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7,(3):48-48
尽管大多数人们把二氧化碳看作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但科学家则认为,二氧化碳曾是保护地球的大功臣。正是因为有了二氧化碳,我们的地球才免除了陷入永久严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恐龙知多少     
恐龙为什么能长这么大? 以下是科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推论. 在中生代时期,也就是从距今2.5亿年的三叠纪开始,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白垩纪为止,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如今要高得多,这就意味着那时的全球气候比现在要热得多(如果你经常关注全球变暧的话题,就会知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地球越来越热,这是大家都感受到的事情。因此,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情之一,当然也是我们老百姓关注的事情。近年来,科学家也在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是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下面介绍科学家在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方面的一些新思路。海中倒铁降气温2000年2月,在南极冰冷、汹涌的海域中,美国海洋学家和其他来自各国的科学家正进行一项非常简单的实验:“我们把一大堆铁倒入海中,然后便等着瞧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海洋浮游生物中,缺铁现象十分常见,如果往海洋中添加铁,这些微小的生物便能大量繁衍。而浮游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作用十分巨大。由工厂和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许多科学家担心,正是由于二氧化碳把热量包裹在地球大气层之内,才…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家们试图研发可以遏制全球变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人们保护地球还为时不晚。今天,全球变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融化的冰川、致命的飓风、消失的森林、越来越频繁的洪水、滚滚的热浪......同时,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持续增长,让现状变得更糟。全球变暖对环境、人类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不采取减缓措施,21世纪末,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将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树叶的形状为什么那么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长久以来一直未解。最新研究有望给出答案。隐藏在叶脉中的秘密植物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比地球上其他任何东西(包括海洋)都多,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碳的lO倍以上。我们知道,植物主要靠叶子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了解植物叶子对于弄清全球碳量很重要。换句话说,要想查明全球碳量,必须搞清植物叶子的工作原理。这里涉及到三个基本要素:制造叶子所需的碳量、叶子的寿命和叶子加工阳光的快慢(即进行光合作用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革命以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受到重视.21世纪地球温升水平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其中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是平衡气候敏感度——即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引起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究竟是多少?2005年Science杂志在创刊125周年纪念专刊中对平衡气候敏感度进行了专门评述,本文对其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公众和科学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球上拥有6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指出,由于人类工农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仍未减少,地球大气的辐射强迫水平自1990年到2014年上升了36%,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2014年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97.7ppm,是工业革命前(1750年)水平的143%,而二氧化碳的增多也导致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发。此外,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的浓度也分别是工业革命前水平的254%和121%。  相似文献   

12.
峻岭 《科学24小时》2006,(12):15-16
尽管科学界几乎一致认为,人类的发展正在扰乱地球的气候,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一些科学家表示,要确定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的确切原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大多数气象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尤其是燃烧矿物燃料,增加了诸如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层排放的水平,而温室气体能捕捉住太阳的能量,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科学家的纪录表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大约1摄氏度。很多科学家估计,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持续上升,本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会升高多达6摄氏度。全球变暖趋势的怀疑者争辩说,没有办法衡量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造成…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5,(9):7-7
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所吸收的太阳能比它向太空辐射的能量多。专家们认为,这两者在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本来是平衡的,但是近来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多,这一平衡被打破了。科学家通过分布在全球海洋表面的上万只浮子收集海洋的热量数据,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地球所吸收的多余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4.9℃,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高出大约1.2℃。全球变暖加剧了地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常见,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超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则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发展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碳排放,实现低碳化,已经刻不容缓。本期专题,小编带你了解关于低碳的那些事,一起创建更安全、更洁净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慢慢升高,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了。全球变暖已经开始破坏我们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灾害。人们却对全球变暖没有一个有效的抵御措施。每年都会听说一两个异想天开的招数来应对全球变暖,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有点旁门左道的意思,甚至有人会说这些招数很幼稚。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式,现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应该严肃看待这些给地球降温的奇招,以作为应急之用了。第一招:给大海补铁为什么要给大海“补铁”?这倒不是因为大海“贫血”,而是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鲜为人知的一个事实是,地球上约50%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球越来越热,这是大家都感受到的事情.因此,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当然也是我们老百姓关注的事情.近年来,科学家也在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想办法.近来,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他们认为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以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雨林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对地球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20%以上的氧气是在亚马孙而林中产生的,亚马孙雨林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肺".遗憾的是,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亚马孙丛林对人类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正在逐渐失去地球上这块最大的藏宝之地.  相似文献   

18.
一谈到温室气体排放,我们自然会想到燃煤电厂和金属、化工冶炼厂那高高耸立的烟囱,想到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谁也不会否认,它们是制造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越来越热的污染大户。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人类必须约束自身活动,与大自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植物的“食物”,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断提升,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天气越来越热。然而,植物学家的最新系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不只是改变气候,它还改变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过植物危害人类。这再次警示人们,一定要遵守“京都议定书”,努力在工业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祸害一:食物营养降低为什么蔬菜、水果和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而这些食物的味道却越来越淡?这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系。对植物来说,日子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将数…  相似文献   

20.
徐娜 《世界科学》2006,(9):29-31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也是植物的“食物”,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高,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天气越来越热。然而,植物学家的最新系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不只是改变气候,它还改变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过植物危害人类。这再次警示人们,一定要遵守“京都议定书”,努力在工业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