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86-2488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间来本院进行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的部分孕妇5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STIC技术检查,记录两者的检查时间并对比单纯的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STIC技术两种检查方法在房室连接异常、房室间隔异常、动脉与心室连接异常等准确率。结果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STIC技术诊断符合率为99.40%,单纯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为95.29%。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STIC技术可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更准确了解胎儿心室、心房异常情况,判断胎儿的心室-动脉连接是否异常,为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 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四维超声STIC技术和二维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8%,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清晰显示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细节,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T-TUI技术对二维超声筛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7例孕22~30周中晚孕期胎儿进行检查,在获取满意的胎儿心脏容积数据后通过TUI模式,对胎儿心脏进行断层分析,并与产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应用VET-TUI技术17例胎儿均获得满意的心脏容积数据及胎儿心脏断层成像图像,1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单一性先天性心脏病3例,复合性先天性心脏病14例.17例胎儿心脏畸形包括心内膜垫缺损5例、永存左位上腔静脉7例(其中1例下腔静脉离断合并异常连接)、右心室双出口4例(包括左侧心室解剖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6例、室间隔缺损8例、主动脉弓缩窄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闭锁2例、右位主动脉弓3例、左心室发育不良2例、右心室发育不良1例、单心室1例、三房心1例、镜面右位心1例.产前超声诊断与引产后尸检结果相符合10例(10/17),与产后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相符合5例(5/17),误诊2例(1例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尸检证实为升主动脉闭锁,1例超声诊断单心室,尸检证实为左心室发育不良).结论应用VET-TUI技术可增加超声图像的清晰度,使胎儿心脏与大血管容积图像清晰直观,易于辨别,较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多胎儿心脏细微解剖结构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STIC)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丹东市第一医院电诊科收治的150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都应用产前二维超声、四维超声STIC技术进行筛查;活产胎儿以新生儿超声诊断为金标准,死亡胎儿或引产胎儿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150例孕妇中,109例实施引产,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109例胎儿心脏畸形,41例活产胎儿经新生儿超声检查39例证实为心脏畸形;产前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STIC技术的检查时间分别为(3. 9±0. 8)、(2. 2±0. 7)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上下腔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的显示率高于产前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产前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准确度为90. 6%和98. 0%、灵敏度为98. 6%和98. 7%、特异度为58. 3%和100%,准确度和特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灵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细节,是对二维超声诊断结果的有效补充,明显降低胎儿心脏畸形的漏诊、误诊率,是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动态三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诊断胎儿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CTECD)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28 388例孕18~40周的胎儿,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常规扫查切面,多切面扫查观察胎儿心脏大小、形态、房室结构、房室瓣开闭、左右心室流出道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现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后应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实时、动态观测胎儿三维房室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本组28 388例孕妇中,超声心动图明确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861例,其中诊断CTECD 68例。结论二维联合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可诊断胎儿CTECD,可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显示胎儿CTECD的大小、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闫薇 《临床医学》2021,41(11):76-79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成像技术诊断孕中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接待的高危孕中期产检孕妇30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包括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与四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将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病理解剖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常规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采集时间、孕妇满意度、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以及心脏结构异常检出率。结果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病理解剖结果证实有胎儿心脏畸形54例,其中四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孕妇时,采集时间更短,孕妇满意度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成像技术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8,P<0.05)。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病理解剖结果证实有胎儿心脏畸形54例,共计心脏结构异常97处,其中四维超声成像技术检出心脏结构异常95处,检出率为97.94%,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检出心脏结构异常80处,检出率为82.47%,四维超声成像技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χ^(2)=6.557,P<0.05)。结论孕中期胎儿心脏畸形检查中应用四维超声成像技术诊断,可减少影像采集时间,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害,同时可以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与心脏结构异常检查率,促使孕妇对检查更满意,值得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二维超声"三切面"法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超声"三切面"法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方法 以四腔心、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为筛查切面,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疑有异常者送上级医院行系统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追踪随访,与引产后尸检或出生后超声心动图对照. 结果 本法筛查获得较清晰的胎儿心脏二维结构图像.12 046例受检胎儿中,正确诊断胎儿心脏异常19例,误诊1例,漏诊2例,产前诊断符合率86.36%. 结论 应用二维超声采用四腔心加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法检查可清楚直观地观察胎儿心脏解剖结构,方法 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8.
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检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空间-时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于胎儿心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 Expert series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实时4D容积探头(频率3~6 MHz)对263例已经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孕龄在18~38周的胎儿进行心脏和胸部的自动扫查,并结合彩色血流显像,获得容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63例胎儿均通过STIC技术获得的容积数据显示三维平面图像(即A、B、C平面)。其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1例,永存动脉干3例,室间隔缺损3例。结论: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快地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及与之相邻的信息,减少了胎儿心脏检查中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与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一样,STIC技术在获得数据时同样受检查声窗的影响,包括胎儿体位、羊水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B-flow显像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6例正常胎儿和2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先在二维超声胎儿心脏模式下进行常规扫查,然后进行B-flow显像STIC数据采集,用表面模式对采集的容积图像进行四维重建.结果 53 (53/56)例正常胎儿及28 (28/2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在B-flow显像方式下进行STIC采集,成功地采集到合格的容积图像,四维重建的容积图像能清楚显示心血管正常或异常的空间位置关系,其中主、肺动脉等大血管的“数字铸型”、3~4条肺静脉同时显示等是二维超声无法观察到的.结论 B-flow STIC技术能清楚显示胎儿心脏与大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获取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无法提供的某些胎儿心脏解剖及病理特点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测中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选取70胎14~17+6周高危妊娠胎儿,先行二维超声筛查,再应用四维超声STIC技术采集胎儿心脏容积数据;由同1名超声医师采用单盲法进行分析,并将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STIC技术的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8胎高危胎儿获得随访结果,其中心脏异常16胎,心脏正常42胎。STIC技术正确诊断率为86.21%(50/58),3胎诊断不完整,漏诊2胎,误诊3胎;二维超声正确诊断率为91.38%(53/58),1胎诊断不完整,漏诊1胎,误诊3胎;两者正确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四维超声STIC联合二维超声后正确诊断率96.55%(56/58),明显高于单独应用STIC技术(χ2=3.94,P<0.05)。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可用于诊断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将其纳入胎儿心脏二维超声产前早期筛查,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减少其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畸形儿的出生。方法采用四腔心切面加声束平面头侧偏斜法,对3821例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筛查结果以引产后尸检或生后超声心动图对照。结果经引产和生后证实的心脏畸形23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心脏畸形21例,检出率为91.30%(21/23)。其中复杂性心脏畸形19例,占82.61%(19/23),一般畸形4例,占17.39%(4/23)。复杂性心脏畸形19例,产前初检诊断17例,复检诊断2例,检出率为100%(19/19)。结论超声是目前临床唯一能诊断胎儿心脏畸形而又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能使绝大部分心脏畸形,特别是复杂畸形在胎儿期获得明确诊断。但在筛查时要充分认识到胎儿心脏畸形存在一定局限性与时效性等影响因素,对早期初筛“正常”的胎儿要重视复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畸形,并行染色体检查的胎儿58例.结果 58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复杂畸形39例(67.2%),心内畸形合并心外畸形26例(44.8% );染色体异常16例(27.6%),其中18 -三体综合征9例,21 -三体综合征4例,13 -三体综合征2例,47,XX,+8[16]/46,XX[44] 1例.结论 不同类型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不同;当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时,应仔细观察胎儿全身有无畸形及超声软标志,必要时行染色体检查以明确核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分析STIC技术应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最优条件及影响心脏容积数据采集成功的因素,探索后期图像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 150例中孕期胎儿,经常规超声检查心脏结构无异常.采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整个胎儿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并采用“A平面旋转法”重建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心室流出道切面(RV-OT)、主动脉弓切面(LAV-AOA)、动脉导管弓切面(LAV-DA)、三血管切面(3VT)五个常用切面,根据胎心位置分为尖位四腔心组和侧位四腔心组,分析比较上述两组切面的重建率;分析影响数据采集的相关因素,如最大羊水深度、胎儿孕周、胎儿体重、胎儿心率、胎盘位置等.结果 运用STIC技术采集150例中孕期胎儿心脏容积数据成功123例(82%),未成功27例(18%).各因素对数据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尖位四腔心组、侧位四腔心组两组间STIC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x2 =0.624,P=0.891).结论 在胎儿静止状态下,其他因素对使用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影响较小,可获得满意容积数据.对不同体位胎儿后期图像处理,运用STIC正交平面技术可得到质量比较满意的图像.因此STIC技术可普遍用于中孕筛查期胎儿心脏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空间、时间相关图像(3D—STIC)技术评价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2082例胎儿,疑诊为VSD的17例胎儿行STIC检查,并测量缺损大小;比较两种方法诊断VSD及测量缺损大小的差异。结果产后证实18例VSD,超声心动图诊断17例,3D—STIC诊断13例。超声心动图对胎儿VSD诊断敏感性(94.44%)高于3D—STIC(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判断VSD最大内径小于3D—STIC(P〈0.01)。结论3D—STIC可直观地显示胎儿VSD的大小及形状,但敏感性不及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Congenital anomalies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infant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CHD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birth defects. Recently, 4‐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4DUS) with 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 (STIC) has been introduced for fetal echocardiography.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4DUS with STIC may facilitate the examination of the fetal heart. Our objectives were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4DUS for the diagnosis of CHDs and the agreement among centers.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7 centers with expertise in 4D fetal echocardiography. Fetuses with and without confirmed heart defects were scanned between 18 and 26 weeks, and their volume data sets were uploaded onto a centralized file transfer protocol server. Intercenter agreement was determined using a κ statistic for multiple raters. Results. Ninety volume data se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blinded analysis. Overall, the median (rang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and false‐positive and ‐negative rat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etuses with CHDs were 93% (77%–100%), 96% (84%–100%), 96% (83%–100%), 93% (79%–100%), 4.8% (2.7%–25%), and 6.8% (5%–22%), respectively. The most frequent CHDs were conotruncal anomalies (36%). There was excellent intercenter agreement (κ = 0.97). Conclusions. (1) Four‐dimensional volume data sets can be remotely acquired and accurately interpreted by different centers. (2) Among centers with technical expertise, 4DUS is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fetal echocardiography.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超声(2D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胸部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探讨超声和MRI联合应用诊断胎儿胸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超声诊断为胸部异常(不包括心脏畸形)的胎儿,征得患者同意在接受超声检查后24 h内行MRI检查,最终诊断由产后尸检或生后随访证实。回顾性分析42例胎儿的超声和MRI图像,并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42例胸部异常包括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CCAM)19例,隔离肺(BPS)9例,先天性膈疝(CDH)11例,先天性高位气道闭锁综合征(CHAOS)1例,膈膨升1例,胸腺增大1例。超声检出并正确诊断例数为38例(38/42),MRI检出并正确诊断例数为39例(39/42)。超声和MRI对胎儿胸部异常检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超声和MRI在胎儿胸部异常检出例数方面无差异,但其各有优劣势,超声和MRI联合应用在部分病例中可综合评价胸部异常引起的继发改变,如超声可动态观测患儿心功能状态,MRI可明确病灶界限及评价肺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及颈项透明层(NT)增厚在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562例孕11~14周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进行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和NT检测,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或NT增厚胎儿于孕18~20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或除外CHD,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和NT正常的胎儿于20~24周行胎儿常规系统筛查,对可疑胎儿心脏异常者再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活产儿于出生后1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引产胎儿进行尸检.结果 ①3562例胎儿中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胎儿C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正常的胎儿(P < 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2%、96.97%和25.87%;②NT增厚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于NT正常胎儿(P < 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9.25%、98.03%及32.35%;③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和NT增厚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及NT均正常的胎儿(P < 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3.28%、99.46%和60.42%.结论 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和NT增厚可作为CHD的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间-时间成像相关(STIC)技术在临床胎儿心脏产前筛奄应用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脏畸形高危胎儿214例(经二维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正常胎儿心脏),尽最在无胎动时扶取有效的STIC容积数据,应用Uittenbogaard等提出的获取条件评分方法加以改良后进行STIC容积数据采集评分,最高分为10分,6分以t(含6分)为成功获得,6分以下为未成功获得。根据是否能清晰显示心脏各部分结构将所有成功获得的STIC容积信息被分为临床不可用、临床可用和临床最佳。结果根据STIC容积采集评分标准,采集的胎儿心脏容积信息评分结果为149例(69.6%)成功获得容积数据,65例(30.4%)朱成功获得;影响成功率因素中,胎动因素最常见;将研究的前半年和后半年两个时间段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后半年的成功获得率明显提高(P〈0.05)。对采集的胎儿心脏容积信息进行临床效果评价,临床效果最佳为27例(12.6%),临床可用为139例(65.0%),临床不吖用为48例(22.4%);将研究的前半年和后半年两个时间段的临床价值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后半年的临床效果最伟率和临床可用牢明显提高(P〈0.05)。结论STIC技术在临床实践中获取临床最佳效果率较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增加对STIC技术采集和应用的熟练程度和技巧则会明显改善信息采集的成功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显示法在高危人群产前胎儿心脏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 165例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2 050例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20~36周运用多切面联合显示法,在上腹部短轴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心底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切面、肺静脉入左心房切面,进行胎儿心脏形态结构检查。结果:产前超声发现心脏异常93例,其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73%(59/2 165),无高危因素人群检出率为1.66%(34/2 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显示法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靠手段,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诊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实时三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对20孕周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F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超声科常规超声检查的20孕周前连续病例共510例,均存在有高危因素,作为高危组;其孕22周后常规产前检查时作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应用STIC技术获取胎儿心脏容积数据,进行脱机分析,使用多平面重建模式(MP)和断层显像模式(TUI)获取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提出的胎儿的9个心脏切面,观察FCHD的检出情况,两组胎儿心脏畸形检出情况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高危组20孕周前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0例,漏诊2例,22孕周后检出12例胎儿心脏畸形。具体种类及检出孕周:左室发育不良2例(孕16+6周、孕18+3周),大动脉转位2例(孕16+4周、孕18+5周),单心室2例(孕16+4周、19+3周),室间隔缺损2例(孕17+1周、孕18+5周),主动脉狭窄1例(孕16+3周),房室共道畸形1例(孕17+3周);漏诊2例为大动脉转位(孕14+3周)、室间隔缺损(孕15+3周);孕22周后筛查时除上述检出外又新增检出1例大动脉转位,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1例,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孕15+3周)。两组心脏畸形检出率经Kappa一致性检验为高度一致,Kappa值为86.4%。结论通常在孕22+0~26+6周使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进行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现将实时三维STIC技术用于20孕周前高危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与孕22周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早在孕16周时可检出FCHD。因此可借助此技术尝试将心脏畸形筛查时间提前至孕16周,以期更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