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燕  王金泉  钱斌  周一平  孙国英 《上海医学》2007,30(12):940-941,F0004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 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为发生于肾脏的良性肿瘤,自1998年Michal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以来,国内、外文献陆续报道约50例。患者以女性居多,男性罕见。本文报道男性MESTK患者1例,对其临床、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的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例MESTK,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MESTK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大体检查示肿瘤边界清,切面呈囊实性。光镜下显示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混合而成,两种细胞成分均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检测示上皮样细胞呈CK阳性反应。梭形细胞呈Vimentin、SMA、actin、PgR或ER及WT-1阳性反应。随访25~29个月,3例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混合性肿瘤,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的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例MESTK,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MESTK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大体检查示肿瘤边界清,切面呈囊实性.光镜下显示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混合而成,两种细胞成分均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检测示上皮样细胞呈CK阳性反应.梭形细胞呈Vimentin、SMA、actin、PgR或ER及WT-1阳性反应.随访25~29个月,3例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混合性肿瘤,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是发生于肾实质的少见肿瘤,其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报道仅一百余例。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本院2012年8月收治的MESTK,对其临床、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ESTK)、囊性肾癌(CRCC)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例MESTK和16例CR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ESTK、CRCC的MSCT表现及MSCT检查鉴别诊断MESTK、CRCC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报告3例MESTK的女性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囊性病变,边界清楚,局部凸向肾盂,病灶多囊状,囊壁实性密度,囊内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呈中等程度强化,延迟扫描持续强化,术后病理为右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结果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具有较特异的影像学表现,结合本病例及以往文献报道病例,MESTK的CT扫描肿瘤呈多房囊实性,部分可凸向肾盂内.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临床上罕见,以女性多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大部分为良性,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APL),缓解率高,但可引起快速发展的耐药性[1]。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与ATRA等药物无交叉耐药,对ATRA复发者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用As2O3注射剂治疗复发的APL共6例,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资料及方法1.临床资料:自1995年5月至1996年8月用As2O3注射剂共治疗APL复发患者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8~53岁,中位年龄36岁。5例为第1次复发,1例为第2次复发。5例患者初治时均用ATRA达缓解。1例2次复发患者初治及复发也用ATRA达缓解。6例患者用ATR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鉴别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患者1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术后随访时间4月-14年;发病部位:盆腔6例,盆腔及会阴部1例,会阴部2例,臀部1例;复发次数:复发1次3例,复发2次1例,复发3次1例,5例未见复发。结果术前未经病理检查者难以明确诊断。在我院所有患者行扩大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均未见再次复发。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结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预后良好,手术切除无论对初次诊断患者还是复发患者均是根本性手段,扩大切除可以较好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很高 ,常规治疗条件下约50 %的患者 1年内复发 ,85%的患者在 5年内复发 [1 ]。作者对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的 80例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其复发原因 ,并提出护理措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 56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58岁 ,平均 33.4± 1 0 .6岁 ;病程 2~ 6年 ;其中学生 1 2例 ,农民 40例 ,工人 2 6例 ,机关干部 2例。诊断均符合 CCMD- 2 - R诊断标准 [2 ] 。首次复发 2 3例 ,2次以上复发 57例。1 .2 方法 入选患者先登记一般资料 ,对患者家属和知情…  相似文献   

10.
腹外疝是常见病、多发病 ,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复发率亦逐步增高。国外文献报道复发率最高达 2 7.5 %。我院于 1999年引进了美国 Bard公司生产定型专利产品 ,开始应用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了老年复发疝 46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将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男性患者均为复发性腹股沟疝 ,年龄6 5~ 82岁 ;复发次数 :复发 3次 5例 ,复发 2次 12例 ,其余2 9例均为第 1次复发。 46例病人均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它内科疾病 ,如肺心病、老慢支、肺气肿、冠心病、脑萎缩、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且容易复发的恶性肿瘤,预防肿瘤复发在膀胱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对1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Ta期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5~76岁,平均67岁;T1期8例中,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51~79岁,平均65岁。膀胱镜检查:单发11例,多发2例,位于三角区3例,膀胱壁10例。病理结果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Ⅰ~Ⅱ级。1·2方法TUR-BT术后2周,证实无膀胱刺激征及…  相似文献   

12.
1993年以来,我科采用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以下简称疫苗)治疗复发性口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36例本矿患者,以便随访,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50岁,病史1~12年不等,复发频繁,每月至少复发1次或无间歇,且对其它治疗无明显效果者,无其它特殊系统性疾病。12 治疗药物与方法:采用卫生部北京生物研究所生产的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轻者每周口服2次,每次服2粒,连服5周;重者隔日1次,每次服1粒,连服4周;对顽固的患者可连续服2疗程的药。13 标准:(1)痊愈:治疗后1年以上未复发;(2)显效:治疗后2~6个月未复发或虽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1例男性乳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对1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病理报告、随访的回顾,结合国内外100余篇文献报道,综合分析男性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结果该患者行手术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男性乳腺癌,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男性乳腺癌临床少见,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及预后参照女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膀胱癌患者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例老年男性膀胱癌术后患者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1年内无复发,2年内复发1例,3年内复发2例。结论针对老年男性患者尿道生理病理改变,规范操作,密切观察及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保证了灌注化疗的连续性,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我院自 1 994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间以自身对照法研究肝素、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四联疗法治疗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 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1 5例 ,女性 8例 ,年龄 3~ 6 5岁 ,平均 2 5岁。本法治疗前病程 5天~ 5年 ,平均 2 5个月。复发次数 3~ 5次 /年 ,平均 3次 /年。共复发 1 1 9次 :因激素骤停及减量过快者76次 (6 3.87% ) ,因呼吸道感染复发 36次(30 .2 5 % ) ,因过度劳累复发 4次…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复发(复发甲亢),近年来渐趋用手术治疗。我们近10年来手术治疗甲亢365例中有5例是复发甲亢,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3~40岁。本院术后复发2例,外院3例。术后复发时间3个月~9年。均出现甲亢症状,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癌症治疗新方法 ,自 1998年 11月起 ,我们对4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12 5I籽作组织间近距内放疗[1] ,用放射性核素直接插植种植肿瘤组织内 ,作组织间近距内放疗。现将初步治疗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分析一、一般资料本院收治 40例晚期癌症患者 ,预计生存期为 1个月~9个月。男性 2 2例 ,女性 18例。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85岁 ,平均 6 8.3岁。病种分布为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和骨转移 4例 ,神经鞘瘤恶变 1例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腹腔转移 7例 ,胃癌术后复发腹腔广泛转移 6例 ,原发性肺癌 2例 ,结肠癌术后复发 5例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3例罕见的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岁、46岁和68岁.3例患者均进行了彩超及CT影像学检查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总结MESTK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示单侧肾脏直径约3.5~9 em的囊实性占位,增强CT检查病灶强化不均匀,可见明显强化的实质成分或分隔.3例患者分别于全麻下行左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肿瘤大体观呈复杂囊实性或多房囊性;镜下肿瘤组织中均可见到上皮成分及间叶成分,上皮形成腺样结构,部分伴囊性扩张,间质中可见平滑肌成分或向平滑肌方向分化;免疫组化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le actin,SMA)、结蛋白(Desm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2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病理诊断为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术后分别随访2~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男性罕见,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1998年3—9月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1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5例,全部男性,年龄56—84岁,其中斜疝10例,直疝5例;初发疝2例,复发疝13例中,第一次复发6例,两次复发6例,4次复发1例。15例疝中伴发严重气管炎者5例,排尿困难者3例,严重便秘者2例。其中1例为双侧复发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对男性尿道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男性尿道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年龄13~21岁。2例患者尿道外口发现暗红色肿块,易出血,1例患者行尿道造影发现肿瘤位于球部尿道。3例均伴有阴囊或阴茎血管瘤。1例行局部注射消痔宁硬化治疗,2例行开放性血管瘤切除术。病理报告均为尿道海绵状血管瘤。随访3~5年,3例均未有复发。结论男性尿道血管瘤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开放性手术疗效较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