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研究传统视频数据打包算法中所采用的光栅扫描方式的局限性基础上,融合离散化宏块和螺旋扫描,融合这两种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数据打包算法,该算法首先按照某种规则离散化编码宏块,然后再从人眼感兴趣的中心区域开始,螺旋形步进打包.理论和试验都证明了这种新型的打包算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包抗丢包、抗误码的性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数据包具有一定的可伸缩性,该算法比传统的打包算法在解码输出质量上具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宏块重要性测度的重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同步是视频传输中一种重要的错误恢复方法。对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失真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基于宏块重要性测度的重同步新方法。通过定义宏块重要性测度,充分利用视频信息的重要性结合码流长度,对压缩视频流进行打包,使得视频包的重要性保持一致。分别采用基于宏块个数、基于码流长度和本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测试序列进行了视频包丢失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平均失真的波动最小,因此在传输过程中,无论哪一个视频包发生丢失,都不会对视频质量带来剧烈的波动,提高了主观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宏块分类的运动估计/补偿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宏块分类方法,分析了基于块运动估计/补偿技术及两种典型的快速运动估计技术,基于MPEG-1的模拟结果表明了基于宏块分类的运动估计法之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时域差错掩盖技术通常将宏块作为整体考虑,没有具体分析受损宏块的运动特征,当受损宏块具有复杂剧烈的运动时掩盖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受损宏块的运动特征认真研究,提出了基于块变形的时域差错掩盖算法.算法充分利用受损宏块的周围信息将宏块运动划分成多种运动情况,针对不同运动情况采取不同的掩盖策略.在确定某受损块存在块变形运动时实施块变形掩盖,并通过合理的变形区域选择保证块变形的合理性.基于H.263 的GOB交织打包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算法对存在复杂剧烈运动的宏块掩盖效果良好,与BM和MFI-BM掩盖相比,掩盖后的主客观视频质量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赜  刘文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11):144-146,185
针对IP网络上的MPEG-4视频传输,采用面向差错控制的打包方案,提出了一种结合时域差错恢复和空域差错恢复方法的快速自适应差错恢复混合算法。该算法根据视频帧的编码模式、丢失宏块的邻域宏块的编码模式、运动程度和运动矢量一致性自适应地选择差错恢复方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自适应算法具有较好的差错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可重配置VLSI架构。根据二维图像处理中数据量大、芯片面积主要由片上的SRAM存储器决定的特点,提出使用单13SRAM的内存优化技术,在偶数周期,源数据由片上RAM读出,计算结果存在寄存器组中,在奇数周期,源数据由寄存器组读出,计算结果存放在RAM中。该方法较传统的双口SRAM实现节省了约56%的芯片面积。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图像块的扫描方式,使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性能相比于通常的基于行的实现方式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小视频传输中错误的影响,提高解码端重建视频质量,根据H.264/AVC标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分块模式预测和双模式叠加的时域错误隐藏方法.方法先对受损宏块进行宏块级运动补偿和残差修复,得到宏块级隐藏结果;然后利用受损宏块邻块分块模式和边缘特点预测受损宏块分块模式,分模式进行子块运动矢量估计和补偿;最后将宏块...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适用于AVS视频解码器逆扫描、反量化和反变换的硬件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该设计把逆扫描、反量化和反变换过程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以宏块为单位进行操作且在块与块之间采用了流水线技术,并通过采用乒乓技术和寄存器复用技术达到速度和面积的平衡和优化。本设计在Quartus II 8.0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C中结果进行了比对,通过在基于Nios II的AVS视频解码系统测试平台上进行测试,证明了该模块功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宏块的具有时域和SNR精细可伸缩性的视频编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个高效灵活的视频编码方法,称为基于宏块的具有时域和SNR精细可伸缩性的视频编码方法(简称为PFGST视频编码方法),将原有的基于帧的渐进精细可伸缩的视频编码技术扩展为基于宏块的编码技术,即增强层编码中运动补偿和重建时所用的参考信息是基于宏块选择的而不是基于帧、然后将时域可伸缩特性引入到基于宏块的渐进精细可伸缩的视频编码中,从而实现了PFGST编码方案,在时域可伸缩的增强层编码中,根据运动补偿中使用的参考宏块的不同,提出了时域可伸缩增强层宏块编码的两种方法,由于在时域可伸缩的增强层编码中使用高质量的参考宏块不会造成任何误差传播,因此通过选用最佳的参考宏块,PFGST方法的编码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验结果显示,同MPEG-4标准中的FGST编码方法相比,基于宏块的PFGST视频编码技术的编码效率提高了2.8dB,并且同样具有FGST的所有特性,即可以根据不同的通道,客户和服务器的需求来分别支持精细的SNR可伸缩特性,时域可伸缩特性和SNR-时域混合可伸缩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低复杂度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MAD(MeanAbsoluteDifference)的码率控制算法,通过对宏块的MAD、量化参数QP(QuantizationParameter)和宏块DC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并量化后产生的比特数进行建模,导出一个线性模型,该模型有足够的精度可以达到稳定的码率控制。与TMN8的码率控制方案相比较,文中的算法相当简单但很有效,适用于对实时要求很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蚁群算法的纹理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小波包变换和蚁群算法相结合的纹理分类新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提取纹理图像的纹理特征向量,然后用蚁群算法进行训练和分类。实验表明小波包变换和蚁群算法应用到纹理分类领域,是一次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无源感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它能够有效解决节点能量受限的问题,保持网络运行的持续性.现有的路由方法并未充分利用节点的能量捕获特性,也没有考虑到链路的成功收包率和节点的传输速率.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链路成功收包率的速率自适应路由算法.通过对节点的剩余能量和链路的成功收包率进行建模,给出了一个节点可作为路由中继节点所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基于优化方程,为传输路径上的每一跳节点自适应配置时延最小化的传输速率;提出路由发现步骤来找出端到端传输时延最小的传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传输速率的路由算法,所提算法所得到的传输路径具有较低的端到端传输时延和较高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丢包和延时抖动的引入而使网络传输的实时语音质量让人难以接受,目前对丢包和延时抖动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但是却很少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回放算法,通过监测接收和回放队列,结合丢包的自适应恢复技术,达到语音高质量的连续回放。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在严格的平均回放延时条件下努力减小由于超时而引起的丢包,获得较好的重建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QCI优先级的分组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演进(LTE)系统对用户同时获得的多种业务配置了服务质量(QoS)等级标识(QCI)优先级参数,从而优化了移动通信系统QoS评价体系。为此,结合M-LWDF算法,提出一种基于QCI优先级的分组调度算法。将QCI参数引入资源分配和分组调度判决机制,在用户与申请的多项业务间建立优先级关联性,实现多用户之间、单用户的多类型业务之间的联合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降低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15.
小波包变换能作为一种有效工具对信号特性进行精细分析,同时提供具有良好时频局 部性的正交小波包基.本文将Eykhoff脉冲响应辨识方法中的正交函数基取成正交小波基函数, 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响应辨识方法,该方法不但保证了原来Eykhoff方法的有效性,而且实用性 更好、实用范围更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脉冲响应辨识算法对于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都具 有很好的辨识结果,具有辨识精度高、克服噪声干扰能力和跟踪系统动态特性变化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IT(Implicit Training)算法能够实现二维信号的多包接收。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Ad Hoc网络中二维解析信号多包接收的I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希尔伯特IT算法不仅提高了对用户数据包的分辨能力,而且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
V2G网络下PLC链路带宽受限、高误码率等特点导致现有的TCP NewReno拥塞控制机制缺乏对丢包类型的有效判断,将链路上由噪声干扰的随机错误丢包与网络拥塞丢包统一当做拥塞事件处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拥塞避免,导致了低吞吐量问题.根据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自适应的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组预测拥塞等级感知网络状态,由此估计可用带宽来判断丢包类型,实现了拥塞窗口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拥塞窗口的增长、吞吐量、公平性、收敛性和友好性等方面都优于现有算法,V2 G网络的吞吐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郁宇  周武旸 《计算机仿真》2008,25(5):143-146
资源分配是OFDMA系统中保证用户QoS和提高系统容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传统的OFDMA资源分配算法中,分组调度和子载波分配两部分是独立进行优化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组调度和子载波分配联合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资源分配算法中,利用随机逼近的方法来更新调度算法中的控制参数,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利用遗传算法来求解联合优化中的子载波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系统的吞吐量、丢包率,数据包等待时延还是用户公平性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刘岩  王兴伟  李婕  黄敏 《软件学报》2017,28(S2):19-29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技术.根据工业网络数据传输服务的需求,以及针对工业无线网络拓扑相对稳定、流量规律变化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rtificial immune system,简称AIS)的工业认知无线网络路由机制,包含基于链路质量的域内静态路由算法和基于多路径的域间动态路由算法,以实现工业网络的可靠路由.根据人工免疫系统特点,将工业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区域划分:提出了基于链路质量的域内静态路由算法,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监视网络链路,并根据移动窗口指数加权平均法计算链路丢包率;提出了基于多路径的域间动态路由算法,根据模式距离对节点的流量周期进行预测,防止节点因流量过大而导致丢包.基于OMNET++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由机制在应对突发流量时与组合定向地理路由算法相比,丢包率及网络开销分别降低1倍;应对链路失效的情况时与图路由算法相比丢包率降低4倍.  相似文献   

20.
Network delay, packet loss and network delay variability (jitter)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mpact on perceived voice quality in VoIP networks. An adaptive playout buffer is used in a VoIP terminal to overcome jitter. Such a buffer-control must operate a trade-off between the buffer-induced delay and any additional packet loss rate. In this paper, a Garch-based adaptive playout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is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both inter-talkspurt and intra-talkspurt modes. The proposed new model is based on a Garch model approach; an ARMA model is used to model changes in the mean and the variance. In addition, a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cedure is proposed, termed Direct Garch whose cost function is designed to implement a desired packet loss rate whilst minimising the probability of consecutive packet losses occurring.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using recorded VoIP traces. The main result is as follows; given a target Packet Loss Rate (PLR) the Direct Garch algorithm produces parameter estimates which result in a PLR closer than other algorithms.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Direct Garch algorithm offers the best trade-off between additional buffering delay and Packet Loss Rate (PLR) compared with other traditional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