及周边地区的二噁英浓度影响较小,整体可控.此外,还提出了二噁英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研究HBX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从含有HBX基因的质粒上转录HBX mRNA,显微注射入斑马鱼早期胚胎,在bud期进行表型观察,并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法检测HBX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用脊索标记基因ntl和骨骼肌标记基因MyoD作为探针检测胚胎发育背部化的特征表型。首次发现HBX的表达引起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背部化畸形,HBX过量表达的胚胎背部化表型与早期胚胎wnt缺失表达导致的胚胎发育背部化表型一致,HBX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和调控,造成胚胎发育背部化的畸形。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凝集素Zfol是否为母源蛋白及其具体表达模式,揭示凝集素这类来源于母体的免疫物质在鱼类胚胎发育早期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提供理论依据,克隆Zfol的基因全长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了zfol mRNA和Zfol蛋白的时空表达.结果表明:zfol mRNA及Zfol蛋白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均呈动态变化.zfol mRNA在成鱼的卵巢、心脏、肝脏、肾脏、脑中表达,在精巢中未检测到表达.Zfol蛋白在精巢、心脏、脑、肝脏等组织中检测不到表达,而在肾脏中有低含量表达,在卵巢中有高含量表达.  相似文献   

10.
符嫦娥 《科技信息》2009,(27):I0321-I0321
二噁英的排放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提高对这类高毒性有机物的了解和控制日益重要。本文对二噁英的来源、性质及毒害作用分别进行了概述,强调了控制技术、管理方法、法律法规及公共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水中悬浮物含量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发育的影响,挑选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分为CK组、T1组、T2组和T3组,分别在悬浮物质量浓度为0、10、100和1 000 mg·L -1的水体中培养168 h,每12 h记录胚胎孵化率和胚胎或仔鱼的死亡率,在实验进行72 h后统计仔鱼心率,在实验进行168 h后统计仔鱼畸形率,并于实验进行4、12、24和48 h后拍照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 与CK组相比,T1组、T2组和T3组斑马鱼胚胎的累计孵化率在实验进行60 h后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且T3组的该项指标在实验进行72 h后直至实验结束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2) 在实验进行120 h后直至实验结束,T3组与CK组相比仔鱼的累计死亡率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上升(p<0.05);3) 在实验进行72 h后,T1组、T2组和T3组与CK组相比仔鱼心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4) T3组与CK组相比仔鱼畸形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上升(p<0.05);5) 与CK组相比,T1组、T2组和T3组的胚胎发育较为迟缓。研究结果提示水体中悬浮物质量浓度过高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迟缓、胚胎孵化率和仔鱼心率下降、仔鱼的死亡率和畸形率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低剂量率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胚胎脑部发育形态学的影响,采用~(137)Cs作为γ辐射源对受精后2 h(2hpf)的斑马鱼胚胎进行不同剂量率的照射(剂量率为250、313、417μGy/h,累计剂量为30 m Gy),分析了不同剂量率下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脑部细胞凋亡及其脑部发育形态、脑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个剂量率组中,只有250μGy/h剂量率组斑马鱼脑部细胞凋亡增加;各个剂量率组脑部组织均出现了空泡,部分脑部细胞变形,脑部细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250和313μGy/h剂量率组脑部细胞细胞核发生变形,线粒体结构损伤,细胞质中出现了空泡。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环境空气中二噁英和呋喃的含量及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岚 《广东科技》2009,(18):74-74
从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每月一次采集广州市的环境空气样品,测定了所采集的12个样品中二噁英/呋喃(PCDD/Fs)的含量.测定结果:广州市环境空气中PCDD/Fs含量为0.062~2.19 pg I-TEQ·m-3,平均含量0.39 pg I-TEQ·m-3.  相似文献   

14.
斑马鱼仔鱼的人工培育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饵料投喂和水质是影响斑马鱼仔鱼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分别只投喂草履虫和卤虫,仔鱼存活率仅为37.8%。斑马鱼仔鱼的死亡高峰期主要在第13~15天之间,适量添加蛋黄颗粒能使此阶段的死亡率降低约20%。土霉素能预防仔鱼发育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发生,提高仔鱼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斑马鱼模型中更深入地研究Nfatc3蛋白在心脏发育中的功能,采用PCR技术扩增斑马鱼Nfatc3基因的部分编码区并插入pET-28a表达载体中,之后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coli)通过IPTG诱导表达His-Nfatc3融合蛋白,对该融合蛋白采用Ni-IDA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ting对抗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Nfatc3多克隆抗体.这为Nfatc3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灭多威暴露下斑马鱼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检测灭多威对生物体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暴露在较高浓度(〉0.017ul/ml)的灭多威溶液中,斑马鱼的存活率降低.鳃组织结构出现异常,鳃小片被破坏,堵塞鳃丝被堵塞和基部血管被破坏;斑马鱼肝脏出现白色絮状物,失去原有的饱满感,肝细胞受到破坏;卵巢及鳔也出现不同程度病变.本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灭多威对生物体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焚烧炉进行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后余下的粉尘中含有严重危及人类身体健康 ,甚至生命安全的二英。该文利用表面脉冲放电研究了静电除尘器中粉尘的表面化学转化 ,结果发现放电后的粉尘颗粒表面产生物理性脆性变化。这表明脉冲放电引起粉尘及其颗粒的有效脆性化。含量分析结果也表明放电后试品中对人体有害的二英含量明显降低。正脉冲放电比负脉冲放电对粉尘中的二英有更明显的转化作用。可以认为 ,利用脉冲放电 ,特别是正脉冲放电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能有效地解除和转换粉尘中有害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美白化学品熊果苷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效果,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熊果苷溶液后,观察其黑色素生成情况,并进一步测定体内黑色素合成通路上部分关键基因的表达.定性观察表明,随着熊果苷浓度的增加,其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明显增强.基因表达分析表明,熊果苷通过对眼皮肤白化病II型(OCA2),酪氨酸酶(TYR)和银色毛发(SILV)等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抑制,进而抑制了黑色素的合成.上述结果解释了熊果苷在黑色素抑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斑马鱼胚胎模型在美白物质筛选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0(对照),10,20,40,80,160mg/L的甲拌磷给受精后4h的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在96h摄像,结果表明:斑马鱼卵在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5.63mg/L,14.96mg/L.染毒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尾部弯曲、心律消失、发育停止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研究选取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农药戊唑醇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戊唑醇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受试物戊唑醇对受试鱼的24h—Lc50为7.45mg/L,95%置信限为6.70~8.30ms/L;48h—LC50为6.65ms/L,95%置信限为5.9l一7.50mg/L;72h-LC50为6.21mg/L,95%置信限为5.48~7.03ms/L;96h-LC50为6.00mg/L,95%置信限为5.34~6.74ms/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2010)“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定戊唑醇对鱼类的毒性等级为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