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VSS)行纵隔肿瘤切除术中完全无管化(TN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应用DVSS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无气管插管,术后无胸引管、无尿管。分析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中位天数3 d。结论 TNT下的DVSS纵隔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胸外科常规围术期管理,ERAS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无二次开胸,均于拔除引流管后痊愈出院。ERAS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51±1.36)分、(3.12±1.26)分,均低于常规组的(6.10±1.37)分、(4.5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ERA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8.73±50.46)min、(101.23±56.3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时间分别为(6.84±2.61)d、(5.40±2.7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75±2.43)d,短于常规组的(9.84±3.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费用为(7.46±0.42)万元,少于常规组的(8.04±0.9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常规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中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ERAS)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n=40)和常规组(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疗效。结果患者82例随访1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2 d拆线。ERAS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8.0±3.4)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5±3.6)d,两组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12 d和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KSS评分,ERAS组膝关节KS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外科理论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应用能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常规CT检查联合ERAS治疗患者(A组)44例,采用三维重建联合ERAS治疗患者(B组)49例,对比2组术前检查评估情况、术中损伤情况、恢复情况、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A组,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记录并发症发生例数并计算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后随访6~12个月,B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与传统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按照数字奇偶性分组,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理念,参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传统的康复理念.比较两足患者的术后肠蠕动(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开始饮食时间,患者的总住院天数及患者有无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肠蠕动(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开始饮食时间,患者的总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比较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在围手术期给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的总入院日期,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预防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行同期切除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0-01至2016-1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76例同期行原发灶切除与肝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38例,分别实施快速康复理念及常规康复理念.观察两组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ERAS组分别为(3.12±1.03)d、(5.63±1.37)d、(9.20±1.36)d,传统康复组分别为(4.67±1.57)d、(7.87±1.62)d、(11.36±1.74)d,ERAS组各项天数短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并发症总发病率、再次入院率,ERAS组分别为4(10.5%)、3(7.9%),传统康复组分别为3(7.9%)、2(5.3%),两组比较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切除围手术期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手部骨折患者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骨科手部骨折患者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和ERAS组(ERAS理念干预),观察2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质量、疼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术后1、2周ERAS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t=3.286、2.737,P=0.002、0.008)。术后2周ERAS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5.337,P<0.001)。术后1周ERAS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993,P=0.004)。ERAS组患者手指总主动屈曲度评分优秀率高于对照组(χ2=0.50,P=0.287),但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8)。结论 应用ERAS组手部功能康复效果更好,疼痛程度更低,生活质量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更好,且无增加并发症的风险。ER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干预措施对改善日间手术模式下肺结节患者恢复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日间病房收治的肺结节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ERAS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满意度及术后恢复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患者术后第1天,出院后第1、7、30天,观察组的QoR-15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日间手术模式下肺结节患者恢复质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赵琼梅  胡梦兰 《西南军医》2011,13(6):1033-1034
目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观察阑尾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例应用加速康复护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对照组56例按传统手术方法。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组比对照组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对骨科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03至2017-08医院骨科行单膝置换术治疗的120例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股神经置管术后镇痛等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术后1、6个月关节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6个月关节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谵妄等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56,P=0.015);观察组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鼻咽温度及术中芬太尼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可以提高骨科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关节恢复进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肾脏缝合方法在复杂性肾脏肿瘤微创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5例肾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传统“8”字间断缝合(传统组)、无打结连续缝合(连续组)或无打结分层缝合(分层组)三种术式.比较各种方法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 传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连续组(P<0.05),分层组与传统组及连续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热缺血时间连续组最短,分层组其次,传统组最长(P<0.05);手术出血量分层组最少,连续组其次,传统组最多(P<0.05).分层组在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组和连续组(P<0.05);连续组、分层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有差异(P<0.01),连续组、分层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打结连续缝合和无打结分层缝合比传统“8”字缝合在肾脏微创手术中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08至2019-08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急腹症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可视化技术协助。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超声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的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前期临床研究证实,规范的ERAS有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改善预后。作者从ERAS理念的国内外现状、小儿心脏外科的发展现状、小儿心脏外科开展ERAS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小儿心脏外科开展ERAS的特异性举措等方面进行概述,认为ERAS在小儿心脏外科中的转化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控制骶骨肿瘤手术中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骶骨肿瘤病人31例,其中16例行传统骨科切除术(常规手术组),15例于骨科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球囊阻断组)。记录术中球囊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球囊阻断组均成功置入球囊,操作时间20~30 min,阻断时间30~45 min,平均(32±7)min。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均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操作安全简便,能够有效地减少骶骨肿瘤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计算机辅助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在颌面部骨缺损重建的应用模式及操作规范。方法选取2014—2016年眉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4例颌骨创伤及肿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1.5岁。经医患沟通后患者同意采用虚拟手术方式进行术前设计,通过图像数据实现患者颌骨三维重建,利用计算机虚拟手术操作,确定最佳预期设计方案;根据计算机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术前、术后模型重建,通过手术比较明确临床应用价值及操作规范。结果通过对14例患者实施术前设计及模型外科,创伤患者手术时间为2~6.5h,肿瘤患者手术时间为3~4.5h。14例患者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步骤,其中13例手术入路及手术导板放置及螺钉植入均与术前方案一致;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近1h。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对面部轮廓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其中满意9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1例。结论计算机辅助虚拟手术设计为颌骨修复重建手术提供了重要的手术依据和临床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可提高手术质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局部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失血量及输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霸州市第二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TKA的12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7例;年龄60~83岁,平均68.17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应用组与静脉应用组,每组60例。局部应用组于关节腔关闭后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0.5g;静脉应用组在止血带加压前15min静脉内注射氨甲环酸10mg/kg。观察和记录术前及术后1、3、5d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术前和术后6h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12h引流量、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和平均输血量。结果两组术前H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5d局部应用组Hb水平均明显高于静脉应用组(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6h FIB、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h D-D水平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应用组术后12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总失血量及平均输血量少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较静脉应用能更有效地降低老年TKA患者的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对老年全麻下行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烟台山医院骨科择期全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94例,ASA分级为2~3级,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7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缝皮时行膝关节鸡尾酒局部镇痛联合使用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1 d及术后第1~3天行HBO治疗。记录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手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CAM-ICU量表评价2组患者术后5 d谵妄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进手术室(T1)诱导后、喉罩置入后1 min(T2)、手术开始前(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拔喉罩前(T5)、入麻恢即刻(T6)、出麻恢(T7)各时间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术后6、24、48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9.2%)明显低于对照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综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膝关节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选取我科2008年6月~2013年6月因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0例,其中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术后弃拐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骨水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和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LC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骨水泥组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LCP组,P0.05;骨水泥组的术后弃拐时间显著短于LCP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风险小,患者术后恢复佳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