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职业性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从而了解职业性哮喘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33例职业性哮喘患者和31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对两组5 min所有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比较.结果 SDNN、RMSSD哮喘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哮喘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可作为判断职业性哮喘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职业性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从而了解职业性哮喘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33例职业性哮喘患者和31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对两组5 min所有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比较.结果 SDNN、RMSSD哮喘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哮喘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可作为判断职业性哮喘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职业性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从而了解职业性哮喘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3例职业性哮喘患者和31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对两组5min所有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比较。结果SDNN、RMSSD哮喘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哮喘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可作为判断职业性哮喘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双重特异性A型激酶锚定蛋白2功能多态性[AKAP10(A/G)I646V)]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冠脉造影证实的CA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冠脉造影阴性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AKAP10的基因分布情况及HRV指标[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超过50 ms的NN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的异同。结果 CAS组患者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0%、39.7%、29.3%,对照组则为53.4%、32.8%、13.8%。CAS组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4%、46%,对照组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0%、30%,CAS患者携带AKAP10基因G等位基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AS患者携带AKAP10基因G等位基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HRV时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AKAP10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的功能而影响C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对冠心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冠心病患者、3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结果 A组(冠心病)、B组(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平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平方根(RMSSD)、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较C组(正常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检查可作为衡量其心脏自主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方法,此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其损害情况,并可对其损害程度进行初步判断、评估,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病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20例,根据GOLD病情综合评估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31例、B组23例、C组35例、D组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CAT)进行症状评分;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包括24h内监测到的正常R-R间期的总标准差(SDNN)、每5min的R-R间期均数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以及相邻R-R间期的差值均方根(RMSSD).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RV与CAT评分、急性加重及肺功能关系.结果 四组患者FEV1、FVC、FEV1/FVC、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以及CAT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16.545、368.681、163.660、175.216、152.034,P均<0.05);四组患者SDNN、SDANN、PNN50、RMSSD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23.555、26.926、14.476、22.365,P均<0.05);不同病情程度COPD患者SDNN、SDANN、PNN50、RMSSD水平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CAT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HRV指标(SDNN、SDANN、PNN、RMSSD)能显著反映COPD病情严重程度,而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可以一定程度地预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脏损害将其分为A组(心脏损害)36例与B组(无心脏损害)57例。完善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其心率变异性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病程长于B组(P0.05)。A组患者24 h正常窦性心律R-R均值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次数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高频功率(HF)值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相互干扰、相互促成,临床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可判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分组:CKD组为3~5期CKD住院患者共54例;对照组为30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以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微炎症状态的指标,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浆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红蛋白(Hgb),并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包括所有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计数占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结果 3~5期CKD组hs-CRP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HRV各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hs-CRP与HRV各参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3~5期CKD患者伴有炎症反应的增加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二者相互影响,在CKD患者预后不良的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率(PNN50)、低频功率(频率为0.04~ 0.15 Hz,LF)、高频功率(频率为0.15 ~ 0.40 Hz,H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rhBNP加心衰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HRV,从而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晓琼  郑昭芬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79-2181
[目的]探讨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50例健康体格检查者24 h动态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比较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马来酸氨氟地平片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析心率时域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时域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左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指数减低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同组其他高血压病患者.经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后SDNN、SDANN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参与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机制,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伴随左室重构过程而加重.合并左室肥厚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与无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显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探讨预测性指标。 方法:对4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4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24h HRV时域分析,并进一步发现其昼夜变化规律,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62例正常人HRV资料比较。 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②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HRV参数中正 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RR intervals,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mean 5 minute RR intervals,SDA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u NN int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the 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明显降低(P<0.05)。③昼夜资料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白天和夜间SDNN、SDNN-index、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计算占总R-R间期数和百分比(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tim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is greater than 50 m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NN50)均较正常组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减速力(DC)特点,分析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各时域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78例EH患者,作为EH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2组DC值和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依据DC值进行猝死危险分层,将EH组分为高危组(DC≤2.5 ms)和非高危组(DC≥2.6 ms)比较2组HRV时域指标差异;分析DC与HRV各时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H组DC、SDNN、RMSSD、pNN50分别为(4.83±1.27)ms、(109.26±21.03)ms、(38.74±9.38)ms、(5.12±0.9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9±1.42)ms、(132.07±28.54)ms、(52.65±11.32)ms、(7.83±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DC、SDNN、RMSSD、pNN50分别为(2.42±0.07)ms、(87.39±10.23)ms、(32.57±8.15)ms、(4.26±1.02)%,均明显低于非高危组的(5.27±1.26)ms、(113.24±20.15)ms、(39.86±10.47)ms、(5.28±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EH患者DC与SDNN、RMSSD、pNN50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7、0.652、0.709,P<0.05)。结论EH患者DC明显下降,且和HRV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自主神经功能和猝死风险的评估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HD-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6例CHD-UAP患者,对照组46例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HRV指标[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结果 治疗后,两组TXB2、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NN、RMSS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UAP患者采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及HR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儿童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对42例病毒性心肌炎儿童(观察组)与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和R-R间期散点图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病毒性心肌炎儿童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显著减低(P<0.001),非线性分析的散点图正常儿童多呈彗星状,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多呈非彗星状.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为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两组均给予口服百忧解及针刺治疗,治疗组配合艾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及HRV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分钟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较单纯针刺能更好地调整卒中后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其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分析心率变异性在单纯冠心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冠心病患者,将28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将30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采取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方法来获取参数,包括窦性R-R(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的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5分钟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SDNN、RMSSD、LF指标显著低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P<0. 05);冠心病组的HF指标显著高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较单纯冠心病者更为严重,心率变异性对于冠心病患者病变损害程度及预后改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75岁、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控制在7%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分为心力衰竭组44例和非心力衰竭对照组46例,2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评估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24 h内全部相邻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分析心率变异性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力衰竭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0.369、-0.389、-0.298、-0.356、-0.435,P0.05或P0.01);对照组HRV各时域指标与血清NT-proBN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定期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将有助于评估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探讨预测性指标。方法:对4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4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24h HRV时域分析,并进一步发现其昼夜变化规律,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62例正常人HRV资料比较。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lt;0.05)。②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HRV参数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RR intervals,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mean 5 minute RR intervals,SDA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N inr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the 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明显降低(P&;lt;0.05)。③昼夜资料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白天和夜间SDNN、SDNN—index、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gt;50ms的计算占总R-R间期数和百分比(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tim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is greater than 50 m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NN50)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lt;0.05);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测值改变更加明显(P&;lt;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HRV异常,其异常的程度与病情轻重呈正比,有心血管合并症者昼夜节律异常更加显著。提示糖尿病患者的HRV分析有助于预测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性(HRV),将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100 ms者分为正常组(n=54),SDNN<100 ms者分为异常组(n=74),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视网膜血管直径及CIMT.[结果] 异常组低频(LF)、高频(HF)、SDNN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血压变异性(BPV)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常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RVE)以及分形维数(D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常组CIM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SDNN是影响BPV、CRAE、Df以及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对高血压患者HRV以及视网膜血管直径、CIMT等血管损伤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评定价值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B组)和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C组)两组。冠心病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为EF50%的患者58例;另选择健康对照者31例对照组(A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得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SDNN、ANN、SDN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之间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心功能的下降,SDNN和SDANN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DNNI、RMSSD和PNN50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显著下降同时在与心功能I级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尤其是伴发心力衰竭患者,HRV降低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