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科自1997年~1998年对2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进行胆囊多次B超声像图检查,发现有改变者22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40例乙肝病人,均为1997年~1998年住院或门诊病人。B超检查胆囊异常者220例,其中男152例,女68例;年龄13~64岁,平均38.5岁;其中急性肝炎78例,慢性迁延型肝炎6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42例,亚急性重症型15例,瘀胆型肝炎8例,肝硬化12例。  本组病例均符合1984年全国肝炎会议所制定判断乙肝的诊断标准。1.2 B超检查声像图改变 220例B超像图异常者中,胆囊增大16例,缩小者18例,胆囊壁增厚毛糙和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肝后肝硬化(LC)病人胆囊B超声像改变及肝脏病变程度与胆囊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5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肝后肝硬化病人和同期的246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B超检查,比较其胆囊病变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改变明显高于无肝炎病变的体检组(P〈0.01),且其病变程度越重,胆囊病变的发生率越高,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病人易并发胆囊病变。  相似文献   

3.
我院B超室对在1994年1月~1996年12月传染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均选择临床上没有胆囊炎史及细菌炎症改变而确诊为肝炎的病例218例。其中男195例,女2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0岁。1资料及分析1.1胆囊壁增厚与肝炎的关系重症肝炎胆囊壁增厚发病率最高,急性黄疸型肝炎B超检查人员110例,胆囊壁增厚39例,占35.4%;重症肝炎B超检查7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85.7%;其他类型急性无黄疸型39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15.4%;慢性迁延性62例,有27例发现胆囊壁增厚,占43.5%。这说明各种肝炎均可引起胆囊壁增厚。1.2胆囊壁增厚与转氨酶测值的关系全组成人1…  相似文献   

4.
我院B超室对在1994年1月~1996年12月传染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均选择为肝炎但临床上没有胆囊炎史及细菌炎症改变的确218例。男195例,女2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0岁。1资料及分析1.1胆囊壁增厚与肝炎的关系重症肝炎胆囊壁增厚发病率最高,急性黄胆肝炎B超检查人员110例,胆囊壁增厚39例,占35.4%;重症肝炎B超检查7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85.7%;其他类型急性无黄疸型39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15.4%;慢性迁延性62例,有27例发现胆囊壁增厚,占43.5%。这说明各种肝炎均可引起胆囊壁增厚。1.2胆囊壁增厚与转氨酶测值的关系全组成人192人,儿童14…  相似文献   

5.
我曾在解放军175医院B超室进修,现借该医院B超室1984年1月~1986年12月传染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均选择确诊为肝炎但临床上没有胆囊炎史及细菌性炎症改变的218例。男195例,女23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1岁。一、资料及分析 1.胆囊壁增厚与肝炎类型的关系重症肝炎胆囊壁增厚发病率最高,急性黄疸型肝炎B超检查110例,胆囊壁增厚39例,占35.4%;重症肝炎B超检查7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85.7%;其他类型急性无黄疸型39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15.4  相似文献   

6.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超声改变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胆囊彩色B超声像图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 139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及 4 2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超声检查。结果 :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组与非肝炎对照组彩色B超胆囊异常率比较均差异显著 (P <0 .0 1)。重型肝炎、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之间胆囊异常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胆囊异常与胆囊本身炎症无关。胆囊声像图的改变对判断肝脏实质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胆囊壁改变的B超观察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6年起 ,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胆囊壁改变进行B超观察 ,并与健康人群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 5 2 2例 ,均为我院 1996年~ 1999年的住院及门诊就诊病人 ,其中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5 0例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46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 16 2例 ,轻度慢性肝炎 74例 ,中度慢性肝炎 6 6例 ,重度慢性肝炎 42例。淤胆型肝炎 2 0例 ,重症肝炎 32例 ,肝炎后肝硬化 30例。男性 35 6例 ,女性 16 6例 ,平均年龄 38.7岁。各病例诊断均符合 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B型超声波观察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胆囊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胆囊的超声变化及其病理原因。结果30例患者B超检查胆囊改变如下:(1)胆囊大小正常,但胆囊壁增厚模糊。(2)胆囊腔缩小甚至不能辨认胆囊腔。(3)胆囊腔内无胆汁液性暗区而代之以胆汁呈淤泥样改变。结论: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超声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B超检查胆囊造影不显影1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131例X线胆囊不显影病人的B超检查结果,其中28例行胆囊切除术与B超结果对照分析,以探讨B型超声波对这类病例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在治疗方面的指导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984年12月至1986年12月我科对131例X线胆囊不显影病例进行了B超检查(均系经胆系造影胆囊不显影者),男52例,女79例,年龄31~75岁,其中40~60岁者90例。131例中28例行胆囊切除术,进行对照分析。B超检查采用Aloka SSD-210F型实时线阵超声显象仪,换能器频率3.5兆赫。病人空腹受检,按常规扫查。除重点扫查胆囊外,同时扫查肝、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炎早期胆囊壁改变声像图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B超分析88例肝炎早期胆囊壁改变的不同声像图。结果 32例肝脏增大,56例肝脏大、小形态正常,13例脾脏增大,3例少量腹水。结论 肝炎早期肝脏增大不明显,胆囊最早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用B超观察早期肝炎患者胆囊壁的变化,为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结果,探讨B超图像与肝脏病变存在的关系,辅助临床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肝胆内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经过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检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67例进行B超检查.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囊超声异常率,研究组里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病变情况.出现胆囊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再次复查胆囊B超结果.结果:(1)胆囊病变与肝脏的损伤有关,肝硬化、乙肝、健康人群中以肝硬化胆囊改变率、损伤程度最高,其次为乙肝胆囊改变.(2)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的胆囊B超改变,有利于协助判断肝脏的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改变B超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6~2000年对2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胆囊壁进行B超观察,以期探讨胆囊壁改变的性质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6年3月至1987年12月用B超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进行检查,其声像图有一定改变,现将40例结果报告如下。资料:40例黄疸型肝炎均经临床确诊。男30例,女10例,年龄7~63岁。初诊发病2~13天时,出现黄疸34例,无黄疸6例。此期中禁食12小时以上常规以B超探测肝胆。结果:40例肝炎病人均出现胆囊异常。其声像图特征:①胆囊壁有不同程度增厚,厚度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常常发现肝硬变患者并发胆囊病变。 Conte等 [1 ]报道 ,B超随访肝硬变患者 ,其胆石发病的机会比普通人群约高 3倍。我们对近年住院诊治的肝硬变患者进行观察 ,并与同期住院的其他患有胆囊病变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4~ 1998年 ,我院肝炎后肝硬变住院患者 44例 ,男 36例 ,女 8例 ,年龄 2 7~ 70岁 ,平均 45 .7岁。同期住院的其他患者 10 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 5 0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 5 0例 ;男 77例 ,女 2 3例 ,平均 4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构成比上无明显差别 ,具有可比…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 1 997~ 2 0 0 0年对 1 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壁进行声像观察 ,以期探讨胆囊壁声像改变与肝硬化的内在关系。1 临床资料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1 50例 ,男 85例 ,女 65例 ;年龄 3 6~ 65岁 ,平均 48岁。慢性乙型肝炎 1 4 8例 ,男 82例 ,女 66例 ,年龄 3 3~ 64岁 ,平均 45岁。诊断均符合 1 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1] ,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 1 4 5例 ,其中男 75例 ,女 70例 ,年龄 3 4~ 63岁 ,平均46岁。三组观察对象均无急慢性胆囊炎病史。2 检查方法仪器应用 B型超声为东芝 S…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自1988年12月至1994年8月有胆囊B超资料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71例,其中43例胆囊B超影像出现异常改变.现结合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64例,女7例,年龄17~60岁.其中HB_sAg阳性44例,阴性27例.1.2 胆囊B超检查 入院后第一次检查报告,B超影像异常表现主要有:胆囊壁水肿,毛糙,厚薄不匀,胆囊收缩不良,无胆汁等类似胆囊炎特征改变.7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中有43例B超报告提示胆囊有上述一项或多项异常改变,占60.6%.在43例胆囊B超异常病人中,HBsAg阳性20例,占HBsAg阳性病人的45.5%.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B型超声诊断仪广泛应用,胆囊疾病的检出率增高。我院1986—1993年8年间B超室诊断胆囊疾病3870例次,此间住院行胆囊手术455例,现对手术病例临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慢性肝炎并发胆系病变较为常见 ,而重型肝炎 (重肝 )与胆囊运动的相互关系未见专题论述。我们观察重型肝炎患者口服红霉素后胆囊运动功能的变化 ,探讨重肝患者胆囊运动功能改变机制。1 临床资料设健康志愿者 1 7例为正常对照组 ,年龄 2 0~66岁 ,平均 46岁 ,男 9例 ,女 8例。均无消化系统、肝、胆、肾及内分泌疾病 ,B超检查未见胆囊壁增厚及结石。重肝患者 2 2例为我院 1 992~ 1 997年间收住院病例 ,临床诊断符合 1 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男 1 7例 ,女 5例 ,年龄 2 0~ 65岁 ,…  相似文献   

19.
肝炎及肝硬化并发胆道系统损害临床发病率高,总结我院 2000~2004年收治的500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B超发现胆道损 害者为398例,现将临床特点及B超表现做一总结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旨在提高我们对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胆道系统损害的 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各种疾病引起胆囊改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518例患胆囊改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B超探头频率为3.5MHz。结果 518例胆囊改变患中,急性病毒性肝炎146例(28.19%),肝硬化失代偿118例(22.78%),慢性肾功能不全92例(17.76%),充血性心力衰竭76例(14.67%),急性胆囊炎58例(11.20%).其他28例(5.40%)。胆囊B超影像学改变主要包括:胆囊壁增厚,胆囊液腔缩小或消失。有些患胆囊区呈沼泽样改变,囊内可有光点和光斑回声。结论 B超对各种疾病所致胆囊改变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